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比起賺到錢,人們對損失比較憂慮

比起賺到錢,人們對損失比較憂慮

他們發現比起賺到錢,人們對損失比較憂慮,偏好「一定會獲利一些」勝過「有機會獲得的高獲利」,偏好「有可能產生的高損失」勝過「肯定會損失一些」。

「經濟學家思考的是人們應該有什麼行動,心理學家則是觀察他們的實際作為。」─丹尼爾.康納曼


 
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所說明的,大企業的領導人有時候會在高獲利的併購案中大賭一把,誤信自己管理另一家公司的資產時,表現會比他們現任的老闆好。

股市投資者通常會把併購方的價值低估一些,因為他們從經驗中知道這種併購案失敗的機率比成功高。許多被誤導的併購案原因可以用「自負的假說」(hubris hypothesis)來解釋:併購別人的主管其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康納曼和特沃斯基認為人做決定時有兩個階段,首先他們會把選項跟基準點比較,看會賺或會賠,這個基準點可能是依照其現狀,而非「零」。第二階段則是衡量找到最大價值的可能。這個過程包括數學機率的評估,但是也對結果有主觀的認定,尤其要跟基準點做比較。

他們發現比起賺到錢,人們對損失比較憂慮,偏好「一定會獲利一些」勝過「有機會獲得的高獲利」,偏好「有可能產生的高損失」勝過「肯定會損失一些」。亞當.史密斯其實有間接提到這個「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念頭,說道:「從『較好』淪落到『較差』,跟從『較差』提升到『較好』的狀況兩者相比,前者造成的痛苦比後者帶來的快樂還多」。康納曼說,「損失厭惡」和獲得報酬的快樂相比,前者動力較強。有時候比較基準點是現況,但也可能是未來的目標,認為沒達成目標是種損失,超過是賺。

要是有一方想要避免損失、有一方想要獲利,就會發生問題。現實生活的例子就是現有合約要重議,例如主管與工會協商薪資、大小國家之間的貿易協約等。康納曼表示,損失厭惡的心態會讓雙方不容易達成共識。

損失厭惡影響人在消費、工作、在家時的行為。康納曼和他的同事們發現,現有的銷售價格、薪資、房租都設下了基準點,造就了無法違背的防線。要是公司要實施(跟基準點相比)提高價格、提高房租、削減薪水等行為,大家就會覺得不公,除非公司方可以清楚解釋這樣做是為了員工的利益考量而施行的措施。下大雨前把雨傘價格漲價一倍,即使這樣的行為完全合乎理性經濟,還是會被認為是奸商。

重點是,要是經濟預設中沒有基準點、單就一次賭局的機率來看理性行為這件事,那就忽略了大家看待賭注的方式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還有忽略了大家對於損失的厭惡其實可以改變決策過程。

損失厭惡的危險在於,即使就財務的角度來看根本不划算,我們採取行動其實是為了降低這種恐懼。損失厭惡在房市有相當顯眼的效應,就是大家通常不願意認賠賣出房地產,他們的基準點就是過去自己付出的房價,而不是目前的價值,甚至忽略了即將要跌的房價。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菲爾.桑頓
曾是優秀的財經新聞記者,在英國獨立報擔任記者長達十年,目前負責的「明白看經濟」網站(Clarity Economics ,www.clarityeconomics.com),以深入淺出方式報導金融、總體經濟與國際貿易等話題。

書名:改變世界的十大經濟學家



出版: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延伸閱讀

兆豐金、合庫金...買了一堆太貴的金融股,該向下攤平還是改買高股息ETF?存股達人2案例算給你聽

2024-03-08

賣掉存股6年華南金(2880),改買00919的3個理由!台股2萬點買進高股息ETF「1個訣竅避免套牢」

2024-03-07

00940、00939、00878、00919...存股哪1檔領息最多?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用成分股聯發科算給你看

2024-03-22

1個理由,我把00941全賣了!她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台股2萬點,存股只留這3檔ETF

2024-03-25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