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選對選錯前途,是你的事還是你爸媽的事?

選對選錯前途,是你的事還是你爸媽的事?

小學時代,學校很喜歡叫學生作文課寫一個題目「我的志願」。

記憶中,在真正懂事之前,每次我都寫自己的志願是將來當醫生。因為我爸爸是外科醫生,從街坊鄰居那兒聽到的都是恭敬與羨慕。他們在街上遇見我爸媽,都會親切叫他們先生與先生娘(用日語親切稱謂)。事實上,我的伯伯叔叔舅舅也全都是醫生,其中不乏當時的名醫。所以說我在還算舒適的小康之家長大,應屬合理。

 

高中時,我開始看到父親為了治療許多急診病患而付出自己健康的代價。數十年前,大醫院不容易進去,急診設備不普及,所以小型外科醫院就擔負起各色各樣的傷害治療。當時我們與其他醫生家庭一樣,醫院與住家是在一起的,所以殺打傷、燒燙傷、撞傷(摩托車占90%)、摔跌傷,還有各色各樣的緊急受傷我們在家中都常聽得到也看得到。

 

一般人無法想像那三更半夜病人大聲拚命敲門與呼天搶地的吼叫有多恐怖,在我們家每個禮拜都會發生二、三次。然後病人來的時候都不會只有自己一個,一定是一大堆家屬。若是打架受傷的,半夜就兩造雙方都擠進我家,繼續在我家前廳(診所)互相怒聲叫罵。這些只是多種狀況中的一種,而如此情況延續了數十年,我父親的健康狀況怎能有多好?

 

這是段多年的過程,父親一方面對自己懸壺濟世救人無數的醫生工作感到幸福(他常說感恩一切),但也不時透露出他對這份事業覺得累的訊息。包括他心律不整,晚年身體衰弱,都與這份緊繃的職業有關。高中後期再寫「我的志願」時,就沒再寫過醫生這個職業。

 

影響,就是指這些透過生活諸事,不知不覺積累打造你一生的點點滴滴。

 

我媽媽是典型傳統華人婦女,謙卑內斂,勤勞善良,而且她十足內向,不喜歡有一大群生人的地方。記得小學五年級我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國語日報的頭欄,後來「正聲廣播電臺」邀請寫文章的孩子們到電臺去朗誦他們自己的文章,每個孩子都由母親陪伴參加。

 

我永遠記得那一整天我媽媽靦腆不自在的模樣。她與我坐在巴士上,別家小孩的與母親都彼此嘻嘻哈哈聊了起來,我媽媽則從頭到尾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陪我。後來到了很晚節目錄音完畢,我們回家時天也變涼變黑了。記得我母親那時穿的是一套深綠色薄薄透風的洋裝,別人的媽媽又在大聲聊天,而我媽似乎感覺涼意而有點不舒服,但還是全程靜靜地陪我坐回家。

 

我這個記憶不曉得正不正確,當時,自己留下了一個模糊印象,媽媽一直在為孩子犧牲自己,我記得好像看著車上安靜的她,而不知為何悄悄地流下眼淚。

 

但是我爸媽一生都非常在意與他們圈子裡的人競爭比較,不想輸,就要隨時隨地出人頭地,要比別人強。於是,孩子就成了競賽棋盤上的棋子。

 

我的姊姊十分優秀,這不是蓋的。她北一女高中畢業時是全校第一名,保送台大醫學院。這裡不提日後如何,只講她的天分。以前北一女考試,她真的不怎麼讀書,第二天又考了最高分。鋼琴也彈得好,在台大時還擔任全省歌唱比賽冠軍的伴奏。

 

但我最記得的不是她往昔紀錄,而是每次親戚們聚會,所有長輩就開始拿孩子較勁。你家孩子如何棒,我家女兒今年又進了台大什麼什麼,他家兒子出國後不到三年就拿到博士,然後我爸媽也會加入含蓄的說我姊的戰績……每次都在講這些。事實上,我常聽到爸媽暗地裡與我姊談話,某某家堂表哥弟在美國多成功,妳一定要更努力,才不會輸給他們。

 

我的童年有大部分在暗中比較與激烈競爭中度過,我姊只是千百個例子中的一項。我從小到大也都還算頂尖,但到了高中我沉迷搖滾樂,導致大專聯考慘敗。我沒得進入家人預期的首選學府,我的心態就大大改變了。那個夏天,我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做失眠,而且年紀輕輕竟然在放榜後連續失眠兩周。今天回想起來,數十年前那種對父母的愧疚以及對親戚說長論短的恐懼,遠比沒考進最佳大學嚴重許多。

 

我自己很清楚,那次挫折,帶給我人生第一次陰影,也改變了我很多自我認知。當時我的狀況,很有可能一蹶不振,就此自暴自棄。但我選擇了要從谷底爬起來,這條路行不通,有別的路可以走。我就計劃這一生要「雪恥報仇」,將來一定要到最好的學校讀碩博士,此生要做到很多精彩的事,再也不要活在他人成就的陰影之下。

 

現在寫起來覺得是雞毛蒜皮,當時卻是大事。哈哈!如果曉得後來幾十年,我還會跌落谷底多次而後一再爬起,或許就不需要那般難過了。

 

我有一位長輩是台灣名醫,他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各個都是最好學校最優秀學生,出國留學後也都是常春藤學校的博士。不用諱言,當初他們就是給我爸媽壓力最多的一家。我這姑家有一位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犀利母親,到處關係靈通,不但醫院生意興隆,跟當年台灣好幾個大財團混到都以姊妹相稱。

 

這位媽媽為兒子拉攏成功財團婚姻。這也不是蓋的,三個兒子分別娶了台灣十大財團中三家的獨生女,婚禮一場比一場風光。你算算,四五十年前光是結婚當天的嫁妝就好幾億(現在至少二十倍以上的價值),還沒算日後進入財團的收益。這是他們家一向的作風,犀利媽媽操縱孩子的前途,樂此不疲。

 

時光快速向前推動。婚姻前段,我們就聽說堂表哥們在家經常挨打(不是打架,是挨財團公主的打)。然後他們與財團掛勾也沒期望中順利,因為財團家裡等著分贓的後代既多又詐,哪輪得到你外來女婿?財團內部不但容不下這下覬覦財富的女婿,還積極打壓排斥。種種內憂外患,果然後來他們婚姻全都破碎,接連離婚,這幾位娶進財團公主的堂表哥,沒有一家婚姻有好下場。

 

有些讀者可能會盛讚他家媽媽好棒哦!協助兒子娶得億萬媳婦,減少奮鬥五十年。但我公平地以整個人生經驗來看,天底下沒有比破碎家庭更慘痛的。我與堂表哥多年見一次面,他們也不避諱承認當年媽媽強硬安排的婚姻,製造了他們人生重大殘缺,再多錢也沒用。所以你說,這麼會攀龍附鳳的爸媽,完全百分之百為兒子幸福做了讓大家羨慕的安排,但最終是幫了孩子呢?還是害了他們?

 

朋友,爸媽生養教育我們,沒有爸媽就沒有我們,這是毋庸置疑也不需浪費筆墨的。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長大的你是爸媽內心想像的投影?還是你自我理想的呈現?

 

爸媽的見識與經驗令他們害怕任何過去社會不認可或不熟悉的行業。也因為爸媽一廂情願地引用他們的標準灌輸在兒女身上,以為這就是在「保護她」與「為她好」?真是如此嗎?

 

家庭是我們的根基,父母是我們最大的助力。但不需要因為如此,就盲目地將自己一生擺放在父母「正確指導」的掌心裡。

 

英文有一句話形容的很好:「Kill with kindness」,我將它詮釋為「好心好意反而害了你」。你覺得有沒有如此可能?

 

延伸閱讀

考試證照多"多益"善?

2017-12-27

【從小玩到大】系列 發揮才能vs.默默上班

2017-12-25

【從小玩到大】系列 酒鬼變酒仙

2017-11-24

別讓他人決定你能做什麼 不能做什麼

2017-11-01

新世代工作與事業的意義 與現在大不同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