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一齣租稅公平的荒誕劇——從大戶條款看政府的笨思惟

一齣租稅公平的荒誕劇——從大戶條款看政府的笨思惟

2014-12-25 09:52

為了一個證所稅假公平、假正義的虛名,把台灣資本市場搞垮了,但是執政黨似乎還沒有從中得到教訓,不如趁此時退到原點,大家集思廣益,籌畫一個更完整的公平稅制吧!

一向受人敬重的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在出席東京六本木《看見台灣》的特映會上,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政府有兩項政策很笨,一是不廢大戶條款,二是油價下降時要降電價。電價問題我們稍後再說,我們要來看看口口聲聲厲行租稅公平的執政當局,為何屢屢在租稅改革的大旗下革掉民心,造成選舉的大敗。

鄭崇華表示,他對股市外行,鮮少對資本市場的問題發言,但是面對爭議不斷的大戶條款問題,他表態支持廢除。他說,政府當初貿然推動證所稅上路,使證交稅收一年短少四百億到五百億元很不聰明,因為證所稅一推出,除了把台灣股市搞垮,什麼效果也沒有達到。

鄭崇華是不習慣說重話的人,他鮮少對自己熟悉的綠能產業以外的議題發表看法,這回直指大戶條款應該廢除,想必他有十分深刻的感受。就讓我們用數字來說話吧!在證所稅還未上路之前,台股的證交稅每年都可以收到千億元,較差的一年是金融海嘯那一年,二○○八年證交稅收是九○六億元,最好的一年是○七年一二八九億元;即使二○○九年馬總統連任後,○九年證交稅收還有一○六○億元,一○年也有一○四六億元,一一年也有九三七億元。

 

大戶條款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對大戶條款的建言,值得當局反思。(攝影/吳東岳)


證所稅頻頻「拔鵝毛」 股民苦不堪言

 

此時馬總統突然說出要尋找歷史定位,祭起公平正義大旗,二○一二年初就約集一群號稱租稅改革的財稅學者及立委,祭起證所稅大旗,當時,我就強調證所稅已經有過先前兩次失敗的慘痛教訓,若要真課必須謹慎行事,真正落實租稅公平;但是當時民粹意識高漲,馬總統只想要有一個公平正義的名,根本不理解倉卒祭出的證所稅千瘡百孔,及其可能引發可怕的後遺症。

一二年上半年,證所稅在吵吵鬧鬧中過關,卻讓就職幾個月的財政部部長劉憶如中箭落馬。在這段爭議中,台股量縮,加權指數一度大跌到六六○九點,第一個負面效應是馬總統原先還有四○%、五○%的民調支持度,急降到一二%,此後民調低迷從此回不來。馬總統想要落實公平正義未果,卻已讓自己的統治基礎搖搖欲墜。

證所稅上路之後,問題果然叢生,首先是隨著國際股市上揚,台股出現了一個八五○○點的天花板,吵了一陣子之後,政府決定把這個天花板拿掉,這是第一個公平正義轉彎的現象。現在再面對大戶條款的爭議,也就是說,證所稅從一二年遞延到一五年要上路的大戶條款,最近成了財政部與金管會攻防的焦點。

財政部部長張盛和緊扣租稅公平不能倒下的理念,自嘲像禿頭的人,就算頭頂的毛只剩兩根,也有美觀效果,剪掉就禿頭了!他堅持大戶條款不能拿掉,馬上引來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的嘲諷說:「禿頭就禿頭吧!」乍看之下,張盛和為了租稅公平賭上頭上兩根毛,反而招來更大民怨。

為了凸顯大戶沒有繳稅,在大戶條款爭議最烈之際,財政部刻意拋出一份數據,指稱去年出售股票金額逾十億元的大戶,有四七%只繳二.五萬元以下的所得稅,還有五.六%不用繳所得稅。這是刻意操作的扭曲,首先是台灣一直沒有落實實名制,人頭現象仍普遍,真正賣股票多的人未必是大戶。

其次是賣股超過十億元的人,可能是頻頻短線進出的假大戶,也可能是財力雄厚的真大戶;理論上,證所稅是要課資本利得,如果他們年年出售股票逾十億、百億元,卻沒有獲利,為什麼還要課證所稅?

三是這些進出股市逾十億元的人,已先繳了三百萬元的證交稅,張盛和卻刻意不說。過去幾年,每年政府證交稅都有千億元上下的收入,在台股散戶九成皆賠錢的情況下,難道進出股市頻繁的散戶或大戶,真的一點貢獻也沒有?況且,證所稅是有賺錢才課資本利得稅,如今變成十億元條款,賣出十億元就課稅,這是變相調高證交稅的粗暴作法,在台股相關交易成本已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財政部頻頻對股民拔鵝毛,可說是拔到肚破腸流為止。


證所稅沒課到半毛 證交稅已少三到五百億

 

一二年劉憶如下台後,張盛和出任財長,一開始他就充滿創意地說,證所稅有如登月球般,是人類的一大步,先登陸再說;接著在眾人反對中,他又拋出:先求有、再求好的說詞,令人啼笑皆非。證所稅祭起公平正義大旗到這裡,已是一片殘局,而且是全輸的大殘局。

首先是這次馬政權大潰敗,是馬政府長期施政不得民心所致,其中證所稅也是很大原因之一。馬總統在強力推動證所稅後,民調支持度大挫,他不知證所稅挫傷了每天在股市尋夢的小股民的心。

其次是證所稅表面上是為了租稅公平,但是證所稅加上其後推動的富人稅,卻凸顯了更大的不公平,最顯著的是內資、外資課稅的不公平。本來內資與外資就已經存在不公平待遇,外資分離課稅二○%,內資要課四○%;證所稅加上富人稅之後,這個差距愈形拉大,內資要負擔二代健保附加稅二%,加上兩稅合一抵扣減半,所得淨額逾千萬元的人,稅率從四○%調高到四五%,加起來實質稅率在五○%以上,而外資什麼都不必,股利所得可採分離課稅,稅率只要二○%。如此一來,有能力的人紛紛搖身變外資,反而愛台灣,留在台灣的人遭到懲罰。所以我說:張盛和部長,你不能把愛台灣的人剝皮。

第三是證所稅的全輸殘局,試問證所稅達成租稅公平了嗎?沒有!反而是該課的稅流失了。先前,證交稅每年都有千億元進帳,但一二年證所稅上路,證交稅只課到七一九億元,去年是七一四億元,這與○七年比,就少了五百億元,若與一○年比,就少了三百億元,政府證所稅還沒有課到半毛錢,證交稅卻明顯減少三到五百億元。這次為了大戶條款,估算證所稅只能課到八億元,但財政部仍為了租稅公平執意硬幹。

第四是,我們為了表面租稅公平,幾乎摧毀了台灣的資本市場。過去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是台股成交量大、周轉率高,一九九○年台股單日曾出現二一六○億元大量,二○○○年左右,台股也爆出過三一九四億元的超天量;但現在逾千億元已是稀有天量了,對照最近深滬股市一天爆出人民幣一.二四七兆元的人類史上天量,很多股民都不勝唏噓,因為台股是這十年來,全球股市少數量能一直在萎縮的市場。

 

證所稅


遺贈稅率降 富人不節稅 政府反收更多稅


全世界的財政專家都知道,租稅的拔鵝毛理論,要讓納稅人有點痛,又不會太痛;不可把鵝毛拔光,把鵝弄死了,或是拔得太痛,把鵝趕跑了。就像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倡議對資本課稅八○%,他認為貧富差距拉大,財富不可世襲,必須對資本課重稅。貧富差距的問題已成全世界政府的課題,但對資本課八○%的重稅則未必可行。

最重要的是,現在是一個資本容易流動的時代,世界是平的,但是每個國家的租稅稅率都不相同,有錢人可選擇稅率低的國家居住;況且高租稅可能抹殺科技創新的精神,像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就跳出來說:「一個社會必須倡導陽光下的財富,不是把村裡的地主都殺了,農民就能富起來的。」他認為八○%財富不是要課稅,而是拿出來捐的,這些年像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就頻頻締造「大捐贈者的傳奇」,得到社會好評!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這些年大力抨擊遺贈稅從五○%降到一○%是馬政府最大的錯誤,但真是如此嗎?這些年台灣貧富差距拉大後,對有錢人課高稅的聲音高漲,但高稅率,政府就可以課得更多稅?未必!我們還是讓數字來說話。

馬總統在○八年當選後第一個重要稅制改變,就是遺贈稅從五○%降為一○%,這一降,創造海外資金回流的效益超過新台幣七兆元,但因回流資金用在實業的少,跑去炒房的多,引來社會批判;然而遺贈稅從五○%降到一○%,政府課到的遺贈稅實際上並沒有減少。

在五○%的遺贈稅時代,政府一年大約收到二八○億到二九○億元的稅收,○九年遺贈稅一○%的第一年,政府課到二二三億元,比前一年少了六十七億元;但一○年課到四○三億元,反而創了新高,如果把○九及一○年合計,稅收超過五○%時代的○七及○八年,一一年是二三七億元,一二年是二八三億元。遺贈稅從五○%降到一○%,遺贈稅收並未顯著減少,這是因為大家不再避稅。

過去遺贈稅課五○%的時代,政府能夠課到的都是一些猝死的人,像心肌梗塞的、車禍死亡的,或者空難事故的人,很多企業大亨臥病多年,最後政府實際課到的稅很有限;反而是稅率改採一○%後,大家都樂於繳稅。理論上,馬總統的遺贈稅是好的創意,沒想到連自己任用的官員都在批評他,也不見財稅官員為他辯護。


個人與企業稅率差距大 恐造成避稅漏洞


面對貧富差距拉大,世代相對剝奪問題愈形嚴重,台灣的租稅問題沒有迴避的空間,但租稅改革除了強調公平正義外,必須要有完整配套,且兼顧競爭力。首先是我們自己在租稅築起高牆,將杜絕全世界人才來台的路,況且,美國最高所得稅率三九%、日本四五%、中國三三%、香港一六%、新加坡二○%,台灣何德何能可以祭出五○%以上的重稅?

台灣的實質有效稅率一二.六%,已是全球偏低水準的國家,但是,政府要去找對企業有哪些不合理減稅機制,過去的投資抵減、獎勵投資條例,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不公平?目前個人所得稅率超過五○%,而企業的營業稅一七%,這個差距拉太大,也等於逼迫個人將所得轉化為公司所得,形成另一個避稅的漏洞。

另外,台灣集不公不義大成的是土地炒作,像桃園航空城老農土地被徵收,一坪三、四千元,一轉手變幾萬、幾十萬元。台灣的土地潛藏了太多政商掛鉤利益及內線交易,但是稅負卻很輕,政府在資本市場旦旦而伐之,對土地卻輕輕放過,這也是民怨不絕的根源。

最後政府仍然要面對的是「福利貪吃症」,《今周刊》不斷呼籲的年金改革,政府絕不可漠視!

一場證所稅鬧劇把全台搞得都是輸家,不如退到原點,大家集思廣益,籌畫一個更完整的公平稅制吧!

延伸閱讀

跟著巴菲特最愛指標找標的!工程師自組ETF績效打敗0050:統一超、葡萄王、寶雅...19檔資優生出列

2023-12-20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信/93歲股神示警「現在市場像賭場」!日五大商社和這3檔繼續堅持:耐心會有回報

2024-02-25

透過堅守投資紀律的方式 用行動力抓住市場行情

2020-10-29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2023-11-15

公公過世她做了「1件事」拿到政府最高「近10萬補助」 勞保局提醒:還得符合這資格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