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爸媽看待孩子的方式,也會讓孩子對自己貼標籤

爸媽看待孩子的方式,也會讓孩子對自己貼標籤

2015-03-02 11:12

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某種理由已被定型為一種角色,難道表示他一輩子都是這樣了嗎?

解放被定型的孩子
爸媽看待孩子的方式,不但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影響到他的行為。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某種理由已被定型為一種角色,難道表示他一輩子都是這樣了嗎?

我記得當我的兒子大衛出生那時,過了五秒,他還是沒有自己呼吸,我非常害怕。護士拍打他的背部,沒有反應,當下氣氛是極度緊張,護士說:「他是個固執的孩子,」而大衛還是沒有反應。過了一會兒,他總算哭出新生兒尖銳的聲音,當下我的心情無法言喻。那天後來我發現自己一直在想:「他真的固執嗎?」但當我把大衛從醫院帶回家時,我已經不把護士的評語放在心上了,那真是一個荒謬女人的可笑想法。竟給一個出生不到半分鐘的嬰兒貼上標籤!

然而,接下來幾年內,當我不管如何拍或搖大衛都無法讓他停止哭泣、當他不肯嘗試新食物、當他拒絕午睡、當他遲疑是否要上去娃娃車、當他天氣寒冷卻不願意穿毛衣,那些時候都不禁會令我想起:「她是對的,他很固執。」所有我修過的心理學課程皆警告心理暗示的危險性,我應該很清楚,如果把一個孩子貼上學習緩慢的標籤,他就會認為自己是個緩慢的學習者;如果認為一個孩子是調皮的,他很有可能就會讓你看到他可以多調皮。應該要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對孩子貼標籤,我完全同意,但我就是無法阻止自己去想大衛是個「固執的孩子」。

唯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我知道並不只有我是如此,我常聽到爸媽們說:
「我家老大是個問題孩子;老么很會逗人開心。」
「巴比天生就是個惡霸。」
「比利是個容易受影響的孩子,任何人都可以占他便宜。」
「麥克是家裡的律師,每件事情他都有答案。」
「我不知道還可以餵茱莉吃什麼,她是個挑食的孩子。」
「買任何東西給瑞奇都是浪費錢,他會摧毀所有在他手上的物品,這個孩子只知道破壞。」

我常常會猜想這些孩子是如何開始被貼上標籤的呢?現在,多年來聽了許多家庭所發生的故事,我明白孩子被設定為某個角色都源於不經意發生的事情。例如:

某個早上,瑪莉對哥哥說:「給我我的眼鏡。」
哥哥回她:「自己去拿,不要這麼霸道。」
稍後她告訴媽媽:「幫我梳頭髮,要確定有把頭髮梳開喔!」媽媽:「瑪莉,妳又這麼霸道了。」
後來,她跟爸爸說:「現在不准說話,我在看電視。」爸爸:「聽起來妳像個大老闆一樣!」

然後,一點一點累積起來,被貼上標籤的孩子開始扮演她的角色,畢竟,如果每個人都說瑪莉霸道,那她就必須表現出這種行為。

你可能在想:「是否可以心裡認為孩子很霸道,但不這麼說她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爸媽心裡對孩子的想法,有沒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呢?為了要更明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讓我們來做個實驗。當你讀到下面三個場景時,想像你是場景中的孩子。

場景一
你大概是八歲左右,某個傍晚你走進客廳,看到爸媽正在拼一幅巨大的拼圖,你馬上問他們可不可以一起玩。

媽媽說:「你功課做完了嗎?內容都能理解嗎?」
你說:「做完了。」然後又問了一次是否可以一起玩拼圖。
媽媽說:「你確定了解所有功課了嗎?」
爸爸說:「晚一點我再陪你一起把數學作業檢查一遍。」

你再次詢問拼圖的事。
爸爸說:「仔細看我和媽媽是如何拼拼圖的,然後我們再看看可不可以讓你拼一片。」

當你要放進一片拼圖的時候,媽媽說:「親愛的,不是那塊,難道你沒有注意到那片有一邊是平平的嗎?你怎麼可能把一邊是平的拼圖放入中間!」她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你的爸媽是如何看待你的?他們對你的看法讓你感覺如何?
                       
場景二
相同的場景,你進入客廳,發現爸媽們正在拼拼圖,你要求要加入他們。
媽媽說:「你沒有其他事可以做嗎?為什麼不去看電視?」
你突然看到一片拼圖是完成圖中的煙囪,你伸手去拿。

媽媽說:「小心!你會毀了我們的成果。」
爸爸說:「我們難道不能有一段平靜的時光嗎?」
你說:「拜託,只要讓我拼這片就好!」
爸爸說:「你不肯放棄,是吧?」
媽媽說:「好吧,就一片!」她看向爸爸,搖了搖頭並翻了個白眼。

你的爸媽是如何看待你的?他們對你的看法讓你感覺如何?

場景三

相同場景,你看到爸媽在拼拼圖後,你走近一點去看。
你問:「我可以幫忙嗎?」

媽媽點頭並說:「當然可以,如果你想。」
爸爸說:「搬張椅子過來。」
你看到一片拼圖,你非常確定那是雲的一部分,所以把它拼入一個空格,但是並不是那片。

媽媽說:「你幾乎找到了!」
爸爸說:「有一邊是平的拼圖通常是在四邊。」

你的爸媽繼續拼拼圖,你仔細觀察了這個圖片一段時間,最後,你找到適合自己手上這片拼圖的空格。
你說:「你們看,我找到了!」
媽媽微笑。
爸爸說:「你真的有堅持到底喔!」

你的爸媽是如何看待你的?他們對你的看法讓你感覺如何?

對於你是多麼容易獲得爸媽如何看待自己的訊息,有沒有感到很驚訝?有時候,只需要幾個字、一個眼神、或者聲音的語調,就可以讓你知道你「緩慢且愚笨」、「惹人討厭」或者「是一個討人喜歡且有能力」的人。

你的爸媽對你的看法如何,通常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被你察覺。把這幾秒鐘與一天當中爸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相乘,你就可以明白爸媽對孩子的看法,對一個小孩來說有多大的影響力。不僅僅是他們對自己的感覺會受到影響,他們的行為也是。

當你做這個練習的時候,你的爸媽認為你是「遲鈍的」,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自信開始流失呢?你會企圖要自己拼更多的拼圖嗎?你是否感到挫折,因為你沒辦法拼得像你周遭的人一樣快呢?你有沒有對自己說:「為什麼還要試呢?」

當你被視為一個「討厭的人」,你是否感到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利,避免被排擠呢?你有沒有感到被拒絕和挫敗呢?或者你有沒有感到生氣、想要弄亂拼圖,藉此來報復他們呢?

當你被視為一個本質上是討人喜歡且有能力的人,你是否覺得自己可以表現出討人喜歡和有能力的樣子呢?這時倘若你犯了一點錯誤,你會傾向放棄還是會告訴自己再試一次呢?

無論你的反應為何,似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爸媽看待孩子的方式,不但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但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某種理由被定型為一種角色,難道就表示他一生都必須扮演這個角色了嗎?他會被限制在那個角色,還是他可以自由轉換成他有能力扮演的角色?

解放被定型的孩子六大技巧
1.找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新的一面。
2.讓孩子接觸到一些他們可以用不同方式看待自己的情境。
3.讓孩子無意間聽到從你口中說出他們好的一面。
4.示範你希望看到的行為。
5.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成為他們的記憶寶庫。
6.當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是根據以往的標籤,對孩子陳述你的感覺,或者再加上你對他的期望。


幫助孩子用不同方式去看待自己,這個做法對你來說是否困難?我覺得對爸媽而言,沒有比這更困難的要求了。若孩子長期表現出某種行為模式,我們需要很強的自制力才能不大吼「你看你,又來了!」且因而增強孩子的負面行為。這需要花時間,慎重擬定一個作戰計畫,才能把孩子從原本扮演的角色中釋放出來。
 
 
 
 
 
〈圖片來源: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 /高寶書版〉
 
練習
1.我的孩子有沒有被設定為某個角色,無論是在家、在學校、跟朋友或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這個角色是什麼?
2.這個角色有無任何正向的優點?(例如:搗蛋鬼可能代表有趣;愛做白日夢表示富有想像力)
3.你希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例如:有能力負起責任;有能力規畫工作等等)

藉由回答這些困難的問題,你已經完成了準備工作,真正的挑戰還在前方。根據你在上一頁的回答,看看下列的技巧,寫下你在實際運用每個技巧時可能會說的話。

1.找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新的一面:
2.讓孩子接觸到一些他們可以用不同方式看待自己的情境:
3.讓孩子無意間聽到從你口中說出他們好的一面:
4.示範你希望看到的行為:
5.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成為他們的記憶寶庫:
6.當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是根據以往的標籤,陳述你的感覺,或是你的期望:
7.有沒有想到其他可能有效的技巧?

你剛剛完成的練習是我自己許多年前做過的。我當時為什麼要回答這些問題呢?有一天,我去大衛的童軍活動地點接他,童軍團長暗示我到隔壁的房間聊聊,他的表情是嚴厲的。

我緊張地問:「發生什麼事了嗎?」
「我希望跟你談談大衛的事,我們有一點小小的麻煩。」
「麻煩?」
「大衛拒絕遵從指示。」
「我不是很明白,遵從什麼指示?你是指他現在正在從事的計畫嗎?」

他試著露出有耐心的笑容,「我指的是我們今年開始進行的所有計畫,當你的兒子腦中有自己想法的時候,你無法改變他。他有自己做事情的一套方法,而且他也聽不進任何道理。坦白說,其他男孩開始有一點忍無可忍了,他浪費了許多團體的時間……他在家也是這麼固執嗎?」

我不記得自己如何回應團長,我含糊地說了一些事情,然後就叫大衛上車,快速離開。大衛一路上都很安靜,我把收音機打開,心裡很感激不用說話,因為我的胃已經揪成一團。

我感覺大衛最後還是被「看穿了」,多年來,我一直假裝他只是在家裡和我、和他爸爸、和他的兄弟姊妹在一起時有一點點固執,但是現在已經無法隱藏這個事實了。外面的世界已經證實了我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真相,大衛是個死板、頑固、無法變通的孩子。

我花了好幾個小時才有辦法入睡,我躺在床上責怪大衛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責備自己不斷叫他「頑固的人」或「固執的公牛」。直到隔天早上,我才能用客觀的方式去看待我的兒子,並且開始思考該如何幫助大衛。

我非常確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我不能跟隨著大家的觀點,把大衛更加限制在這個角色中。

我的責任是找出以及肯定他的優點(如果我不做,誰會做呢?)。好的,所以他是「意志堅強」和「有決心的」,但是他也要能夠敞開心胸和接受變通,這就是需要被加強的部分。

以下是我想出來的結果:
1.找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新的一面:「大衛,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去奶奶家,即使你真的很想留在家裡和朋友一起玩,這就是你的付出。」

2.讓孩子接觸到一些他們可以用不同方式看待自己的情境:「這個家中的每個成員似乎都想去不同的餐廳,大衛,也許你能想出一個辦法來打破這個僵局。」

3.讓孩子無意間聽到從你口中說出他們好的一面:「爸,大衛和我今天早上一起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他不想穿靴子,而我不希望他到學校後雙腳是濕的。最後,他想到可以穿舊運動鞋去學校,然後帶一雙乾襪子和他的新運動鞋到學校再換!」

4.示範你希望看到的行為:「我非常失望!我今晚已經打算要看電影了,但是爸爸提醒我,我們之前就說好要去一場籃球比賽……沒關係,我想我可以下週再看電影。」

5.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成為他們的記憶寶庫:「我記得第一次你拒絕參加男童軍營時的強烈情緒反應,但是當你開始考慮、閱讀相關資料、並且和其他有參加過的孩子聊過以後,你最後決定要親自去參加看看。」

6.當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是根據以往的標籤,陳述你的感覺,或是你的期望:「大衛,參加婚禮的時候,穿著舊牛仔褲似乎給人不尊重的印象。對他們來說,你好像是在表達:『這場婚禮並不重要!』所以就算你討厭穿西裝和打領帶,我還是希望你可以穿著適當的服飾。」

7.其他可能有幫助的任何技巧:更包容大衛的負面感覺、給他更多選擇、進行解決問題的步驟。

就是這個練習改變了我對待大衛的方式,使我可以對他另眼相看,然後開始對待他就像我才剛認識他一樣。並不可能一個晚上就發生戲劇性的改變;有時候會進行得很順利,我愈肯定大衛可以變通的能力,他似乎就愈能變通;當然有時候情況仍然很糟,我的怒氣和挫敗感會把我帶回原點,然後我會發現自己又開始和他對罵起來。

但是長遠來看,我並沒有氣餒,我堅持自己的新態度,因為這種「意志堅強」的兒子,一定也有個可以匹敵的「意志堅強」的母親。

這個小男孩現在已經長大了,最近才剛發生了一件事,當他不講道理時(這是我的觀點),我變得很生氣,然後忘了控制自己,指責他是「愚蠢的」。

他似乎被嚇到了,並且安靜了一段時間。
「這是妳對我的看法嗎?」他問。
「嗯……我……我……」我感到困窘而結結巴巴。
「媽,沒關係啦!」他溫和地說。「謝謝妳,這樣我對自己又有了另一種看法。」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安戴爾‧法伯(Adele Faber)、依蓮‧馬茲麗許(Elaine Mazlish)
安戴爾‧法伯和依蓮‧馬茲麗許,兩位都是探討親子之間溝通技巧的國際知名專家,深獲許多父母的熱情支持,以及專業人士的肯定。
她們的多本著作如《Liberated Parents, Liberated Children》、《Siblings Without Rivalry》、《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等,除了曾分別獲得獎項肯定之外,亦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第一名,而本書更已銷售超過400萬本,並授權30多種語言版本。兩位作者所帶領的工作坊團體和相關影片,造福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家長及教師們,讓他們用來改善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兩位作者曾向已故的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Haim Ginott)博士學習,並曾擔任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in New York)教師和長島大學家庭生活協會(Family Life Institute of Long Island University)的成員。除了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巡迴演講,也曾受邀至「歐普拉」(Oprah)和「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等知名電視節目上進行分享。目前皆定居於紐約長島,兩位都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

出版:高寶書版

書名: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

延伸閱讀

「酷課雲」大當機!17LIVE推線上直播教學 建中師也愛用

2021-05-19

直播帶貨拉開後電商時代序幕

2020-05-27

直播主遭罰58億 「比范冰冰慘」 牽連阿里股價破底 帶貨女王逃稅被鍘 中國辣手再擊電商界

2021-12-29

月薪3萬牙醫助理翻身「直播帶貨王」!靠4款手機殼出道、素顏賣美妝...Miya人妻妹紙「年撈千萬」致富秘訣

2023-12-07

接手17LIVE、成立《壹蘋》!潘杰賢「我不是做媒體而是變現新經濟」:打破框架「走出去」更賺錢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