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讓我們開始談戀愛吧!P.104

讓我們開始談戀愛吧!P.104

國內最近大吹合併流行風,一路從企業、銀行,吹到大學。同樣具有歷史、學術口碑的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最近成為這股合併流行風的熱門焦點。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與交大校長張俊彥,都以「結婚」來形容兩校的合併,形容雖然雙方很早就彼此認識,卻缺乏深交,既然有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以及教育部長楊朝祥做媒,兩位校長異口同聲的說:「讓我們開始談戀愛吧!」


大學合併有先例 嘉義大學是一例

國外大學不乏合併的成功案例,在國內則十分少見,除了古早以前的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就屬目前正在進行的嘉義大學,這所新的綜合大學最快在明年二月間誕生,八十九學年度正式以「嘉義大學」對外招生,它是由嘉義技術學院與嘉義師範學院兩所學校合併而成。

教育部高教司官員說,教育部鼓勵大學合併,因為合併有利於資源整合,不僅科系互補,課程與教授的交流也對學校有很大的助益,鼓勵的方式是看合併計畫書內容,給予經費與員額的優先補助。

但說到清華與交大的合併可就非同小可,兩所都是歷史悠久的大學,交大創於清光緒二十二年、也就是一八九六年,迄今已經一百零三歲;清華也可溯至民國前一年,快九十歲了;清華與交大在新竹復校,也各有五十五年與四十一年的時間,所以兩校校風鮮明,還有許許多多事業有成的校友;同樣在國內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在國外也享有知名度;比鄰而居卻競爭激烈,梅竹賽中拚得你死我活就是具體而微的展現。雖然兩校高唱「清華交大好兄弟,你輸我贏沒關係」,關鍵字若變成「我輸你贏」可就大有關係。

教育部長楊朝祥走馬上任前一天,也就是六月十四日,拜訪李遠哲交換教育改革意見時,李遠哲不忘再提兩校合併事宜,希望教育部能夠有比較積極與鼓勵的做法。兩位校長都說,關於清華與交大的合併,去年間就聽過李遠哲提起,只是點一下,並沒有仔細討論,或許這次可以認真研究研究。


李遠哲積極撮合兩校合併


張俊彥說,李遠哲回國服務當然是希望把台灣做得更好,不論是科技、高等教育,甚至是政治,談到高等教育部分,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台灣出現一所國際級的一流大學,而交大與清大已經具有國際級一流大學的架式,如果好好加強,或許三、五年就會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如果不加把勁,可能十年一過,也達不到一流大學的目標。

既然話題形成,劉炯朗靈機一動,邀請李遠哲、楊朝祥、張俊彥在六月二十二日共聚一堂,為兩校合併舉行一個小型高峰會。劉炯朗說,雖然邀約時間倉卒,但是大家都願意出席,尤其是楊部長放下教育部的例行部務會議趕來新竹與會,可見得都有心促成兩校合併,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由於小型高峰會已經過了本刊的截稿時間,本刊特別在會前訪問劉炯朗、張俊彥兩位校長,請他們就兩校合併可能產生的困難、效益以及採取的做法,給讀者一個清楚的意見,也藉此了解台灣高等學府與國際級一流大學的差距。


二合一 也可能三合一


兩位校長在接受訪問時,都不願意對兩校合併表示任何定見,反而更強調討論的過程就是一項收穫,就像是男女朋友交往,最後不一定結婚,但對自己都是一種成長。不僅校內做討論,也歡迎校外的意見加入,深刻了解自己與對方的優、缺點,或許最後結論會出乎意料。劉炯朗說:「不一定是二合一,也可能會是三合一啊!」

以下就是專訪內容(劉炯朗簡稱劉,張俊彥簡稱張):

問:校長對兩校合併的態度是什麼?

劉:我一直抱著開放的態度,清華與交大是門當戶對,也有互相加強的效果,目前已經是兩小無猜,進一步結婚只是一種可能,清華其實缺的是藝術學院、醫學院與教育學院,有沒有可能合併這些學校或學院呢?做學術的人,會先問:「為什麼不?」不論是我個人或是學校師生都沒有非常固定的成見。當別人提出一個觀念,先想對清華或交大有何好處、缺點或困難?如果不合併又如何可以學到合併後的好處?現在必須坐下來仔細思考,而不是憑直覺。不過學校合併與公司或政黨合併不太相同,不僅是兩家學校好,也是為學術好、為國家好。雖然清華辦得好,交大也辦得好,當旁人說這兩位單身貴族很配,當家長的也不會讓兩人馬上成親。而是先談談戀愛、交交朋友。

張:兩校合併很好啊,可以互通有無,也非常互補,不過兩個學校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不同風格、方向,也有一些想法,會有認同與心態上的問題。關於合併,可以讓關心教育的民眾、媒體、企業界、研究機構一起參與討論,因為高等教育的資源是屬於國家的、成果是屬於大家的,而且說不定可以釐出一些有意思的方向,說不定可以兩校先自我加強,未來適當時機再合併。



台灣的大學太多了

問:合併會有哪些好處?

劉:起碼資源可以節省下來,尤其圖書館的期刊與圖書不必重複,許多設備、儀器也不需要兩套,最可貴的是教授人數的增加,教授的質與量是一流大學所不可或缺的要件,目前台灣的大學系所受限於教育部的員額編制,與國外一流大學有明顯的差距,以電機系為例,清華只有二、三十位教授做教學與研究工作,國外則動輒六、七十位。

張:光合併沒有用,還需要資源的介入,將學術團隊建立起來才有意義。學術團隊建立以前,必先有一段文化融合的過程。如果合併共識建立得好,三、五年會有結果。現在大學有近五十所,實在也太多了一點,差不多十五、二十所就夠了,要那麼多校長做什麼?如果學校合併,起碼行政單位的效率會提高、節省資源。

問:不合併難道就無法成為國際級的一流大學嗎?

劉:以現有的資源是有限制。

張:不合併還是有機會,因為台灣有幾家大學的體質不錯,但是經費與人才是關鍵,人才也與經費有關,如果經費提高更可以吸引好的人才加入。以交大為例,一年的經費只有美國柏克萊大學的十分之一,哈佛又是柏克來的三倍。雖然交大學生人數只是柏克萊的三分之一,但經費也不應該有如此懸殊。無法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好。



先談戀愛再說


問:合併會有哪些缺點或困難?

劉:可能不和諧,原來兩所學校在國外已有知名度,而且是兩塊代表品質的金字招牌,一旦合併,有了新名字,國際間的學術地位如何維持。每個學校都有很長的傳統,合併是否意味著放棄原來的傳統,這個部分校友會有話要講。再者,建築物如何搬在一起,每個系、所都有自己的升等、評鑑與期望,雖然各系、所很相似,合併後如何融合也是大問題。平常系、所合併、或院與院的合併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兩個有歷史的大學校。現在兩家的生活都過得很好,所以會有惰性,有人說結婚會更好,但是也可能會打架。

張:最大問題是沒有共識很難合併,就像婚姻,所以先談戀愛再談結婚。

問:目前的環境有給學校進行合併的機制與鼓勵嗎?

劉:這種事需要互動,自己先思考、表達意見與需求,如果在學術理念上正確,又有非常好的計畫,教育部會相當支持,如果教育部給我們很大的支持,對這件事會有很大的影響。
張:我們需要教育部的助力,李遠哲院長也希望建立獎懲機制,透過交大與清華的合併案,建立起大學合併的機制。



重視學生意見

問:如何進行合併案的討論?

劉:先讓教授們坐下來談,如果比較正式的話,可以成立一個委員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成熟一點,可以成立兩校的委員會。這種討論不一定會有結果,就像男女約會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張:大家一起來討論,可以有各種管道、公聽會,校內、校外的意見都可以交流,不論合不合至少可以充分討論,一定要先凝聚共識才能推動。

問:學生的意見會受到重視嗎?

劉:一定會,而且一旦有委員會成立,學生一定會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張: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他們的意見一定會納入,有些學生就會說,現在很好啊!為什麼要合併?

問:校內的意見是什麼?

劉:還沒有定見。

張:一般而言是中性的,但是校友不是很支持,校友的感情也必須尊重。

問:目前兩校的交流情形如何?

劉:學生可以跨校選課、教授也可以合作研究計畫,由於兩校的系、所很類似,所以跨校選
課的學生並不多。

張:早期還滿多交流,電腦相互支援、共同舉行研討會,現在可能是人越來越多,反而比較隔閡。

問:從學校的立場,主觀上最希望與誰合併?

劉:加強有加強的效果,但是互補有互補的好處,短期來看,清華無法建立起藝術學院、醫學院與教育學院,如果能夠與這些學校或學院合併也非常不錯。所以,經過研究、討論之後,不一定是二合一,也有可能是三合一啊。

兩位校長結束專訪前,共同意見就是,讓我們開始戀愛吧!

延伸閱讀

台積電每年招募8000人 「但也有兩三千人離職!」 如何看待生科所九成畢業生都跑去台積上班?侯永清這麼說

2024-04-10

「幫兒子還房貸」竟被課稅?專家列「3大常見情況」會追討贈與稅:抓到再多罰1倍罰鍰

2023-10-05

台南「康樂街牛肉湯」這次真的停業!2年前拿必比登「得開發票」曾想頂讓,女兒不捨接手為何要收掉?

2024-04-12

「00919親妹妹」00946申購這天起跑、10元能買?他列5優點:入手安心坐收價差和股息

2024-04-12

黃子佼連BBC都報導了,張小燕的態度是?她秀公司官網+董事名單:立場很清楚了「已把自己搭進去」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