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國品獎金字招牌持續進化升級 引領企業再造三十年品質榮景

國品獎金字招牌持續進化升級 引領企業再造三十年品質榮景

廣告企劃

國家品質獎

2019-01-19 13:49

自一九九〇年起,國家品質獎已歷經多次修訂,近年隨著產業典範轉移之勢──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已由過去僅以產品/技術品質為核心的「效率」驅動,轉變為以顧客為核心的「創新」驅動;不僅重視產品品質是否卓越,更強調是否具備創新營運模式。為此,國家品質獎特別在二〇一六年重塑獎項機制,包括分級設獎、增設功能性獎項、增加獎額、分業評審等,種種制度精進,皆使獎項更臻完備,符合時代潮流。

 

  「品質就是持續不斷的改善」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目標,為了讓臺灣企業展現出高品質的雍容氣度,民國七十九年,臺灣催生出足以代表我國經營品質管理最高榮譽的國家品質獎,究其設立宗旨,除了獎勵具卓越經營績效的本國企業(含製造業及服務業)、團體及個人,藉以樹立標竿典範外,也希望經由此獎項,提升國內整體經管品質水準,引領產業持續創新,追求卓越,進而強化整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時光飛逝,國品獎創立至今,已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同樣的,當初因應產業趨勢變化、精心設計的八大構面,包含領導與經營理念、策略管理、研發與創新、顧客與市場發展、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資訊運用策略與管理、流程管理以及經營績效等,也一直在與時俱進中,台灣企業早期均致力提升生產力及產品品質,但隨著品質活動推動影響,產業界的品質思維亦與時俱進,轉變以「創新品質」活化企業生命,以追求「卓越經營品質」力拚經營成效,品質目標已從以「產品品質、管理品質」為重心,提升到以「經營品質、卓越經營」為重心,邁向全面品質管理,達成全面顧客滿意的境界。而品質定義也跟進從最基本的品檢(QI)走向全面品質管理(TQM),就連對品質的理念也在不斷地精進中,比如,「所謂好的領導,指的不是把事情做對,而是只做對的事」、「扣緊終端客戶的需求來制定策略,就是要比客戶要的再多一點」。

 

  靠著從客戶角度去發現,國品獎帶領著國內企業一步一腳印地去強化領導與經營理念、策略管理、研發與創新、顧客與市場發展、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資訊運用策略與管理、流程管理以及經營績效,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以及創造永續的經營驅動力。一路見證國品獎成長軌跡,身兼國品獎工作小組召集人的工業局局長呂正華笑說,最初國品獎僅限製造業申請,民國八十四年起申請行業增列非製造業,包括資訊服務業、建築工程業、土木工程業、倉儲業、零售業、運輸業及旅館業等七行業申請,到了民國八十九年則全面開放服務業參與競逐,本屆國品獎更決定從設獎精神、主獎分級、增設功能性獎項、增加獎額、分業評審等五個面向,全面性地重塑獎項機制,鼓勵更多企業與機構團體參獎。

 

 

十項全能和專業項目冠軍 同樣值得鼓勵

 

  很多人很好奇,已經推行了二十四屆的國品獎為何要在二十五屆大變身?呂正華打了個很貼切的比方,他說,「十項全能固然很好,但只專精專業項目的冠軍也同樣值得鼓勵,就好比奧斯卡金像獎、金馬獎一樣,除了會頒發最佳男女主角外,同樣也會設置最佳音效剪輯獎等功能別獎項」。

 

  呂正華強調,國品獎的核心價值在於全面品質管理(TQM),但實際運作架構採行的卻是「卓越經營模式」(BE Model);為了凸顯「全面品質管理」的真意,確有必要參酌歐洲品質管理基金會(European Found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EFQM)卓越獎(EFQM Excellence Award, EEA)的分級做法,在既有獎項中分設「卓越經營獎」及「績優經營獎」,藉以改善獎項只頒給最優異者、可能造成的遺珠之憾,改革後的國品獎採行分業評審的方式,讓同類型的參選者在同樣的標準做比較,在上述二個獎項之外,增設了製造品質、服務品質、經營技術、地方經營、永續發展及產業支援等六類功能別的典範獎,就是希望臺灣未來在各個關鍵領域,都可以找到引領產業前進的典範。國家品質獎在本屆最大的改變,除獎額由原先的八名增加到四十名,呂正華笑說,更重要的是打破過去零和一的賽局機制,不再只有頂尖企業、組織或個人有機會摘冠,就連其他領域的優秀業者,也可望獲得國品獎的肯定,攜同其他企業,一起朝卓越經營的巔峰加速邁進。歷經二十四屆的洗禮,現國家品質獎共計有一二六個企業、團體及個人獲獎,參照這些獲獎企業,就等同於看到臺灣產業發展史的縮影。

 

多樣化產業型態帶動獎項變革

 

  得獎企業除了透過國品獎的典範學習和標竿學習自我精進外,呂正華透露,經由國品獎的媒合,國品獎的得獎者還自主性地組成卓越經營協會,每兩年推舉出新會長、帶領大家做標竿學習外,期間也曾多次找來得獎企業,做心得分享,也曾率眾遠赴日本取經,進一步了解日本追求品質的精神。不單只工業局感受到國品獎改變的必要性,就連身兼國家品質獎評審小組召集人的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也覺察到舊有國品獎設計的不足,她相信國品獎之所以要改變,可能源自於考慮舊制過於聚焦於少數明星的展現,卻忽略了鼓勵大家同步前進的原意,此外,面對多樣化的產業型態,不同產業對「卓越」的定義各異,若只採用單一標準、單一架構去評比,可能會顧此失彼,結果只彰顯了少數的企業,反倒遲緩了大家進步的速度。

 

從小q到大Q追求更完美的品質

 

  儘管蘇慧貞校長覺得國品獎還是有進化的必要,但對國品獎對國內企業的貢獻,她是給予肯定,她說,國品獎確實為國內企業帶來本質上的改變,不光只是「標竿學習」而已,更重要的是對「什麼是品質」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觀,簡單來說,就是在國品獎的洗禮後,企業已經從只專注於品管技術手法的小q,轉向以企業(或組織)整體為思考對象的大Q。

 

  蘇慧貞校長強調,以往大家都習於從產品的管理端來看品質,認為只要品質管理好,顧客就會滿意,但現在光產品好還不夠,就好比學校好不好,別人看的不光是師資優不優,設備好不好,而是畢業生的表現好不好。同樣的企業亦然,也必須將顧客端的接受度納入考量,透過此檢視,來做企業創新或產品研發,做到符合顧客需求的品質,才是真正的全面品質管理。不單只企業對品質的定義要重新打造,同樣的,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國品獎也到了進行階段性檢視的時候,蘇慧貞指出,「國品獎在彰顯好企業之餘,也要注意到如何透過頒獎來刺激企業轉型、並帶動成長的躍升,或許這也是國品獎未來可望成長的空間」。一路看著國品獎轉型的呂正華,也對國品獎未來改變滿懷期待,他說,希望可以用「量變」來帶動企業間良性競爭的「質變」,期盼藉由更多的鼓勵,讓國品獎的形象再向上提升,讓更有品質的國品獎帶領國內企業,繼續在品質的道路上,持續創新精進。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延伸閱讀

中華電、大成、台肥...主力最愛的「股票田僑仔」資產概念股該怎麼買?張真卿:1情形千萬別進場

2022-11-23

判斷「主力股」要看成交量!法人圈打滾超過25年交易員「等他們囤夠所需股數時,股價就會飆漲」

2024-03-27

股票下跌幾%該停損賣出?年成交量3千億、光繳稅就2億...台股當沖之王巨人傑揭「停損唯一標準」

2024-04-08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光繳稅就6400萬!八年級低薪宅宅每天盯盤17小時,翻成交量5千億當沖股神:我不怕賠錢,只怕自己無法突破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