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香港股市再顯榮景——資金、人才跑了,台灣只剩下「公平正義」?

香港股市再顯榮景——資金、人才跑了,台灣只剩下「公平正義」?

2012-10-18 10:51

證所稅開徵在即,台灣股民的機會在香港,這恐怕不是危言聳聽,今年以來台股成交量顯著減少,中港兩地股市即使股價回檔、量能卻未退潮,種種跡象顯示,台灣資金恐怕已流向香港。

台灣股民的機會在香港?有沒有搞錯?為什麼不是台灣,或者是中國大陸?為什麼是香港?我這樣寫,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不過台灣股市證所稅開徵在即,一個大麻煩來了,成交量極度萎縮!

當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好不容易鼓起道德勇氣說,台股最怕沒有成交量,過去賺錢如流水的交易所,如果台股日均量低於七八三億元,連交易所都要賠錢。先前,我們才聽說,日均量沒有八百億元,所有券商都得賠錢;言猶在耳,結果十月十五日台股出現四六五.二八億元的近四個月以來最低量,上一個新低量是在今年五月二十八日證所稅定案之後,證所稅還沒有真正上路,股市的交易量就不見了,問題出在一直以來在股市翻雲覆雨的大戶、中實戶跑了,如今連外資都龍困淺灘。

 

台股量縮,反觀中港股市量能依舊活絡

 

面對這個景象,一向對台灣政治有高度敏感的里昂證券王牌分析師蘇廷翰最近出了一篇報告,給市場震撼一擊。他說台灣市場正面臨三大嚴峻挑戰,包含政治風險提升、通膨急升及經濟成長停滯壓力,還有一個稅負增加的風險;蘇廷翰還暗示,股市長期低迷下去,台灣還會再發生一次政黨輪替,對台灣選舉一向有精準判斷的蘇廷翰急著在此時出手,顯然他已看到台股迫在眉睫的危機!

台股成交量不見了,這是眼前最大麻煩所在,在二十年前深滬股市剛成立之際,成交量只有一、兩億人民幣的時候,台股已動輒出現一、二千億元成交量;九○年代,港股成交量只有幾十億港幣的時候,台股已乍見三千多億元成交量;如今,我們看到深滬股市、香港股市成交量都大增,台股卻不斷在萎縮。

就以今年中、港、台三地股市成交量來觀察,過去台股均維持千億元左右的成交動能,今年顯著減少,五、六百億元的成交量也是家常便飯;反觀中國深滬股市今年價不好,但量能仍然很顯著,十五日台股創了近四個月以來四六五.二八億元的最低量之際,十五日上證股市成交四二三.○八億人民幣,前一天是五一四.三四億人民幣;深圳股市成交量是四九○.六八億人民幣,前一天是五一八.一六億人民幣。換句話說,深滬兩市加起來是千億左右人民幣。

今年深滬股市頻破底,上海B、上證、上海A、滬深三○○在十月一日國慶長假前都分別創了新低紀錄,上證還留下令人難忘的一九九九.四八四點的最低點紀錄,代表股民央求政府:「你趕快救救市吧!」不過深滬股市動能一直沒有減退。

今年二月十四日,滬市成交一七○七.○二億人民幣,深市成交一五四○.八九億人民幣,兩市加在一起超過三二○○億人民幣;換句話說,中國股市成交一天,台股幾乎要一個月。二月二十七日,深市成交一二四五.六五億人民幣,滬市成交一四四六.八五億人民幣。九月以來,深滬兩市價跌,但成交量仍各自維持五、六百億人民幣,低量大約是四百多億人民幣,但是深滬兩市是用人民幣計算,台股則是新台幣,這一差就差了四、五倍之多。

回頭來看港股,九月以來,港股交易量也在四、五百億港幣之譜,像九月七日成交九三二.三九億港幣,十四日成交七九一.五億港幣,是較大成交量,去年的大量則是在四月六日的一○四三.五九億及八月三十日的一二四七.七二億港幣,顯然,港股用港幣計算,成交量也比台股用台幣計價的成交量多了幾倍,像十月十五日港股成交四三九.八四億港幣,前一交易日成交五五九.○三億港幣,也與用台幣計價的台股「旗鼓相當」。

 

港股走揚,台資企業股價水漲船高


除了成交量的變化,股價的變化也值得留意。今年港股很顯然受到中國深滬股市瀕破底的影響,表現相對乏力。深滬股市九月都是跌勢,不過九月的港股卻出現強勁走勢,國企指數從八九八七.七六點大漲到十月十五日的一○四二二.七八點,漲幅達一五.九七%。恆生指數則從一九○七六.七九點漲到二一一八四.四三點,上漲一一.○五%。在深滬股市探底之際,港股不跌反漲,除了港幣升值、外資流入之外,好像台灣的資金默默流入香港股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們很難咬定香港股市的逆勢上漲,一定是台灣資金推升的,但是九月以來,台股從七七八九.三九點跌到七三九二.六一點,台股反向下跌五.三七%;這一漲一跌之間,可以看出港台資金的流向,最顯著的是台資企業股今年都出現相當顯著的漲勢。

目前市值最大的是康師傅控股,上半年淨利達三.八四億美元,成長二四.一八%,讓康師傅股價一度回檔到十七.九港幣之後,又再急攻到二十五港幣,直逼二十六港幣新天價。目前康師傅市值達一三六○億港幣,將本益比撐高到四十一.五七倍。

 

市值第二大的中國旺旺一直走穩紮穩打的長多行情,股價穩步創新高,今年寫下十.五港幣的新天價。今年上半年淨利二.三一億美元,成長三六%,也把市值拉升到一三三○億港幣。去年康師傅、旺旺市值突破一千億港幣,已寫下台資企業股的新里程碑,今年繼續勇往直前。

 

不過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統一企業中國控股,今年股價從四.四二港幣大漲到九.七七港幣,足足漲了一倍多,以前一年業績來計算本益比,目前統一中控的本益比達八十六倍。值得注意的是統一中控今年上半年淨利五.○五億人民幣,成長一八五%,統一中控邁向高成長,股價一飛沖天,加上統一中控目前市值只有三三○億港幣,還差康師傅、旺旺有千億港幣之遙,讓統一中控保有很大的追價空間。

 

除了台資三大食品企業,目前通路業巨擘高鑫控股上半年交出十三.七六億人民幣成績,成長七三.六%,在參加IPO(首次公開發行)的籌碼逐漸換手後,最近高鑫的股價從八.四七港幣再度超越十港幣,表現十分穩健。目前高鑫市值直逼千億港幣,是台資企業第三大市值企業。

 

另一家女鞋通路商達芙妮上半年營收五十.八億港幣,成長二九%,淨利四.八三億港幣,成長九.三六%。今年以來股價一度從十一.八四港幣跌回六.六四港幣,最近又攻上八.四港幣,市值也有一三八.三八億港幣。

 

不過最受矚目的則是機殼大廠巨騰,公布中期淨利二.四四億港幣,成長一二○.二%,造成股價大翻身;巨騰今年一度跌到○.八七港幣,最近漲到三.六五港幣,成為台資企業最亮眼的一顆星。匯豐最近出具報告表示,巨騰毛利率上升,獲利展現驚奇,將巨騰目標價調升到四.二港幣。

 

證所稅

▲台灣準備實施證所稅,使得聰明錢移往港股,近期台資企業股價大漲,就是徵兆。

(圖片來源/Top Photo)

 

在港掛牌製造業資優生也有突出表現

 

賺錢的台資企業股價翻了數番,即使是今年上半年虧損二.二六億美元的富士康,十月十一日也因為大和證券給予「買入」評等,股價單日飆升一六.九%漲到三.○四港幣。大和稱富士康是全球最大EMS廠,取得蘋果iPhone 5訂單,今年仍將虧損一.九一億美元,但明年將可轉虧為盈,獲利一七○○萬美元,讓虧損不止的富士康股價也跟著翻身。

 

台資企業在製造業有相當實力,寶成集團的裕元工業獲利平穩,今年前九個月淨利四.二八億美元,成長二二%,今年以來股價從二十二.二港幣大漲到二十八.七港幣,市值也拉升到四四六億港幣,已是台資第四大市值企業。裕元工業表現出色,也拉動台灣寶成工業的股價表現,目前寶成蔡家全力扶植旗下鞋業通路商寶勝,預估今年仍將虧損三八○○萬美元,股價表現較平淡。

 

台資另一家有實力的鞋業製造商是九興控股,九興去年全年淨利一.四三億美元,今年在製造及零售業務仍有穩健成長。最近瑞士信貸以九興控股「價值鏈提升」為由,給予九興超越大盤的評等,目前九興控股市值一五七.四五億港幣,略勝女鞋通路商達芙妮。

 

最近也具台資色彩的聲控大廠瑞聲控股因切入蘋果供應鏈,業績表現出色,今年以來股價從十七.五二港幣漲到二十九.五港幣,目前在二十七.六港幣,已將總市值拉升到三三八.九三億港幣。

 

另一家切入蘋果供應鏈的光學大廠舜宇光學,原擬到台灣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如今已宣告放棄。舜宇光學公布上半年淨利二.二億人民幣,成長四九.七%,今年以來股價從一.七三港幣大漲到四.九六港幣,股價翻漲了數倍。

 

今年,我們看到台灣的宏達電、宏碁、仁寶、聯電、緯創等知名企業,股價頻頻探底寫下新低價之際,眾多台灣知名企業,不論是台資背景的食品、通路業,就連過去港人不喜歡的電子業,像巨騰、舜宇光學、瑞聲控股等,今年股價也紛紛大漲,可以想見台灣的資金已悄悄轉往香港,台灣投資人買進的是他們最熟悉的產業與他們最熟悉的企業,而這些公司從台灣通過證所稅以來,股價都表現十分出色。

 

港股

 

資金赴港風氣明年將更加顯著

 

從證所稅通過以來,我即頻呼台灣股市與經濟恐「大勢已去」,原因是台灣人對租稅高度敏感,很不幸的是台灣夾在兩個最低稅率的經濟體──香港與新加坡旁邊,台商對香港、新加坡都十分熟悉,這兩個地方的賦稅優勢對台商招手,台商很快就被吸引過去。這回證所稅衝擊,香港股市很可能對台灣的資金產生「致命吸引力」,香港股市的低稅負很可能凝聚台灣顯著資金,成為台灣大戶與中實戶的天堂,目前這個氣候正逐漸形成,明年將更加顯著。

 

看到台、港股市的翹翹板生態,我想到九○年台灣的藝術品拍賣產業。九○年代初期,蘇富比與佳士得的亞洲總部都設在台北,當時台灣藝術市場蓬勃發展,像國巨陳泰銘、富邦蔡明興都在台北拍場現身影。但是九四、九五年為了賣家課稅的問題解決不了,蘇富比與佳士得把亞洲總部移至香港。到今天為止,香港的拍場已成為亞洲的藝術拍賣場重鎮,與倫敦、紐約鼎足而立,連有十三億中國人為腹地的保利、嘉德等本土拍賣公司,也必須逐鹿香港。

 

回頭看租稅問題解決不了的台灣,在蘇富比、佳士得搬到香港之後,台灣的買家、賣家也跟著移師香港,台灣本土拍賣公司有的苟延殘喘,有的不支收攤,台商的藝術拍賣產業走向死亡,不但產業瓦解了,連人才就業也必須到香港。

延伸閱讀

富爸爸幫兒買房想逃贈與稅,夫妻贈與400萬,再借阿公阿嬤等名義給600萬...代書:國稅局追稅6情形

2024-01-17

打扮隨便、穿拖鞋的鄰家阿伯,卻是能現金買房的土財主...千萬業務對「有錢人」的3個觀察

2020-09-28

這輩子只買3檔股票,麵線攤老闆砸5000萬現金買房不眨眼:賺錢,一招就夠了

2021-02-03

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只要無欲無求就能選擇「躺平」?9理由告訴你:一場黃粱美夢罷了

2023-12-15

「我如果不貸款,房價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前代銷揭現金買房客戶面貌:很少見「路邊攤行業」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