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晉升學:上班族最關注的問題

晉升學:上班族最關注的問題

2016-02-18 10:33

你或許會想「既然晉升都是上司決定的,那我只要默默工作就行了吧」,然而,世上的事情沒有這麼單純。只要有業績,上司自然就會賞識你、讓你升職,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作者︰金華東
 
晉升有祕訣

全力以赴做好現在的工作吧。不要提前操心下一份工作或升職問題。要養成接到指示之前、被吩咐之前主動做事的習慣。
  
如果能坐,絕不要站著;如果能開車,絕不要走路;如果能找到貴人提攜,絕不要獨自奮發進取。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摘自《彼得原理》


條條大路通晉升

每隔六、七年我們家收到祝賀花籃的時候,就連年幼的你都能猜到我有什麼好事情發生了。主要都是我晉升的時候。三十二年的公務員生涯中,我晉升了五次。從五級事務官開始升到了政務職(次長級)。這與職位分發多少有些差異。你問我跟別人比怎麼樣?
 
這個嘛,單純的比較有些困難,但當初和我同期同事中,我應該屬於中等水平吧。不過,與別人比較往往是不幸的源頭,沒有太大的意義。通常公務員晉升後管轄的業務範圍變廣,在該方面的影響力擴大,薪水也隨之上漲。整體待遇變好,聲音和步伐也更有力量了。公司裡的情況應該也是一樣吧。

有趣的是,晉升與健康也有關係。這不是我自己的想法。在任何組織中,晉升都會擴大權限和影響力,即獲得更多「權力」。這裡的權力不僅意味著政治上的權力,更是指廣義的在所有組織中表現出來的「有影響力的狀態」。英國科學家、作家麥特‧里德利(Matt Ridley)對職場中地位和健康的關係做了以下闡述:

我們對一萬七千名英國公務員進行長期追蹤研究,結果得到了難以置信的結論。比起肥胖、吸菸、高血壓等因素,職場中的地位能更準確地預測心臟麻痺的機率。保全等低職級的人與地位稍高的事務官相比,前者心臟麻痺發病率比後者高四倍。貝爾在一九六○年代以一百萬名職員為對象進行的類似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以該研究結果為依據,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研究所的傑佛瑞‧菲佛教授在《Power!:面對權力叢林,你要會耍善良心機︾中指出,在沒有權力、地位低的職位上,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相反,如果擁有權力和權力伴隨的控制力,壽命也會增加,因此主張我們應該積極努力爭取權力。雖然這個觀點不能說是錯的,但也不能全盤接受,需要慎重對待。

即使不考慮健康問題,所有上班族最關注的依然是晉升。在部分專業工種中,晉升的意義多少有些褪色,但普通上班族幾乎都是以晉升為目標工作。當然,這一點無可厚非。

因為晉升是對自己總體評價的結果,也是上班族的夢想。

你是剛進公司的新鮮人,幾年後才會遇到晉升問題,現在對你說這些可能為時過早,但這是上班族最重要、最關注的問題,我覺得你應該瞭解一下。

業績優先

我在這裡所說的「晉升」,是以我自己的公務員經驗為基礎,談論的是中央部門的局長(級)或是普通公司的常務(級)以下的晉升。晉升到這之上職級,不論是公務員組織還是公司,影響因素都太複雜,超出了我可以歸納整理的範圍,因此就不討論。

那麼,怎樣才能晉升呢?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晉升的基本方式是以勤奮、誠實、自我啟發為基礎,對組織業務有貢獻。勵志大師吉格‧金克拉(Zig Ziglar)是這樣說的:

首先,每天提前十五分鐘上班。提前十五分鐘上班,可以幫助你順利開始這一天。你提前上班,老闆都看在眼裡。提前上班比加班到很晚更有效果。其次,把所有業務都當成關乎晉升的重要事情認真處理。當然,並不是所有業務都與晉升直接相關。但是,一項一項業績累積起來,其效果不可忽視。當你盡最大努力工作時,就會得到正面評價,這是優秀的安全裝置,也是晉升保險。」

廣告人大衛‧奧格威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若你喜歡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種玫瑰、和孩子共享天倫上,我會對你抱有好感,但你就不應該抱怨晉升太慢。

英國評論家、歷史學家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說:「專注於當下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成功的祕訣。」卡莉‧費奧莉娜(Carly Fiorina)就屬於這種情況。她從最底層的祕書做起,最終當上了惠普的執行長,並且於一九九八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商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費奧莉娜是這樣說的:

「我最初的工作是坐在辦公室前面接待客人、接電話、整理文件、打字。我盡力把這份工作做好,每天早出晚歸。我當時只想儘快熟悉業務,沒想過以後會怎麼樣。

「我並不覺得這份工作沒有意義。能有這個機會我已經很感恩了。對我來說,學習新東西非常有趣。我急於向上司證明他選對了人。同時,我看到了業務賣出東西的時候有多麼興奮,人們想開展事業的時候多麼有獻身精神。從中我學到了一點,我以什麼態度接電話,這雖然是簡單的小事,但它同時是客戶評價我們公司的重要標準。」

我基本上也贊同他們的意見。我在第三章〈上司也渴望被稱讚〉中提到過,在公司裡,包括晉升在內對你行使最大影響力的人就是你的上司,得到他的認可最重要。為了得到認可,你必須勤奮認真地工作,做好業績輔助上司。如果還能做到有創意、有創新那就更好了。上司的認可是晉升的基礎。記住,從你開始做事的瞬間,上司就已經開始給你打分數了。完全不必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晉升的機會。我可以保證,工作期間每個人都有幾次晉升的機會。

要想得到認可,首先要努力工作,盡自己所能減少上司的辛苦和負擔。這是晉升祕訣中的祕訣。換句話說,獲得上司的信任、在上司心中留下好印象、透過積極有創意性的工作獲得成果是晉升的捷徑。

要想做到這些,首先要搞清楚上司關注什麼。對此,傑佛瑞‧菲佛在《Power!:面對權力叢林,你要會耍善良心機》中給出了非常現實的建議:
  
「大部分人都以為自己知道上司關注什麼。但是,既然大家都不會讀心術,猜錯的機率很高。搞清楚上司認為最重要的要素、隔一段時間直接問他們對你做的事情有什麼看法,這樣做比盲目的猜測更有效果。」

晉升也需要運氣

聽了前面的說明,你或許會想「既然晉升都是上司決定的,那我只要默默工作就行了吧」,然而,世上的事情沒有這麼單純。只要有業績,上司自然就會賞識你、讓你升職,這種想法太天真了。除了個人業績之外,自己在公司內的評價、競爭對手、組織所處的狀況(公司是繁榮還是蕭條)、個人關係等要素都綜合影響著晉升。另外,「運氣」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多時候我們會把無法合理解釋的情況說成是靠「運氣」,不是嗎?

這裡就有一個運氣不佳的事例。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艾森豪當了十六年(一九二○至一九三六)的少校。這不是因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為美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急速擴張,後來又再次縮減規模,當時艾森豪晉升到中校所需的服務時間不夠。

我從一九八一年四月以事務官的身分開始公務員生涯,直到一九九四年五月才晉升到書記官,晉升一級足足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因為當時人事任命嚴重稽滯,同期和我都是相同的處境,所以也不能怪任何人,只能說運氣不好。

在各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狀況下,如果你很在意未來的晉升,就應該嚴密地管理自己的行為。我不是讓你故意在上司面前表現,做一點小事就邀功。我的意思是,你需要適當地做一些體現自己存在感的行為。只顧著埋頭默默做事,別人不會知道你做了什麼。

所以,平時最好「高調」做事。有一種方法可以不張揚地彰顯自己的存在感,那就是在業務說明會、研討會、演講等公司舉行各種活動時儘量坐在前排。通常開各種會時,前面兩、三排的座位總是空著。因為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主管坐的位置,都不願意過去坐。就像上課的時候坐在前面聽課的集中度更高一樣,在公司內部活動中坐在前面也有優點:讓上司注意到自己,並且有機會和上司交流。

另外,如果上司請吃飯,即使取消其他的約會也要參加。當然,如果已經跟更上級有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與坐前排有同樣的效果。不要找「和上司吃飯會消化不良」的蹩腳藉口故意避開。一頓飯吃得不好,並不會影響健康。被看到才會被記住,被記住才會被選擇。這是世界運轉的法則。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金華東

畢業於嶺南大學法學院,畢業當年通過了行政考試,先後在遞信部、經濟企劃院、財政經濟院、企劃預算處、總統秘書室、企劃財政部等政府機構工作三十二年。最初的十五年是基層公務員,後來十年擔任中層管理職位,最後幾年更順利晉升到部門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次長,擔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常任委員。退休後,擔任韓國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特聘委員,現為高麗大學技術管理研究所的專任教授。曾獲得總統表彰和勤政獎章,著有《韓國的監管改革》(日文)、《日本的新企業年金制度》。
金華東也是當今時代的「典型老爸」,在職場上努力奮鬥,對女兒們的教育問題,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當「觀眾」。等到兩個女兒邁入了職場生活,他覺得自己至少在社會生活方面能幫助女兒,於是偶爾在餐桌上提一些建議,或者給女兒寫信,向她們傳授適應社會的祕訣。也因此,他出於給女兒留下最實際遺產的想法,開始寫這本書。本書凝聚了實務精髓與生活態度,把這些智慧與經驗與所有讀者共享,這是他認為身為職場過來人應盡的義務。

出版:大田出版

書名:實用一輩子的工作術:職場前輩不會教你的18個工作技巧
 

延伸閱讀

台積電法說》電價上漲壓力,魏哲家:將找客戶分擔「不排除漲價」!半導體展望、資本支出、AI需求一次看

2024-04-18

台積電下修全年半導體市場展望!SoIC將問世、CoWoS供不應求…預期AI營收貢獻5年內突破20%

2024-04-18

台股爆殺1000點!台積電法說不如預期、以色列傳炸伊朗核設施…半導體股殺聲隆隆「慎防多殺多」

2024-04-19

台股暴跌逾千點,這就是螺旋式下殺的威力!台積電(2330)法說不如預期,全村希望怎麼了?

2024-04-19

獲利好、前景佳,但6個因素讓台積電股價重挫 投資人該如何判斷跌深反彈波?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