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央行祭信用管制措施,是「打到痛點」還是「打到年輕人」?學者、業者這樣說!

央行祭信用管制措施,是「打到痛點」還是「打到年輕人」?學者、業者這樣說!

黃健誠

房地產

達志

2020-12-08 18:03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7)日下午臨行舉行記者會,宣布祭出四大信用管制措施,包括公司法人、自然人的住宅貸款以及購地、餘屋貸款成數等,都有所限制;對此,有學者認為央行是「玩真的」,四項新措施都「打到要害」,示警意味明確。

另外,對於有業者說「打房會害慘年輕人」,也有學者指出,央行此舉對於首購族、購置第二屋者毫無影響,何來害慘年輕人之說?

 

央行「打炒房」有用?張金鶚:打到要害、示警意味濃

 

央行宣布祭出信用管制措施後,外界對此看法不一,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認為,央行祭出信用管制的四大措施,都有打到要害,雖然力道還算溫和,但示警意味明確,至於是否有抑制炒房的效果,仍待後續觀察。

 

張金鶚也提到,央行經過一段時間的成效檢視,若未來成效不如預期時,應逐步加強管制力道,以溫和漸進措施,才能達房市軟著陸情境。不過,目前除了央行積極作為外,要讓人民相信政府玩真的,還需其他相關部會同步推動,才能獲得信任。

 

另外,張金鶚說,除了積極查核落實外,也要公開、透明地公布查核成果,要能對不法炒房的個人、公司法人及業者嚴重罰則,產生示警效果,要抑制炒房、健全房市,尚待長期持續推動。

 

「打炒房」會打到年輕人?章定煊:對首購族無影響

 

景文科大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央行出手了,但力道不會太重,其目的主要是壓低炒房者與囤房的財務槓枓操作空間,但也象徵央行仍保留出手空間,例如,針對特定炒作區域壓制,與投資炒作類型的物件限縮,都沒有出手。

 

對於有業者說,央行措施將「害慘年輕人」,章定煊則認為,央行的措施對於首購族,甚至是購置第二屋者毫無影響,「會害慘什麼年輕人?」這段日子,業者都以剛性需求者當作擋箭牌,掩護炒房事實,當政府以較精準手法打擊投機炒作者時,剛好可以做為業者所言「剛性需求帶動房價上漲」的驗證。

 

章定煊說,台灣的銀行為特許行業,更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而不該成為住宅市場價格炒作的推手。這波政府打炒房,就是一個照妖鏡,看看究竟台灣這波的房地產上漲,是真的剛性需求支持的,還是惡性炒作造成的。

 

打炒房更待各部會整軍 李同榮:「立意良善、未中靶心」

 

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理事長李同榮則認為,央行所祭出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應是在房市過熱時,扮演後衛滅火的角色,但央行在自認房市漲幅尚稱溫和時,卻祭出打炒房措施,這是「錯把後衛當前鋒」,雖然立意良善,卻未中靶心,還需要包括內政部、財政部及各相關單位整軍,以免各行其道。

 

李同榮建議,目前房市出現的炒作核心問題,在於預售紅單與土地炒作,由於雙北市以外地區房價年漲幅逾10%,所以易成紅單炒作溫床,也讓真正需要購屋的民眾盲目追價,因此內政部與地方政府應扮演前鋒攻堅角色,嚴格稽查掃蕩非法行為,再配合中鋒的財政機關聯合稽查紅單交易的逃漏稅行為,達到遏止紅單炒作的亂象。

 

李同榮也認為,土地更是房市炒作根源,全台各地的土地價格在近兩年平均漲幅三到四成,這些地主獲利比建商更多,但繳稅卻更少。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趁勢瘋狂標售國有市有土地,地價屢創新高。

 

而處理土地問題,雖然央行較使不上力,只能針對成屋與土地的貸款下手,但在現階段全台資金氾濫的環境下,限貸難不倒投資大咖,因此才說限貸措施「精而不準」難以命中靶心。

 

李同榮建議,對於房市炒作亂象,政府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抑制土地炒作,如財政部應提出一套土地稅制的革新措施,包括政府必須以身作則,如何製訂土地重劃與公有土地標售的嚴密規範,把土地重劃與公有土地標售注入「高占比的社會住宅」,一方面抑制地價上揚,另一方面照顧弱勢族群,也才是實行「居住正義」的實際行動。

 

其次,國發會健全房市措施應強化長遠的房市健全治本方針,尤其是對資金充斥游資氾濫的疏洪措施,導入民間資金投入新台灣公共建設,很多前瞻建設的公共工程都可引導回流的資金投入,當然,政府要勇於承擔,規劃出良好投資誘因,正確性的圖利民間企業投入公共建設,才是消化過剩游資的最佳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

央行出手打房!學者分析有效阻投資客 業者指房價恐怕回不去

2020-12-08

〈楊金龍臨時記者會〉央行祭四大打房措施 不影響首購和換屋實質需求

2020-12-07

政府祭9大措施打炒房投機客 房價會回跌嗎? 專家這樣看

2020-12-03

月薪7萬男剛砸1500萬買房,沒想到隔沒幾個月慘被裁員...買房最怕高估自己!預算你該這樣抓

2020-12-01

吃冰吃到血便、腎衰竭!高雄冰店爆44人食物中毒「老闆也拉肚子」遭停業…沙門氏菌有多可怕?

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