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太貴、泡沫化、沒題材? 市場耳語不斷 科技基金績效創新高 投資人在怕什麼?

太貴、泡沫化、沒題材?  市場耳語不斷 科技基金績效創新高  投資人在怕什麼?
自駕車、物聯網將形成未來最有價值的資料來源之一。

撰文/張道宜

基金投資

Bloomberg

1086期

2017-10-12 17:28

「在別人恐懼中貪婪,在別人貪婪中恐懼。」這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名言,雖然人人傳頌, 但在指數創新高、獲利滿袋的當下,科技基金投資人憂慮自問:「我應該恐懼,還是貪婪?」

投資人往往高估短期績效,卻低估長期的成長潛力。」貝萊德(Blackrock)首席股票策略師摩爾(Kate Moore)在今年九月一篇專文中,傳神地描述當前科技基金投資現狀。 

 

統計數字也呼應她的論述!晨星(Morningstar)統計,科技基金今年上半年寫下連續六個月淨流入的亮麗表現,全球逾一二○○億台幣資金搶進,在產業類股票型基金中遙遙領先。 

 

如果從年初就持有科技基金,平均而言,績效能來到三二.六二%,同樣優於其他產業型股票基金。 

 

然而,正如摩爾所言,「退潮」已經出現。就在七、八月,資金竟從科技組別基金流出近四八○億台幣,也就是說僅兩個月光景,就已經把上半年湧入的資金,吐回近四○%。 

 

「雖然科技是今年表現最好的產業,但投資人仍不斷在恐懼與貪婪之間震盪。」到底是什麼樣的憂慮,讓科技基金投資人遲疑不決?這些憂慮究竟是「憂深思遠」,還是「杞人憂天」? 

 

憂慮一:指數創新高 現在是否瀕臨泡沫邊緣? 

 

與其他產業相比,科技產業確實不便宜,以明晟(MSCI)主要科技指數── MSCI世界科技指數(MSCI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ex,聚焦成熟市場)與MSCI全球科技指數(MSCI ACW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ex,包含成熟與新興市場)來看,本益比分別來到二十四.八六倍與二十三.六四倍。 

 

百達資產管理高級客戶投資組合經理Alexandre  Mouthon(以下稱Alex)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坦言,科技基金近期的確正面臨修正,「在二○一六年初,科技基金因為投資人獲利了結面臨同樣的修正,這樣的狀況未來仍有可能發生。」

 

但科技股是否「太貴」?Alex並不認同。「最大的問題在於大部分的投資人開始把科技產業表現,與二○○○年的網路泡沫相比擬。」擁有科技產業分析師經驗超過二十年,曾經歷過網路泡沫時期的Alex解釋,當時的行情是用「夢」堆疊而成,根本是看不到的,與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科技設備普及的盛況,根本無法相比。 

 

「在二○○○年,當時科技產業在MSCI世界指數中的占比幾乎是○%,幾乎沒有營收,但如今占比已經來到一六.二四%,僅次於金融業。」Alex說。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也反駁「科技股太貴」的說法。她指出,標普五○○(S&P 500)科技指數目前本益比約在十八倍左右,雖然創下○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但距離網路泡沫時期超過五十倍,仍有很大一段距離,「確實是不便宜,但要出現比較大的壓力,可能要到二十五倍,因此目前二十倍以內都還不需太擔心。」 

 

憂慮二:蘋果iPhone熱潮後 下一個新題材在哪? 

 

「下一件大事」(The Next Big Thing)是蘋果掀起iPhone熱潮後之後,市場不斷追問的難題;隨之而來是充滿想像空間,但「個個沒把握」的科技新題材,讓投資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AI)是下一個市場的改變局勢者(game changer)。」Alex斬釘截鐵地說,「二○一六年,全球科技業在AI投入將近三百億美元,其中九成投入到研發產業,另外一成則用於購併。」更重要的是,AI不再只是用來打敗人類的工具,而是未來資料世代(data generation)的必備技術,「就像iPhone一樣,有價值的不只是硬體,還有各種軟體與後續服務。」 

 

他指出,「以自駕車為例,預估一輛自駕車一天可以產生達四千GB的資料量,如何運算這些資料,並且產生實際生活的解決方案,是各國政府與企業希望達到的目標。」 

 

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除了關注科技巨擘競爭勝負外,還有其他值得切入的角度。 

 

羅尤美認為,川普稅改反而是個不錯的觀察點。如果川普主導的稅制改革能順利推動,對於現金滿手的美國科技權值股而言,確實增加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的動機,「獲利不錯、股利發放,甚至購併,如果這些利多消息出爐,股價還是有可能再創新高。」 

 

羅尤美也提醒,現在的科技產業,不論是財報或產品銷售,市場往往會提前反映,「比預期好的程度有沒有更好?其實科技已經是這種壓力了,必須好,而且要比預期更好,股價才有可能創新高。」 

 

憂慮三:基金標的多元 如何選擇才聰明? 

 

隨著科技趨勢崛起,如今市場也出現各種主題型基金,成為科技基金投資人另一個選項。這時另一個難題也浮現投資人心中,「該投資一般科技基金,還是要投資主題型的科技基金呢?」 

 

Alex認為,主題型基金與一般科技基金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投資標的的多元性。與其他一般型的科技基金相比,如果主題型基金能更著重投資在各自專業領域的獨特標的,能為投資組合上帶來分散效果。 

 

不過羅尤美分析,雖然主題型基金確實可以掌握到一般科技型基金較不重視的投資標的,但如果限縮在單一主題,恐怕會有選擇過少的問題。 

 

除此之外,如果從公司產業角度來看,一家科技公司可能很難貼上單一技術或主題的標籤。甚至有些基金雖然與特定科技主題連結,但事實上投資的標的,與一般綜合型的科技基金沒有太大差別。 

 

羅尤美也提醒,如果投資人只是想要參與科技題材,但沒有精力研究科技趨勢,也可以從全球型或區域型基金,如美國、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間接參與。 

 

反之,對於已持有部分全球型、美國單一國家或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而言,由於科技類股已占一定比例的持股,甚至在新興市場部分,比例有增高趨勢。如果再選擇科技基金,可能反而讓投資標的過度集中,違反分散投資的用意。 

 

第四季投資看點: 掌握財報季、消費季資訊 

 

十月上旬,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陸續登場,延續今年前兩季的樂觀氛圍, 根據Factset截至九月底前的統計,標普五○○企業獲利預估年增率來到四.二%,其中科技類股可望來到八.八%,僅次於第三季油價谷底反彈的能源業。如果個別企業表現可以打敗預期,對股價可望有提振作用,反之則可能再度出現震盪。 

 

不過如果把目標放到年底,從中國的十一長假、雙十一光棍節與美國感恩節、耶誕節乃至新年,連綿數月的消費旺季,可望受惠於今年全球景氣復甦,不論是電商或資訊產品,能否持續衝高營收,甚至帶動第四季的財報表現,也是科技基金投資人到年底前可以關注的焦點。 

 

然而,雖然今年至目前為止的科技基金績效平均而言,確實勝過其他產業組別,且未來仍有題材發揮,但仍有不可忽視的利空因素。

 

首先,當前全球科技產業儼然形成「大者恆大」局面,Alex更預言,在目前AI、機器人等新科技趨勢發展中,如美國「FAAMG」與中國「BAT」等科技巨擘將掌握最大的優勢。摩爾甚至警告,如果持續擴張,可能面臨來自公部門的潛在監管壓力,例如目前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都面臨違反托拉斯的指控,如果監管力道加大,可能形成對科技產業的利空。

 

基金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逍遙子」張勇時代結束,阿里投資10億美元支持設立科技基金!新主席蔡崇信的一封信曝光

2023-09-11

上半年創半世紀來最慘跌勢 下半年有望回神? 市場雜音多 投資美國科技基金須放長線

2022-08-17

投資主流是什麼?看這檔最夯的AI新科技基金

2021-02-03

太貴、泡沫化、沒題材? 市場耳語不斷 科技基金績效創新高 投資人在怕什麼?

2017-10-12

科技基金下半年翻身有理

200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