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我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侯昌明長照失智父19年的5個珍貴啟示

「我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侯昌明長照失智父19年的5個珍貴啟示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個人成長

圖片翻拍FB/侯昌明

2020-09-24 22:43

昌明說,他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令人好奇的是,當年失智症知識尚未大開,他為何就有這種警覺性?原來是失智症權威名醫劉秀枝曾經上過節目,劉醫生所敘述的症狀,有好幾項與侯爸爸雷同,於是他用半哄半騙的方式讓父親接受篩檢,「果然中了」......
(編按:原文發布於2017年)

 

新北市衛生局主辦了一個「失智友善社區」的論壇,我一向很關注這項議題,而且論壇主講者的陣容也很堅強,我特別想聆聽知名主持人侯昌明的故事,於是頂著37度C的艷陽,從台北跑到新北。

 

昌明在飛碟電台主持的節目,我曾以財經媒體的身分受邀過好幾次,因為昌明自己也擅理財,不少財經主題,他都能談得頭頭是道。

 

過去,他給我與外界的印象是陽光、開朗、幽默,沒想到他已陪伴失智父親長達19年,因為不少照顧失能/失智親人多年的家屬,印象總是悲情、抑鬱、無奈。

 

想想19年前,主要以照顧失能為主,強調在地老化為原則,建構居家服務、社區服務的「長照1.0」都還沒上路(長照十年計劃是於2007年通過,2008年才開辦)。

 

這場論壇的承辦單位,也是以失智照護需求為宗旨的「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也才剛成立。 

 

社會對於失智症仍然充滿著歧視與誤解,政府、民間都尚未進行照顧資源的整合,更別提所謂的「友善社區」,侯家跟大部分失智症患者的家庭一樣,必須單打獨鬥。

 

侯爸爸故事的另外一層重要意義是,他在64歲就出現症狀,失智症通常是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根據衛福部調查,臺灣地區90歲以上老人,大約每4位有一位失智症患者;65~69歲年齡區間,1百個老人中只會有1.5位罹患失智症,侯爸爸64歲就發病,時間算是比較提前了。

 

長輩提早進度,對晚輩當然會造成很大的衝擊。那時昌明還不到30歲,身上揹了巨債,事業還沒拚出成就,卻先拚出了胃潰瘍,他沒辦法好整以暇的去應對這個人生變化。

 

19年後的現在,侯爸爸已經從輕度、中度、重度、到臥床......因此,他是如何陪伴失智父走上這條長照之路,應該會給世人很多啟示。

 

侯昌明發佈於 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啟示1:家人警覺性是第一道防線

 

主辦單位把他放在壓軸是對的,通常一整天的論壇,到了最後一場,人已走了大半,但是昌明到場時,會場還坐滿了人。他先問大家,會擔心自己失智的請舉手,結果全場不分老少幾乎都舉起了手。

 

昌明說,父親曾經做到銀行分行經理,數字概念與記性都無庸置疑,但是64歲時開始忘東忘西(很多人會誤解失智症就是因為不愛動腦,其實學有專精的碩博士病例一堆啊)。

 

昌明說,他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令人好奇的是,當年失智症知識尚未大開,他為何就有這種警覺性?原來是失智症權威名醫劉秀枝曾經上過節目,劉醫生所敘述的症狀,有好幾項與侯爸爸雷同,於是他用半哄半騙的方式讓父親接受篩檢,「果然中了」。

 

曾經有一位神經內科醫師說過,「擔心自己得失智症而跑來篩檢的大多不是失智症,有失智症傾向的,大多不會自己跑來」。

 

因此失智前期症狀,只有家人才會察覺,如果家人只是用「老人家記性不好」而自我安慰,就會錯過及時確診、延緩惡化的時機。

 

前兩天看到一個節目在聊~孝順是什麼? 感覺好像都沒有說到心裡去 我細細的咀嚼這個題目 耐心-老人家會越來越像小孩,我們應該像自己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耐心回過來對他們,多包容 關心-父母一輩子就為了這個家付出,並沒有想過投資報酬率,如果我們可以...

侯昌明發佈於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延伸閱讀

馬志玲辭世享壽82歲/父親從金融強人變失智老人…元大馬維欣:希望爸爸再罵我一次也好,這些都回不去了

2022-10-19

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花旗前董座棄高薪、回家照顧94歲失能爸:我只後悔該更早接他們同住

2020-08-06

「做子女的,不給父母孝親費會有報應!」呂秋遠看華人孝親文化:這不叫孝,叫做貪

2020-08-06

獨子的痛苦「父母重病,該辭職回家照顧嗎?」呂秋遠:別讓「華人式孝順」壓垮自己

2020-07-16

重男輕女的母親待我如外人,弟弟敗家不理事,身為女兒,我應該孝敬父母嗎?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