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學生才是主角 鼓勵提問,就能激發思考力

學生才是主角 鼓勵提問,就能激發思考力

陳柏樺

教育

攝影/林煒凱

992期

2015-12-24 17:01

翻轉教育、MOOCs來了!學生線上學習,課堂上再由老師引導討論,老師從「授業」轉變為「主持人」,該如何調適?企管大師司徒達賢說,教師角色變得更重要,培養年輕人的思考力及溝通力,個案教學就是解方。

編按:從事「個案教學」四十年的政治大學企管系所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期間持續改進並構思個案教學原理,近年也在政大EMBA(經營管理碩士班)、博士班、企業家班開設「個案教學法研討」,可謂國內「個案教學法」的先驅。

 

當前國內「翻轉教育」、MOOCs(磨課師)等教學方式興起,教師面臨互動、科技的變化,如何調適自己的角色正面迎擊?司徒達賢傳授四十年的經驗與心法,以下是訪談綱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MOOCs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正在美國商學院、理工學院推行,也讓教師角色產生很大變化,在台灣適用嗎?

 

司徒達賢答(以下簡稱答):台灣有部分學校正在推行,其實不只商學院,傳播、政治、哲學與法律等學院都可採用;而且不只大學,我認為這場革命將翻天覆地,一直向下延伸到小學。

 

最大的挑戰是教師角色受到「壓擠」,網際網路如此發達,台灣這個小小的地方,不必有這麼多老師,每人各自準備一套教材去教相同的微積分、物理、化學。

 

況且,一定有人教得較好、有人較差,這樣的教學也缺乏互動,若學生不懂,也沒機會發問;老師教得不好,學生未必能察覺,只當自己很笨。

 

透過網路,MOOCs可以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的微積分教材兩、三套就夠了,請口才好、講解清楚的教師來錄製,再找支援團隊加入動畫、圖卡,學生上網看就能學得會。那麼教師該做什麼呢?一定要學會在比較小的班級,做深入互動,啟發、提問、歸納、小結,教師應發展出這些技能。

 

問:教師轉變為「啟發、提問、歸納、小結」的角色,可能會遭遇到哪些困難?

 

答:有兩項困難,首先是方法、技巧的問題。以我自己為例,即使在商學院,也不是只講商學院個案,我可以問任何問題,「馬習會」也可以討論,重點是讓老師的學識和討論結合,藉由問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想法。

 

別給自己壓力 一直重複講課主題 才是沒道德


講述過程中,「聽說讀想」很重要,講者要講清楚、聽者要聽得懂,本身就是一項功課。單向教學很難判別學生有沒有聽懂,往往到學期結束才能驗證,學生沒機會發言,變成「聽」與「說」都有問題。「讀」則是學習讀懂商業個案的內容,背後需要「想」。

 

在討論過程中,其實師生分分秒秒都在進行「聽說讀想」的修鍊。我認為,「聽說讀想」連小學都有參考價值。中小學有個好處,教師對knowledge base(知識基礎)比較熟悉,反倒是高階的教育,若張三、李四都講得有理,教師該怎麼繼續提問?所以「技巧」會是面臨到的第一個困難。

 

第二,家長或老師對個案教學缺乏正確認知,會以為這是很輕鬆的事,所以要把道德上的壓力破除。

 

我剛回國的時候,有些老教授覺得我這個海外回來的年輕博士竟然不講課,好混喔。事實上,教個案比講課困難十倍以上。準備講課只要花工夫,個案教學則是知識基礎要夠,才能討論。

 

MOOCs之所以沒有普遍推動,其實是來自老師和社會的壓力,老師很難向學生說「你們在家裡看錄影帶,然後來課堂上討論」,一方面擔憂技巧,一方面顧慮道德壓力。其實,單向授課,同一個主題講三遍、五遍、十遍,這樣重複才真沒道德。

 

個案教師在教學場合可發揮的附加價值很高,且教學過程中的成長與學習,比單向講課好太多。任一個案即使用過很多次,我還會聽到不同的內容,為了應付學生,我得去想,對我來說都是在進步。
 

營造全員討論氣氛 不會的問到會 會的問到不會


問:我們曾赴某大學翻轉教室實地觀察,發現很大的問題是,學生沒有討論的習慣,場面做不起來,是不是許多教師都會卡在這一關?

 

答:我到哪裡都能帶起討論,這是技巧問題,有兩個祕訣:不會的問到會、會的問到不會。

 

對厲害的學生提問,就越問越深,直到答不出來;對於「問這也不會、問那也不會」的學生,就越問越淺,直到學生終於懂了。每個人知識背景不一樣,這同時印證一件事,以講課的方式講述一個觀念,可能一半的人覺得太深、另一半又覺得太淺,講了大半個學期,學生可能什麼也沒聽懂。

 

個案討論中,也許某個題目A不懂,某個題目B不懂,但C很了解,就請C講解給大家聽。如同寫文章一樣,仔細把自己所知的組織起來、講出來,會使你想得更清楚。

 

現在很多人呼籲,台灣的教學沒教思考,只有填鴨,學生都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背答案、缺乏創意,或說理論與實務無法連結,這些批評都有道理,但解方呢?思想怎麼訓練呢?學生為了「說」,得先把事情想得很清楚、講出來,別人再來評論、討論,所以說「聽、說、讀」可以訓練「想」。

 

問:會不會只有在學生素質較好的環境,才能做個案討論?

 

答:學生若不適合念大學或缺乏學習動機,採什麼教學方法都沒有用。進一步看,互動教學其實能提升學習動機,因為學生覺得課堂上的東西不實用,自然缺乏動機。

 

但個案都是鮮活的例子,將來人生必會遭遇到,學生怎會覺得沒用呢?當學生有想法,卻無發言機會,怎會有動機呢?

 

關於程度高低,教師的責任是配合學生程度解析問題,學生程度如何,透過幾次對答就能明白,再適度調整問題的深度,或引導其他學生協助解釋,這才有「學習型組織」(不停提升能力以追求目標的團隊)的意義。

 

後段班、大老闆都能教 透過多次對答 調整問題深度


程度再差,只要有一點學習動機、基礎知識,就可從討論中成長。反過來講,要教程度高、念過EMBA的大老闆,以教師講的內容,若這些企業家來講,可能講得更好,又要怎麼教呢?只有討論個案才行得通,鑽石才可以磨礪鑽石。

 

問:老師要把啟發者角色做好,除了技巧,心態方面要做哪些調整?從事個案教學,教師本身也很有收穫?

 

答:首先要「去除權威」,因為個案教學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探索,不是非要學生猜中正確答案,教師得尊重學生的想法,某些學科也許有標準答案,但應該有比較具彈性的說法。

 

教師問問題,讓學生運用原則去解答,過程中可知道學生懂不懂、哪裡觀念有錯,教師再藉以引導。

 

學生若提出更高明、有創意的見解,教師應虛心與學生一同學習,看重學生的優點和創意;教師若老覺得自己比學生高明,就會永遠停滯不前。

 

有一句話說,「官位越大、聽力越差」,因為上位者會自滿,覺得所有意見皆無新意,但是個案教學的教師要很用心聽。以我本身為例,即使答案聽過一千次,有些學生還是提得出有理、且是我從沒想過的論點,迫使我必須思考、回應。很多道理都是我在現場聽學生講的,其他學生沒聽出什麼重點,但我一聽,就能把它編出道理來,那就是功力。
 

鼓勵學生自行閱讀 資訊爆炸時代 不能只靠上課


問:學生的行為會透過個案教學被改變嗎?能帶給學生什麼益處?

 

答:教師上課講得越好,就越是扼殺學生未來成長的空間。

 

我認為「不能自行閱讀,哪來知識經濟」,大學時期若沒有養成自行閱讀的習慣,必須聽講才能吸收知識,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永遠都是落伍、跟不上知識發展的腳步,難道每年都得上一次EMBA?

 

學習新知識,就應該去買本書,在學校裡如果沒有養成自行閱讀、發表意見的習慣,畢業後怎麼會拿書看呢?


教育

▲點擊圖片放大

 

教育

▲點擊圖片放大

 

教育

延伸閱讀

玉山金(2884)、華南金(2880)...金控股存股族猶豫:早期看上股票股利才買它,現在越發越少還能存?

2024-01-11

玉山金、合庫金還能存股?營收創新高為何股價低迷?股海老牛金融股體檢:2024年發放股利預估

2024-01-22

合庫金、富邦金...14檔金融股還原殖利率大公開,這檔竟衝7.5%!股海老牛:這2檔「我每年除權息再補貨」

2024-03-18

9檔金融股+5家金控股最新股利政策!玉山金、臺企銀、富邦金、兆豐金…最高配息有2元

2024-03-20

玉山金大賺今年股利要多發?擬給7成現金股息「打破股票現金各半慣例」!董座親解為何要改

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