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你是在旅行,還是在浪費生命

你是在旅行,還是在浪費生命

2018-03-31 11:38

五一勞動節假期才過了半個月,江大小姐就在微信群裡吐槽:「唉,感覺生活太沒意思了,工作無聊、週末無聊、吃飯無聊、睡覺無聊,做什麼都沒意思,每天活著簡直是生無可戀啊!」

有人給她出點子:「那你去旅遊吧,活化一下自己,不是有人說了『沒有什麼事情是旅遊搞定不了』的嗎?」

 

江大小姐說:「五一才去的,四天遊了江南五省,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啊!」

 

見沒人接她的話茬,她又補了一句:「我多年的經驗總結是,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跑到別人活膩的地方,純屬瞎忙!」

 

我認識的江大小姐其實是個不怕折騰的人,公司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喊得最凶的是她,假期出遠門旅行次數最頻繁的是她,但每次旅行回來,喊無聊、說沒意思,抱怨旅行社最多的依然是她。

 

為了圖省事, 她用「滿心期待」去替代「仔細規劃」, 然後選擇了不用動腦筋的「跟團遊」;為了貪便宜,她以「價格優先」替代了「精品路線」,所以常選的是那種實惠的「秒殺旅遊團」。結果,四天的行程,兩天是在坐車,而且每天都得換飯店,每個景點停留不超過一個半小時,每一頓飯都是吃拼桌的團餐,每個航班的起降都在凌晨⋯⋯

 

這樣的後果自然是:進飯店倒頭就睡,到地方趕忙亂拍,回到家就猛吐槽。

 

本來是希望用旅行來增進親朋之間的情感,結果路途中聊了三句就覺得膩煩,稍有意見不合還會小小地冷戰一番;本來希望用旅行來活化自己,結果剛出門就覺得累了,只想趕緊回飯店裡玩手機;除了想早點回家之外,就剩欲哭無淚了。

 

在很多人眼裡,旅行的功效,簡直能夠媲美仙丹,就好像用它來治癒「生無可戀症」「懶病」等生活頑疾,指日可待。

 

於是, 各種旅行廣告不絕於耳:「年輕, 用旅行增加閱歷」「單身, 去羅馬尋找緣分」「男人, 要有顆自駕環遊世界的心」「精緻會生活的女人, 一年飛三次巴塞隆納」⋯⋯

 

這些夾雜著欲望的聲聲召喚以極其不負責任的方式,讓困頓的男男女女們對「說走就走的旅行」充滿了渴望,於是你一次一次地乘興而去,又一次一次地敗興而歸!

 

等到夢醒時分才發現,除了一地雞毛,無聊的生活並沒有絲毫改觀!

 

我想提醒你的是,一萬次旅行也拯救不了平庸無聊的你。不要天真地想著透過旅行來改變自己的狀態,能改變你的,不是風景,而是經歷

 

旅行箱不是百寶箱,解決不了你渾身上下透著「腐朽味」的問題;旅程中也沒有萬能鑰匙,打不開你那已經生銹了的腦洞。

 

在我們周圍,覺得日子過得沒意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想著透過旅行來改變生活的人也是不計其數。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 一是能把日子過得有趣, 確實很不容易;二是能把平常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大多是天賦異稟之人。

 

無趣的人才會在那些文化古蹟上刻著千篇一律的「某某某到此一遊」,而會玩的人則會找個舒適的小店,挑一張雅致的明信片,送給中意的某某,背面寫上:「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時,天氣晴,我在某地,想念你。」

 

無趣的人才會將棕櫚海灘生活、雨林冒險當成是擊退無聊的唯一出路;有趣的人卻能從三五好友的談吐中、新開的臨街小店裡找到快樂的驗證碼!

 

真正鮮活的人生,一定是生根發芽於尋常光景,同時開花結果於平淡日常。

 

真正鮮活的人生,不是非得用「詩和遠方」來堆砌,它既囿於廚房,也在山川湖海;它既能在日常的瑣碎裡自在歡喜,也能在水泥森林中幽幽地開出花來。

 

中國式解決問題的名言警句很多,比如「為了孩子」「大過年的」「給個面子」「都不容易」⋯⋯但最讓我敬佩的是「來都來了」。

 

想像一下, 你和幾個好友去一個度假村閒逛, 本來是以「放鬆身心, 呼吸新鮮空氣」為目的,結果在去的路上看見了一連串的廣告,說度假村馬上要舉辦一個音樂節,來了幾個你沒聽說過的藝人。於是你們幾個就興致勃勃地走了八公里路。

 

到現場才發現:排隊入場的隊伍超出了三公里,礦泉水三十元人民幣一瓶,同時公共廁所在五公里之外。你覺得沒什麼看頭,準備走的時候,你的朋友來了一句「來都來了,去看看唄」。

 

於是,你們一人買了一瓶礦泉水,小口小口地潤著喉嚨,怕喝多了上廁所麻煩;你們在一群狂熱的粉絲堆裡忍受著刺耳的音樂和根本接受不了的嘶吼⋯⋯

 

想像一下,你抱著「盡孝心」的心態,週末想陪著家人來個週邊遊,聽說最近有個新開發的旅遊景點,一家人聽了都很滿意,也都滿心期待著。

 

但到了目的地一看:油漆還沒乾透,安全設施也不很完善,吃住都有著同一個特點    既貴又有裝修味。你覺得這裡不行,想再換個地點,準備發動車的時候,你媽來了一句「來都來了,去轉轉唄」。

 

於是, 你們捏著鼻子、小心翼翼地邊逛邊玩; 你們花著遠高於市場價格的食宿費,吃著跟路邊攤一個味道的「特色菜餚」⋯⋯

 

再想像一下,你上個月剛結婚,此時正和另一半在塞班島的沙灘邊閒逛,偶遇了一排紀念品商店。你本來是想給爸媽或好友帶點兒紀念品,你的另一半是想著給這次蜜月之旅留點紀念。

 

可走進商店裡一看:有帶著明顯工業製品味道的假珊瑚擺飾,有用貝殼做的奇醜無比的各式手鍊,有各種不知道放了多少色素、糖精的蜜餞和牛奶糖⋯⋯你什麼都不想買,但這時候,你的另一半說了句:「來都來了,怎麼也得買點兒啊!」

 

於是,你們倆帶著一種「既然來了就別浪費機會」的使命感,選了一堆奇醜無比的貝殼和連嚐一嚐都沒有欲望的糖果⋯⋯

 

你看,「來都來了」就像是一個魔咒。只要有人對你說出這四個字,你就能中邪般地拿出錢包,去最騙人的景點、爬最無聊的山頭、吃最沒特色的招牌菜、買最沒紀念價值的紀念品⋯⋯

 

唉,攔都攔不住!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你沒有目的、缺少規劃,你就越容易聽信那句「來都來了,進去看看吧」。

 

「總不能白跑一趟啊,看了總比不看值」「總不能讓人笑話啊,怎麼樣都得裝出玩得好爽的樣子」⋯⋯這樣又懶又要面子的心理成全了一大堆「旅遊景點」。它們隨便弄幾塊大石頭、栽幾棵歪脖樹,就可以笑呵呵地坐著等你遞過來門票錢。

 

人生啊,確實是一場修行,剛開始你總覺得是這個世界欠修理,後來才明白,欠修理的其實是你自己。

 

幾乎所有人都自稱愛旅行,卻鮮有人想過為什麼要旅行

 

旅行社的客服可能會說「旅行是為了治癒自己」;心靈大師可能會說「旅行是為了補齊自己殘缺的靈魂」;文章寫手可能會說「旅行是為了遇見另一個自己」;媽媽可能會說「旅行是為了花光錢」。

 

嗯,都對。

 

可是,當你對歐洲史一無所知、對導遊解說不知所云時,羅浮宮如何能夠治癒得了你?

 

當你萬念俱灰、心灰意懶地奔襲到巴黎、塞納河和艾菲爾鐵塔時,又該拿什麼來補齊你那千瘡百孔的靈魂?

 

當你在曼谷大皇宮的宮殿內依然焦躁地為未了的工作煩心,你怎麼可能會遇見另一個自己?

 

這樣的旅行,恐怕媽媽的答案才是最對的它就是為了花光錢而已。

 

有太多的人,他們的護照上蓋了幾十個國家的戳,卻照樣說話無聊、思想僵硬、格局狹隘;他們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見過大衛的腹肌,也在競技場中間號叫過、但他們最關心的事情不是這些,而是去完成許諾給親朋好友的代購清單。

 

他們飄洋過海地去到另一個國度,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只是為了拍幾張能夠發到朋友圈的照片,然後回飯店裡煮一碗從祖國千里迢迢背來的泡麵;他們參加各類的跟團遊,什麼「歐洲十一國十日遊」「江南五省四日遊」⋯ ⋯除了把自己累趴,幾乎沒有任何收穫。

 

既然你知道「誰賺錢都不容易」, 怎麼就甘心把大把大把的人民幣送給航空公司,贈給那些在流水線裡生產出來的飯店大床?難道你真的情願拿出那麼多的錢和縮在經濟艙裡發麻的腿腳,來換朋友圈裡的幾十個讚?

 

真正有意義的旅行應該是這樣的:首先,你應該找到自己需要的旅遊路線,這個路線是你嚮往的,是你消費得起的,是你深入瞭解並作出了規劃、研究的,是帶著目的和問題的;其次,你應該找到適合這次旅行的同伴,他可以是你的戀人、朋友,可以是你的家人、孩子,也可以是你一個人,但都必須對這段行程充滿嚮往,並做了精心的準備;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你得把未完待續的工作、糾纏不清的感情和斤斤計較的性格等,都暫時放在家裡,用一顆愉悅的、輕鬆的心去享受一段陌生的、新鮮的旅程,去感受它的奇妙與美好。

 

當然了,出門旅行,花的是你的錢、你的時間,你高興就好,你覺得值得就行。我只是比較擔心,怕你哪天突然清醒,發現自己不是在旅行,而是在浪費生命;怕你勞心勞力帶回的那些劣質的紀念品和千篇一律的旅行照,會齜牙咧嘴地笑話你:「是不是傻?」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老楊的貓頭鷹

用後腦勺盯著這個功利世界的85後貓奴,惜時惜命,喜用炙熱的文字揭穿並非靜好的歲月。不負責疼愛你,只想要喚醒你。

在台灣已出版作品:《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

微博@老楊的貓頭鷹

 

書名:

迷人的混蛋贏得尊重,窩囊的好人忙求認同

 

出版:高寶書版 

 

延伸閱讀

把最好的自己,留給最後那個最懂妳的好的人

2018-03-31

願意的人

2018-03-30

失敗了又如何

2018-03-30

讓未來透過你而來臨

2018-03-30

所有可以驗證的事物 都來自不可驗證的本質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