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美國企業文化的座右銘:「快一點失敗。」

美國企業文化的座右銘:「快一點失敗。」

2016-04-27 09:36

我們與其把失敗當成羞恥和懊悔的根源,還不如將它看成在複雜和不確定環境中運作可接受和無可避免的部分。不要期望一開始就做對,我們才能輕鬆站起來再試一次。

作者︰史蒂芬˙得蘇澤(Steven D’Souza)黛安娜˙瑞納(Diana Renner)
 
早一點失敗
Fail Faster


2003 年2 月1 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重新進入太空時在德州上空解體,七名組員全數罹難。這次劫難的主因最後發現是一小塊海綿脫落時打到外部磁磚,在再度升空時讓熱氣鑽進太空梭主體引發爆炸造成。
 
但這次災難也成為研究組織和團體失敗的著名案例。研究美國太空總署(NASA)文化的學者認為失敗原因與團體動力有關,例如缺乏傾聽、學習和詢問,以及挑戰權威的有限心理安全感。該文化仰賴資料導向的問題解決和數字化分析,並不鼓勵未證實的新想法和探索不完整又令人不安的資訊。

問題不在失敗本身,而是對於失敗的態度。他們為了避免尷尬和喪失自信心,逃避觀察可能的錯誤。他們將精力集中在維護自己或現有的觀點,而不是對於現有系統可能發生錯誤的可能性保持開放心態。據說他們擔心過海綿打到太空梭的問題,但太空總署的高層花了17 天淡化這個事實上代表嚴重問題的可能性,因此無法深入研究該問題。

我們以成功和成就評估我們的價值,把野心當成榮譽勳章。我們往往對自己和別人期望很高,所以我們無法達到目標時會感到失望。事情成功時我們會居功,失敗時我們責怪別人。所以失敗經常會嚇到我們。如果「失敗不是一項選擇,」我們即偏離了方向。我們因為錯誤變得沮喪,看成這是對自我價值的污辱,因為暴露了我們的無能。

我們對失敗的態度似乎是文化養成。由矽谷和創投事業所概括的美國企業文化動力,人人都嚮往。企業家公認以失敗為榮,這種態度可濃縮成商業創投公司的座右銘:「快一點失敗。」在一些圈子裡,如果你還沒開始事業並還沒失敗過至少一次,投資人也許不會信任你。這種接受和體驗失敗的態度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不貶低失敗的西岸淘金熱,與美國東岸嚴謹的工作倫理不同。所有人嘗試在任何地方挖掘和移動,他們不知道是否會致富或金子的去向,看待失敗就像嘗試成功的正常部分。因為成千上萬的人經歷過這個過程,失敗的想法逐漸失去了攻擊性。我們可以在現今矽谷的企業界看到這個迴響,那裡嘗試失敗不會被當成負面的事。

美國設計公司IDEO 的核心理念是「發展學習。」有答案之前先行動,鼓勵和表揚冒險和培養笨拙。有個故事說一名員工剛從生平首次的滑雪之旅回來,在會議上自詡三天滑雪都不曾跌倒。但沒人恭喜他,反而虧他是溫室中的花朵不敢挑戰。

與其逃避失敗的痛苦,我們可以將重新架構失敗視為重要回饋、一次學習機會。正如自動引導的巡弋飛彈,從出發以後不斷尋找返回信息和自動矯正,我們也可以主動尋找回饋,讓我們能依此做中途修正。行走的過程我們鐵定會不斷失去平衡,每走一次就要修正、往前跌倒。企業家擅長從過程一開始就承認失敗的可能性,如此他們才能開始考慮所有選項、注意失敗點,一路準備做調整。

我們與其把失敗當成羞恥和懊悔的根源,還不如將它看成在複雜和不確定環境中運作可接受和無可避免的部分。不要期望一開始就做對,我們才能輕鬆站起來再試一次。

羅琳(J.K. Rowling)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致詞中提到失敗是「去除不重要的部分。」這讓她不再假裝自己是誰,開始將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即是她的寫作。「我被解放了,因為我已體會最大的恐懼,」她解釋。如果她在其他方面成功了,她可能永遠無法有堅持寫作的決心。有時候我們需要失敗,才能了解什麼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不?
Why Not?


「我聽你說「為什麼?」 總是「為什麼?」你看事情; 你說「為什麼?」但我嚮往從不存在的事; 我說「為什麼不?」
――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得席爾瓦爵士(Gordon D’Silva OBE)在2003 年建立了霍克斯頓實習(the Hoxton Apprentice)餐廳,訓練數百名尚未錄用的實習廚師、服務生和吧台人員。這會是英國名人主廚奧利佛(Jamie Oliver)「15」餐廳的雛型。戈登也推動「生命教育訓練」(Training for Life),這家社會企業透過社會投資、募款和辦活動的方式募集幾百萬英鎊。他們計畫讓超過17,000人返回工作和全職教育。

戈登早期曾幫巴納多博士(Dr Barnardo)孩童慈善機構做事,他必須把非常弱小的孩童放在伯爵府(Earls Court)的宿舍,當時他差不多是六年級。
 
他說:「我記得我非常難過。我們需要輔導中心來幫助缺乏照顧的孩童,但我們沒有錢。那是英國柴契爾夫人執政的時代,預算被削減了。這方面根本沒有任何補助。我對自己說『媽的,我自己來籌錢』。」戈登透過仲介和住宅協會,買了一棟老舊的維多利亞建築重新整修。這棟建築成為英國第一家輔導中心;一個安全的中繼站。裡面有容納10 個人的套房式房間,多年來提供了數百位青少年作為過渡空間。

在此階段戈登對非營利機構喪失了信心,他發現他們效率不彰,收入僅依賴捐款,所以擔負此重要社會責任的工作人員領的薪水太少。他決定進入房地產開發業。以他的說法,他成為「柴契爾夫人的化身,住在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的頂樓豪華公寓,開著保時捷跑車。」他玩股票,輸掉很多錢。在這個利息高達18%的時期,戈登頓時債臺高築。他變得無法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1992 年他破產了。
 
他的母親才剛過世,這對他的打擊很大。「我覺得六年來我失去了自我,金錢和地位變成最重要的東西。我需要重新調整自己。我走進一段深入反省期,帶著背包旅行了六個月。儘管人生已是如此黑白分明,我必須找到灰色地帶,那個讓我成為我的自相矛盾部分。」

他回家以後,由一張白紙重新出發。當時歌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開辦了「療癒世界」基金會,正在找人擔任執行長。戈登應徵但被拒絕了,但因為他很少接受「不」的答案,他決定再打一次電話。他假裝剛看到刊登的職缺,詢問是否還可以在截止日以後應徵,他們說可以。
 
250 名求職名單中他被列為最後挑選的前三名。然而就在他準備參加面試時,他們通知他獵人頭公司已確認他之前被回絕過,無法參加面試了。「我徹底地心灰意冷。我記得走在克利夫蘭廣場後面,靠近倫敦市中心的路易斯百貨公司附近。我的步伐加快,然後停止。感覺時間靜止了,我對自己說『媽的,我自己辦慈善機構。』」

戈登開始建立具有社會影響力、有利可圖又可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社會企業」這個詞當時還不是使用得很普遍。1995 年,他成立「生命教育訓練(Training for Life),」取得廢棄不用的地點,將它們轉為教育和訓練弱勢青少年的地方。

在「生命教育訓練」關閉以後,他到了另一段出走的時期,這次在義大利,他買了廢棄的修道院,重整為復原、休息和個人幸福的空間,將它取名為「老房子。」(Legacy Casa Residencia)戈登在那裡召集高階主管,共同討論可以解決社會需求的議題。

「我真的相信要解決商業、學術界和政府機構所面臨的廣泛挑戰,我們必須團結並承認社會影響力能促進良好的經營發展。有時候我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做?』我的答案一向是「為什麼不?現在有此需求,而且又沒有別人做。」

戈登並沒有陷入聽天由命和打擊當中,他反而看到拒絕和失敗中的可能性。他的「為什麼不?」哲學給予他勇氣行動,雖然他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

史蒂芬˙得蘇澤(Steven D’Souza)
黛安娜˙瑞納(Diana Renner)

出版:大寫出版

書名:為什麼思考強者總愛「不知道」?
傑出商業家、藝術家與創新人士如何精通從不確定中找機會?
 

延伸閱讀

黃仁勳:輝達AI晶片供應相當緊張,未來10年將看到產業重塑…和張忠謀、魏哲家餐敘說了什麼

2024-01-26

這桌含金量1.46兆!黃仁勳、張忠謀、林百里夜會這家私廚…連郭董都吃過4次,為何成為名人愛店?

2024-01-31

「黃仁勳的魅力來自平易近人!」他點名9家潛力企業如報明牌,謝金河:和馬斯克光芒減淡成強烈對比

2024-01-27

50歲存股都來得及!她月薪2萬多、中年才存養老金,退休後月領1萬股息遊山玩水: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2024-02-19

今周重磅 》LINE Pay好賺錢本周登興櫃、黃仁勳4度訪台現身夜市,AI概念股歡騰爽領大紅包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