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美國大學開課教「失敗」,5種方法讓我們越敗越強

美國大學開課教「失敗」,5種方法讓我們越敗越強

2017-08-28 10:35

試想像在你意氣風發、心情愉快的走入校園參加開學迎新會時,看見校園裡擺放了一張大投影幕,投放出同儕與師長們對人生最大失敗或丟臉經驗的自白… 這宛如電影的情節,正是美國麻省名校史密斯學院從去年開始實施的「Failing Well」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接受失敗」。

作者: 盧佑喬

創新點:這些名校,改變過往的方法,不但教學生們如何成功,也讓他們學習「接受失敗」。


本文5大重點:
1. 邀請教授講述失敗經驗,讓學生知道失敗會帶來成長。
2. 史丹佛舉辦「Stanford, I Screwed Up!」邀請學生分享失敗以及重捨自信的過程。
3. 頒發「失敗證書」,讓學生知道就算失敗,他還是優秀的人。
4. 德州大學推出 App,協助新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與波折。
5. 設置「失敗基金」,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嘗試創新。

在「Failing Well」活動的投影片中,大家說出至今最挫敗的事,有人在大學第一科考試就被當掉,有教授在學生時期曾整個學期都拿F,還有一位文學獎學金得主寫過一首名為「巧克力焦糖」的詩,連續被21家報社打槍 。

「這個活動非常震撼,」一位大三生Carrie說,「在這間學校裡,所有人都不斷競爭比較(史密斯學院為貴族菁英學校、美國排名第二的女校),但這場活動彷彿告訴我們『沒關係,人人都失敗過,所有不安和緊張都會好起來的!』」

史密斯學院生涯規劃與領導開發專家Rachel Simmons說,由於校內學生從小到大都是佼佼者,對失敗相當「不熟悉」,當遇上挫折時,往往受到更嚴重的打擊。因此他們發起「Failing Well」活動,啟發學生對失敗的適應力和振作的勇氣。

史密斯學院舉辦活動的動機,與將近十年前哈佛和史丹佛大學提出的「Fail deprived」概念類似,意指「即便學生在論文等學術表現傑出,卻沒有處理挫折和焦慮的能力」,因為缺乏失敗經驗而被困住,動彈不得、無法往前進步。


1. 邀請教授講述失敗經驗,讓學生知道失敗會帶來成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在2009年先後推動「適應力計畫」(Resilience Project),邀請傑出校友、教職員錄製影片,訴說過去的挫折與被拒絕的故事。普林斯頓大學也舉辦「Princeton Perspective Project」,發起與失敗相關的座談會,引導學生改變對失敗的看法。

事實上,在賈伯斯的傳奇後,美國企業文化開始認同失敗的重要性,TED和許多產業會議也提倡「Failing Upward」,提出失敗如何讓大家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然而許多人「認可」失敗是重要的經驗,卻害怕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些活動藉由讓學生周圍的人現身說法,以提升影響力。在史丹佛計畫網站中一支名為「I didn’t」的影片,前半段由史丹佛任教的教授們自述沒達成的事,例如期刊沒出版成功、對主修一點熱情都沒有、甚至是在史丹佛任教九年來沒找到歸屬感等等。後半段則以「I did」敘述自己達到的成就,告訴觀眾以前沒完成的事並不會摧毀人生,甚至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成長。



2. 史丹佛舉辦「Stanford, I Screwed Up!」邀請學生分享失敗以及重捨自信的過程

2016年史丹佛舉辦「Stanford, I Screwed Up!」活動,由學生上台分享自己失敗的故事,一名學生Abby Belani在影片中哽咽道出,自己曾是充滿自信、在校園昂首闊步的女孩,但由於沒錄取醫學院,讓她覺得徬徨、害怕,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她如何面對拒絕、沒有人教她當別人告訴你「你不夠好」時該如何表現,因此他面對失望完全「沒準備好」。

接著她說她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信是最重要的,即使遇到挫折,自信讓你拾起新的機會並充分發揮。Belani現在總算了解被醫學院拒絕不代表什麼,她還是有好多條路可以選擇、前方仍有新的事情等著她挑戰。短短三分鐘,Belani道盡人生轉折和從失敗獲得的力量,她不僅克服了當年困境,更充滿自信的以親身經歷鼓舞他人。

很多人從賈伯斯或祖克柏的故事中讀到「失敗為成功之母」,會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是數一數二的傳奇人物。因此, 換作由身邊同學、學長姊或課堂上的教授,用真實經驗告訴你不要怕失敗,其互相鼓勵的效果更是刻骨銘心。


3. 頒發「失敗證書」,讓學生知道就算失敗,他還是優秀的人

上面介紹了史密斯學院「Failing Well」活動,為了讓參與的學生記得失敗是正常的,史密斯學院還特別製作了一張「失敗證書」給所有報名參加的學生。

「失敗證書」上寫著:「你從此被授權搞砸作業考試、校內外活動、人際關係、任何與大學相關的決定,也將明白經歷這一切你依舊是有價值的、優秀的人。」許多學生驕傲地將這張證書掛在宿舍牆上。

這些學校透過創新活動,培育學生對挫敗的適應力,也向大眾宣告教育的意義並不是寫論文而已,需將失敗納入學習目標,賦予學生調和成敗的能力。

4. 德州大學推出 App,協助新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與波折

除了實體活動,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更跟上時代潮流,推出一款叫做「Thrive at UT」的APP,來幫助學生面對校園生活起伏。

在Thrive裡有互動單元、勵志短文、故事短片等等,例如一名女大生Jasper在Thrive短片中分享自己剛入學的不適應,一學期後情況沒有改善反而讓她孤立自己,直到她決定轉系投入社工領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回生活重心並重拾自信。由於影片主角都是德州大學學生,場景也都在校園內,讓使用者感覺格外親切。

許多短文影片雖然發人深省,卻容易過目即忘,因此Thrive還有一個貼心的功能,使用者可依個人需求設定Thrive每日提醒,例如「在忙碌的行程中記得休息片刻」。一位心理學系學生Molinar表示這個小功能幫助他建立良好習慣,像是時常主動表達感謝,Thrive跳出的通知提醒他運用每天學到的心法,並將這些概念帶入生活中。



5. 設置「失敗基金」,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嘗試創新

除了德州大學的APP,美國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 North Carolina)設有「失敗基金」(The Failure Fund),一筆150到1000美元的獎勵金用來鼓勵學生勇敢創新!

為什麼叫做「失敗基金」?戴維森學院網站詼諧寫道「因為我們鼓勵你失敗!」,失敗是創意的必經之路,愛迪生失敗了一百次才發明電燈炮,他們不希望任何好點子因為對失敗的恐懼而無從發揮。

申請的條件很簡單,沒有產業限制,只要夠創新、肯冒險、創造具營利性與永續性的發明,全校學生與教職員均可提出申請。

最新一屆「失敗基金」獲獎人是Maggie Spiller和Grace Leonhardt,這兩位女大生創辦宵夜外送公司Pasta ‘Cuz,起因非常簡單,某天深夜她們想吃東西,卻發現這麼晚學校附近指買的到Pizza,因此他們想創業增加校園周邊的宵夜選擇,這正好就是具營利性、永續性且絕對造福學生的好點子!獲獎後一週她們便迅速開工,從備料到物流配送全部自己經手,實際體驗企業家之路。獲獎人會在「失敗基金」網頁上寫網誌,公布每週進度和心得,也分享遇到的挑戰和磨難。

無論是藉由校園人物的親身經歷、APP或獎金,這些措施顯現校方的用心,也凸顯人們對於失敗的恐懼比想像還嚴重。Simmons說「失敗並非學習的障礙,而是特徵」(Failure is not a bug of learning, it’s the feature.),即使我們不就讀這些學校或已經不是學生,都要謹記失敗並不可怕,失敗能教我們的,比成功還多!

原文連結:http://www.startuptaiwan.com/2017/08/25/america-education-teach-failure/
 

延伸閱讀

辜仲諒擬砸600億買台北大巨蛋!找來周杰倫、軟銀、正大卜蜂組「國際首富團隊」,中信回應了

2024-03-13

大成、卜蜂、統一都是他客戶!京冠轉化殘渣 從綠豆篁裡挖出金礦

2020-11-26

普發現金6000元放大術》富邦媒、卜蜂...存股達人推薦「3檔生活定存股」,年年6千股息領不完

2023-03-28

不服老的食品業鐵人 鄭武樾

2016-12-22

你吃的麥當勞炸雞是AI養大的!出身鴻海、他與「雞屎」奮戰半年,創AI體重機攻入卜蜂大成養雞場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