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放下相機,在旅行中你會看到更多

放下相機,在旅行中你會看到更多

2016-08-25 14:50

理論上的淡季,街上都還那麼多來來往往的觀光客;更意外的,走來走去經常就遇到說國語或說閩南語的台灣人。台灣人真愛京都啊,連這種時刻都那麼多人有空在京都遊晃。

讓旅行不只是獵奇,而是美感與文化的學習之旅

今年三月,我們一家又去了一次日本京都。選擇那個時間,一方面是配合女兒放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開櫻花季恐怖的觀光客人潮。
  
去到京都發現即便是花開前一、兩週,理論上的淡季,街上都還那麼多來來往往的觀光客;更意外的,走來走去經常就遇到說國語或說閩南語的台灣人。台灣人真愛京都啊,連這種時刻都那麼多人有空在京都遊晃。

我們去了平安神宮,入門的廣場簡直就被台灣人占據了,穿過廣場的一路上,聽到台灣人說話的聲音,遠多過聽到日語。到了庭園的入口處,情況改變了,那裡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人。讓我一則竊喜,一則感慨。竊喜是庭園裡人跡鮮少,極度安靜,可以完整地享受庭園之美,不受干擾。感慨的是,這意味著那麼多台灣人到了平安神宮,卻不進庭園?如果不進庭園,那到平安神宮幹嘛?平安神宮最美、最有價值的,不就是庭園嗎?

好好享受走了一圈庭園,出來時,像是刻意安排好似的,遠遠就聽到一個台灣人在回答我的疑問,她理直氣壯地用我沒辦法不聽到的口氣說:「也沒有花,也沒有葉,花那個錢進庭院幹什麼?」
  
  
從人數比例上來看,顯然她的意見很有代表性。為什麼不進庭園,因為一般台灣人只會欣賞一種美──那就是奇景奇觀(spectacles)。櫻花盛開是奇景,值得看;楓葉變紅是奇景,值得看。當然以此類推,玻璃高跟鞋教堂也是奇景,所以也值得看、值得驕傲。
  
類似的現象一再出現在我們的京都之旅中。嵐山的竹林路上擠滿了台灣觀光客,要走得過去,得用國語說「借過」,而不是說日語。然而在竹林路盡頭,那麼漂亮別致優雅的「大河內山莊」,沒有任何台灣人要進去。東山的「花燈路」點燈了,又是好多台灣人走來走去,卻絕大部分都過「高台寺」而不入,顯然也就不曾體會寺內池塘點燈夜景中的絕世魅影。
  
去旅行只找奇景,只求和奇景拍照,是台灣人內化的美感觀念,也是使得旅行如此可惜的主因。京都為什麼是京都,正因為京都的美無所不在,如果願意,你可以和京都的環境發生多少細密、感動的關係。源自殘缺的美學教育,台灣人殘缺的美感硬生生地將京都化約為幾個「奇景」,就是去那裡沾醬油式地和幾個「奇景」拍拍照,然後就沒了。如此簡化京都,當然不是京都的損失,損失的,是自以為這樣就叫做去過京都的台灣人。
  
沒有櫻花、沒有楓葉的平安神宮庭園,仍然有著諸多細緻之美,那是小川治兵衛的傑作。從平安神宮出來,大約十五分鐘步程外,有另一個小川治兵衛的作品,「無鄰菴」的庭園。「無鄰菴」是山縣有朋的別邸,一九○四年,明治時代重臣聚集在這裡,開會決定了對俄羅斯開戰,同一天也就在這裡對外宣布了這個驚人的消息。

日本近代史的關鍵之一,「日俄戰爭」不折不扣從這裡開始。「無鄰菴」多年來維持很低的「拜觀料金」,四百圓日幣,日幣大貶後漲了價,漲成四百一十圓,漲了等於沒漲。顯然沒有太多經費可用,「無鄰菴」的庭園右半邊維持得很好,但左半邊卻呈半荒廢狀態。站在那裡,因而可以有另一種享受──清清楚楚看出小川治兵衛的用意,如何將原本像左半邊那樣的地貌、地景,改造成右半邊的優美庭園。那是再美好不過的現場日本庭園課。
 
還有一種更深刻、更豐富的庭園課。我們先去了円山公園,那裡對著大垂櫻的一片庭園景色,原先也是小川治兵衛設計的。然後去平安神宮,再去「無鄰菴」,這樣就連續感受了這位冶園大師的三件作品,而且是很不一樣的三件作品。平安神宮庭園是為天皇、為極少數貴族設計的,現在仍然完整保留其高貴面貌。「無鄰菴」是為國之重臣所設計的,規模和華麗程度都低得多,卻也因此而能有一種平安神宮庭園不會有的自在與灑脫,而「無鄰菴」目前保存狀態,比平安神宮也差了一級。
  
但還是比円山公園好。做為一個開放式的公園,這裡的庭園無可避免大大走樣了,和小川治兵衛原本的設計,有了很大的落差。看完「無鄰菴」,我們重訪円山公園,站在庭園小小的石橋上,我心中有很深的感動,我不只看到了眼前走樣了的庭園,我覺得我可以藉由平安神宮和「無鄰菴」的設計,想像還原當時小川治兵衛所追求的庭園樣貌。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夢想,他要將原本只有天皇、貴族、重臣能夠享受的庭園之美,搬到円山公園,讓所有的京都市民都能擁有、都能體會。
  
我希望讓女兒也能如此和這些庭園產生關係,能夠感受到在這些景物之後,有著小川治兵衛跨越時代、跨越文化而來的高貴理想精神,與超逸的設計能力。我希望她以這種方式認識京都,從京都學到高貴的標準,不只是去景點拍照打卡,不只是用看奇景的心情去追櫻花和楓葉。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在News 98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在「誠品講堂」、「趨勢講堂」、「敏隆講堂」、「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延伸閱讀

軍公教年改6年省了2600億...藍表決過關「停砍年金」掀2爭議,會不會開倒車?兩種情境解析

2024-04-16

一早被股息香醒,00919發錢囉!66萬人平均領7千元,未來還有配息續航力?跌回25元是好買點?

2024-04-15

想捧國營鐵飯碗?台電、中油+台糖、台水開缺655個,起薪4.1萬…只要撐5年能領「這麼多」

2024-04-16

把台積電趕到高雄、嘉義...現在「只能種茶」好後悔?龍潭地主崩潰揭「原本盤算」…自救會回應了

2024-04-15

侯友宜上台為何沒謝他?國民黨慘輸91萬票抓3大戰犯!4年後唯一能比拼賴的人選已經浮現

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