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全球糧荒的意外收穫

全球糧荒的意外收穫

周宜靜

國際瞭望

594期

2008-05-08 14:20

全球性糧食短缺引起各國注意,貿易壁壘可能因此在貿易談判中大幅降低,提升農業生產力的最新技術也將更為普及。

全球糧荒已造成十幾個國家的暴動,驚慌的政府領導人莫不急於尋求解決之道。以往便宜的主食,例如稻米、玉米和小麥,在全面漲價之後,已使得全球數百萬計的貧窮人口面臨了饑饉和營養不良的景況。過去的糧食短缺狀況多屬區域性,這回卻波及到全球的富裕及貧窮國家,而且不易解決。

世界銀行表示,過去三十六個月以來,全球食品價格已上漲了八三%,預計在二○一五年前都會維持在高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執行理事席蘭表示:「大家都受到打擊,可是一天靠著不到一美元過活的人受創最深。」

乍聽之下實在叫人沮喪。但在驚悚的新聞標題與末日說法之外,還是有一些合理的措施可以用來防止饑荒和社會不安的情勢蔓延,儘管這些措施都不易實行。目前,WFP與其他救援機構已要求各國履行緊急援助的承諾。美國已承諾二億美元,日本則承諾一億美元。這些援助雖不無小補,但無法根治糧荒。我們需要的是更開明的全球農業政策,以及更聰明、更有效率的農耕技術,而這兩方面都有令人感到樂觀的進展。

糧荒似乎已加強重啟杜哈回合談判的決心,目的是為了削減糧食的貿易壁壘。科技創新亦發揮助力,新一波的農耕技術進步將可大幅提升農業生產力,尤其是人口密集的亞洲和非洲。


 
貿易談判進程加速

造成這波糧荒的原因很多。澳洲小麥產區長期乾旱,加上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和印度,其飲食與能源消耗量大增是食品價格上漲的基本原因。油價飆高使得生產與運銷糧食的成本升高。同時,愈來愈多玉米投入生產乙醇,雖不致造成短缺,但確實推升了價格。

不過,這場糧荒也促使世貿組織(WTO)最新回合的全球貿易談判出現進展的希望。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呼籲,富裕及貧窮國家削減農業補貼和糧食進口關稅。過去兩年間已兩度談判破裂,因為大家對於補貼和價格管制意見分歧。如今,外交人士預期,各國貿易部長可望在五月達成協議草案,因為在全球食品通膨造成社會不安之下,很難再有藉口去補貼作物價格。

印度商業及工業部長納斯對於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美國一名高階貿易官員亦表示,解決糧食問題的壓力,「應可使貿易協議更容易談成。」

貿易壁壘加劇糧食短缺的問題。印度和印尼等貧窮國家的出口設限,讓當地農民無法將作物賣到國際市場,降低他們擴大耕種的意願。此外,富裕國家的補貼和進口設限,造成全球糧食有相當高比率是在北美和歐洲等高成本的地區生產。短缺一旦發生,貧窮國家卻買不起工業國家的作物。


 
精準農業蓄勢待發

在一九四○到七○年代全球的農業生產大幅增加之後,各國的農業科技投資便縮減。但現在,美國農業卻感受到橫掃其他行業的科技進步。所謂的「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改變了農民管理田地的方式。使用精密電腦系統和全球定位衛星,農民可以根據不同的土壤和溼度條件,來調整一塊田地施放的肥料、種子和灌溉。這類技術使得效率提升七%到一五%之間。

同時,基因組革命已席捲農業。玉米基因組排序計畫於今秋完成時,種子生產商將可用更快及更低廉的方法找出不同作物的主要性狀基因。同時,一些國家對基改穀物似乎也比較能夠接受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物,像是玉米和砂糖,是食品又是燃料,提升農業生產率未必會改善食物供給。「出最高價的人就能買到作物,西方世界願意花更多錢購買燃料,高於窮人能夠用來購買食物的錢,」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經營學教授史納波表示,他也是上述玉米計畫的研究人員。


 
第三世界的新希望

所以,決策者的另一項考驗,是要讓開發中國家的農業部門提高生產力和作物收成量。眼前的問題是肥料產品因為短缺而價格大漲。聯合國在四月二十九日宣布一項總額十七億美元的計畫,要提供高生產力的混種種子給開發中國家的農民,以增加作物產量。

比爾與米蘭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贊助多項改善小型農場整個商業生態的計畫。由該基金會資助的團體提供種子、意見、低成本的技術以及市場管道。「我們認為我們可以一起幫助數億人口脫離貧窮,即使食品價格長期上揚,」蓋茲基金會農業發展理事沙哈表示。

WFP的席蘭警告說,在收成前的所謂「饑饉」時期,「貧窮的農民在走投無路之下,會吃光他們的種子。」要避免這種結局,將需要各國集思廣益及強大的政治決心。

 
(By Steve Hamm)
 

延伸閱讀

想捧國營鐵飯碗?台電、中油+台糖、台水開缺655個,起薪4.1萬…只要撐5年能領「這麼多」

2024-04-16

一早被股息香醒,00919發錢囉!66萬人平均領7千元,未來還有配息續航力?跌回25元是好買點?

2024-04-15

軍公教年改6年省了2600億...藍表決過關「停砍年金」掀2爭議,會不會開倒車?兩種情境解析

2024-04-16

把台積電趕到高雄、嘉義...現在「只能種茶」好後悔?龍潭地主崩潰揭「原本盤算」…自救會回應了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