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亞洲藝術交易中心,台灣當仁不讓

亞洲藝術交易中心,台灣當仁不讓

財訊 記者簡秀枝

品味收藏

財訊雙週刊

2019-10-03 16:42

台灣藝術產業曾經蓬勃一時,但後來因為稅制而拱手讓出市場。著眼於亞洲藝術交易板塊位移的契機,政務委員張景森做出零稅負試辦的決議。

台灣有機會變成「藝術交易的免稅天堂」嗎?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對台灣藝術產業界的高瞻遠矚,留下許多期待空間。台灣藝術產業界連聲探問:「可能嗎?」、「什麼時候可以實施?」即將於10月舉辦「台北藝博會」的畫協會員們,以及剛剛在台北公布「第2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入選畫廊,都表達了衷心歡迎之意。他們不約而同地肯定,台灣原本就有許多獨一無二的優勢,如果稅率條件再改善,必然是「好上加好」,更能在亞洲藝術交易圈脫穎而出。

 

香港巨變 交易地位難維持

 

香港今夏掀起的「反送中」示威運動並無緩和跡象,「一國兩制」的香港,倘若變成「中國控制」的香港,局勢必然丕變。首先,「零稅率」優勢不再,藝術交易客卻步,大額資金外流、匯兌金流管制加重,「亞洲藝術交易中心」的地位勢必難以維持。站在歷史巨變的大關口,台灣與香港,民主自由、法治精神的價值觀相近,更應該把香港免稅機制,搬移到台北來,挺身讓「亞洲藝術交易中心」區域板塊位移,繼續在台灣確保下來。

 

其實,張景森早在2018年由國際藝博會專家任天晉(Magnus Renfrew)主導的「台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 Art Fair)醞釀到台北發展之初,已經注意到國際藝術機構或畫廊「重返」台灣的潛在契機。1年後,國際局勢變化超乎預期,9月19日,張景森邀集財政部政務次長吳自心、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專案討論台灣藝術產業發展,希望透過營業稅、營業所得稅的鬆綁,友善環境配套措施的加強,取香港而代之,讓台灣成為不折不扣的「藝術交易免稅天堂」。

 

粗估,台灣藝術產業1年總稅收約在5億到8億元台幣之間,張景森認為,如果少收這筆稅負,讓台灣成為「藝術交易的免稅天堂」,對於文化、經濟、外交與國際形象,都有極大助益;尤其外溢效益更是可觀,遠遠超過短徵的稅收,絕對會是「物超所值」。

 

早在上個世紀的80、90年代,台灣藝術市場曾經蓬勃一時,外傳當時知名前輩、中壯輩藝術家們,只要一釘上畫布,就有藏家捧著現金來求畫,整個藝術界生氣勃勃。1993年間,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相繼進駐台灣,定期在台北舉辦春秋拍賣。許多台灣老畫家,都是當時拍賣目錄上的封面明星,而且競標激烈,一畫難求。

 

當年榮景 收藏家捧金求畫

 

怎奈,好景不常,當時財政部稅賦署直盯拍賣稅賦,應繳稅額的徵集之外,更要求國際兩大拍賣公司,提供買賣藏家的交易名冊。基於客戶隱私權保障的職業道德,拍賣公司爭取「就源扣繳」,也就是比照國際產業條例,由拍賣公司代徵,集中繳納,卻不為當年財稅單位所接受。

 

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公司,毅然退出台灣,轉往香港,其後刺激著香港藝術市場的「集市效應」,蔚為日後的翻揚,香港在短短的10幾年之間,從藝術文化沙漠,躋身為世界3大藝術交易重鎮之一,與倫敦、紐約齊名,每年拍賣時節,全世界各大拍賣公司雲集,結合Art Basel HK、Art Central 的舉行。此外,香港藝博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所在的中環、畢達行、H Queen大樓,國際一線畫廊群聚,更把香港藝術交易地位持續推向高峰。

 

這幾年,台北從各地大小藝博會的整軍,地區性拍賣公司的接手,但是規模有限,收藏家的重要藝術品的買賣,不約而同轉至境外免稅的香港作交易,逐漸限制台灣的市場規模,趨向封閉與地方化。

 

張景森一路緊盯台灣與香港的局勢變化,他從台北與香港藝術交易的冷熱度中,看到榮枯分水嶺。張景森認為,目前把失守20年的「亞洲藝術交易中心」重新接收回來,時機已然成熟。「一旦錯失眼前機會,可能又要再等20年。」他強調。

 

當天在行政院政委辦公室舉行的會議,主要討論稅賦鬆綁重點有二:1、拍賣公司部分,目前以6%作為藝術品利得,併入個人所得稅,政府1年從藝術拍賣交易所徵收的稅款,僅2000萬元台幣上下,實在微不足道。2、有關畫廊與藝博會交易含5%加值型營業稅及20%交易所得稅;前者,境外作品由海關代收,所有交易結束後,作品若未成交,可向海關申請退回五%稅款。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節省5%營業稅,交易經常被佯裝沒有成功,先辦理作品出境,然後作成在香港免稅交易,台灣政府完全徵不到稅。至於20%交易所得稅,向來採取自行申報。以國際畫廊或國際藝博會,展覽一結束,參展畫廊立即離台,造成課徵上的困難,也形同「有扣沒有到」。

 

吳自心在會中表示,依照經驗,不管營業稅或營所稅,如果透過修法管道,複雜又冗長,但是政府早已訂定《文化獎勵條例》,條例中早已有「文化事業減免5%」的營業稅辦法,只要由文化部放寬辦法,即可達到全面減免的目標。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則允諾把會議結論帶回文化部,盡速展開對《文化獎勵條例》的檢討與鬆綁。

 

進出口一條鞭 上海很積極

 

據了解,為了全力發展會展產業,韓國已經借鏡香港,讓國外參展單位,免營業稅與營所稅,腳步比台灣還要快。新加坡也摩拳擦掌,目前新加坡和上海,已有自由港的免稅專區設置。上海更在今年11月藝博會期間,推出「國際藝術交易月」及「進出口程序一條鞭」的優惠處理設施,全力爭取亞洲藝術交易板塊位移的新機會。

 

張景森綜合大家意見後明快做出六點決議:1、不談自由港,只要自由化;2、不是比較新加坡、上海優劣,而是直接比照香港「零稅率」作為台灣的規畫模式;3、不修法,免得曠日廢時,直接由文化部修改《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爭取時效。4、化解財政稅損破口的憂慮,擴大香港及時救援的政策性意義,集經濟、文化、國際形象、國際宣傳的總外溢效應。5、在歷史關口,台灣角色與地位,任重道遠,在亞洲藝術板塊位移中,成為「亞洲藝術交易中心」,也是當仁不讓。6、給予5年到10年的藝術交易零稅率試辦,屆時審時度勢,重新檢討,可收可放。…(本文節自財訊591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謝金河:從香港之危,看台灣之機

 

正視香港的「關門警訊」 中港資金全面警戒

 

餐飲消費市況慘過金融海嘯 謝金河:香港經濟全面惡化!

延伸閱讀

世界趨勢–口述影像》別讓文化有歧「視」,電影想悄悄訴說的話 你...「聽見」了嗎?

2019-10-03

沒人敢坐博愛座、電扶梯只敢靠右站...台灣奇觀: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文化

2019-10-01

激勵與給獎賞的藝術

2019-09-19

用畫筆重組瘋狂心靈 她創造藝術療法

2019-09-18

大港開唱停辦 陳其邁:文化品牌建立難,要摧毀卻很快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