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小心!藍色流感

小心!藍色流感
(攝影/陳永錚)

林讓均

退休

819期

2012-08-30 17:13

不限年齡、跨越族群,憂鬱症就像流感,可能侵襲每個人。景氣低迷,藍色流感加速擴散,加計受波及的家人,全台受憂鬱症衝擊的人口超過四五○萬人;台灣一年因憂鬱症而造成的社會損失,超過三五○億元台幣!這個隱形殺手,正虎視眈眈,伺機癱瘓你與家人的未來;抗憂,是整個台灣社會必須正視的嚴峻課題。

「你又在發瘋啦!」那天,曾替電影《飲食男女》操刀的國宴名廚施建發「阿發師」,終於忍不住,對著沒來由大吼大叫的妻子陳美玲,厲聲斥責。

自從陳美玲出現憂鬱情緒以來,阿發師沒有一天安寧過。白天,他忙著做菜、教學、上節目;好不容易下班回家,想休息一下,太太卻發洩式地對小孩叫罵。

過去,不論自己多累,場面多糟糕,他都會收起脾氣、耐住性子,對陳美玲溫言婉語:「我們想一想,能做什麼事情一起面對。」但這次,在即將去日本參訪的繁瑣事務與壓力下,阿發師自己也爆發了。

發瘋這個字眼,深深刺痛了陳美玲,隔天她仰頭吞下偷藏的四十多顆安眠藥;那年,她才三十七歲。

 

凍結的冬天》怎麼做都喚不回生命的歡笑


在昏睡三天三夜後,陳美玲從鬼門關走了回來,當她張開眼,看著病床旁三個小孩與家人焦急的眼光,淚水不自主地順著臉龐滑下……。

事隔十多年,陳美玲雖在治療後重見陽光,孩子心中卻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我的孩子至今記得『媽媽穿著黑色睡衣、口吐白沫!』老二和老三甚至曾相約悶在棉被裡,也學大人尋短,因為『媽媽不要我們,我們活著好辛苦!』」

人生其實很像四季變化,有不同的風景與心境:嚴寒的冬天之後,萬物甦醒,春意盎然;隨之而來的夏日,豔陽高照;秋分時節,落葉滿地,大地趨於沉靜……;然而,對憂鬱症患者來說,生命卻永遠凍結在冬天,充滿肅殺,了無生趣。他們在黑夜睡不著,白天提不起勁,會不由自主哭泣、莫名其妙生氣,靈魂像被禁錮在無形牢籠中,找不到出口。

可怕的是,很多人患病卻不自知,「就像流感一樣,憂鬱症可能無預警上身,而且不分年齡、跨越族群。」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這麼形容。

陳美玲就是如此。發病前,她在外人的眼中看來,再幸福不過。在家中排行老二的她,從小聰明伶俐,婚前已在台北木柵開「美玲麵攤」,就是知名小吃「老娘米粉湯」的前身。嫁入夫家後,接手打理家族的台菜餐廳,成為大家口中的「老闆娘」。丈夫事業有成、三個兒女活潑健康,家庭美滿,這樣的人生,對一個女性而言,夫復何求。

 

自身的痛》生活美滿卻只想走上絕路


但,箇中的壓力與痛苦,只有陳美玲自己清楚。小時候,不管她做得再怎麼好,父母頂多說一句「如果你是男的就好!」這句話烙印在她年幼的心靈,分不清是讚美,還是遺憾。她只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婚後,凡事要求完美的陳美玲,早上要起得比別人早,煮菜要比別人好吃。能幹的她,認為求好是應該的,卻不自覺,生活正逐漸變調。


「別人勸我『你已經這麼好命,別再嫌了!』我卻聽不進去!」藏在她心中陰暗處的那個自我,不斷碎念:「為什麼我做得不夠好?」結果,先是俗稱「皮蛇」的濾過性病毒疹找上她,後來,活潑開朗的她變得沉默不愛說話。有一次與同事去KTV,竟唱到痛哭流涕,情緒崩潰,讓其他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負面情緒累積的能量,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像進行某種特定的儀式,陳美玲每天跑到藥房買一顆安眠藥。她自殺獲救後,在醫院醒來的那一刻,腦海中乍現一個畫面,當年疑似有憂鬱症的母親也是一天買一顆安眠藥,差點吞藥輕生。

陳美玲心中一震,原來自己正在重蹈母親覆轍,一步一步墜落黑暗深淵而不自知。那一刻,她才驚覺,原來憂鬱症也找上自己。彷彿從家人悲痛眼神中,看到過去的自己,陳美玲內心出現一個聲音:「我一定要打敗這個隱形的病魔!」

陳美玲靠著堅強的意志,以及不斷參加成長團體,勤修身心靈課程,終於把自己拉出情緒黑洞。過程中,她最感謝丈夫的陪伴與包容;「每次心情不好,我都跟他(阿發師)吼『我要離婚!』還好他都沒理我。」陳美玲笑說。

陳美玲走出人生寒冬,迎向夏日的豔陽天,但有多少人,還來不及了解憂鬱症,甚至不知自己有病,就已走上絕路?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台大精神科醫師李明濱說,憂鬱症最怕的就是「一時想不開」。他表示,根據研究,七至八成自殺者有憂鬱症的相關疾病,而憂鬱症病人,也有近二成是死於自殺。

 

憂鬱症

▲在丈夫「阿發師」的陪伴下,曾患憂鬱症的陳美伶,終於走過人生的寒冬。(攝影/劉咸昌)

 

隱形殺手》七至八成自殺者患有憂鬱症


近兩年,由於「自殺」跌出台灣十大死因之外,使得政府與民間都鬆了一口氣,以為台灣人的心理衛生狀況已大幅改善;殊不知,「自殺的人變少了,不代表憂鬱症的問題減緩;相反的,隨著大環境變得更有壓力,憂鬱症人口有增無減!」李明濱提出警告。

尤其,今年全球景氣低迷,許多專家預警,要嚴防瞬間高壓演變成急性憂鬱症。「今年股市交易量探底的時候,好幾位交易員跑來掛門診,他們怕工作不保,沮喪到極點!」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說,「景氣差」經常是引爆上班族憂鬱症的引信。

七月中旬,《今周刊》與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進行網路民調「你憂鬱嗎?職場憂鬱傾向大調查」,上班族為自己打的壓力指數超過六十八分,比三年前大幅升高十分。有高達五成七的上班族覺得「再這樣下去,我遲早會得憂鬱症!」事實上,已經有超過兩成的上班族呈現顯著的憂鬱傾向,受訪者並估計,公司中平均有四.七%的同事有憂鬱傾向。

 

在醫療統計數字上,也顯示台灣社會愈來愈憂鬱。

 

憂鬱症

▲點擊圖片放大

 

憂鬱症

 

社會的成本》社會損失逾三五○億元

 

張家銘表示,台灣人○九年吃下抗憂鬱劑處方顆數大約九十萬顆,從一九九七年至二○○九年,這十三年翻漲近三倍。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曾經分析一九九七年到二○○三年的健保資料庫,發現七年之間,憂鬱症的就醫率攀升了十倍之多。而分析九七至○四年的健保數據,也發現抗憂鬱藥的費用和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在八年間增加了二至三倍。

 

張家銘進一步分析,根據國外研究,憂鬱症的醫療直接費用只占所有花費的二八%,但因請假、生產力下降或死亡等造成的間接花費,高達七二%。如果以健保資料庫花在憂鬱症的直接費用來推算,曾有學者推估台灣一年因憂鬱症而造成的社會損失,超過三五○億元台幣。

 

無聲無息地,憂鬱症就奪走這麼多寶貴生命與社會資源,難怪,WHO(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將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甚至大膽預測,到二○三○年,憂鬱症是人類「失能」(失去社會功能)的第一殺手,將帶來全球性的衝擊。

 

「憂鬱症就像未爆彈,看起來沒殺傷力,但不知道它哪天爆發,死傷多嚴重。」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蘇禾,在創立這個專門關懷憂鬱症病人的組織前,也曾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

 

憂鬱症

▲近幾年來,具有憂鬱傾向的人口持續增加,讓許多精神科醫師也倍感壓力。(攝影/聶世傑)

 

親友的苦》病人以外受害最深的一群人

 

有一天,蘇禾一位朋友的弟弟跳樓,他前往陪伴卻發現,圍坐客廳的一大家子,絲毫不提剛發生的跳樓事件,聊的盡是一些不相干的事。

 

「這種深沉的傷害,會令人痛到說不出口!」於是,蘇禾找機會與朋友獨處,陪他禱告、說出傷痛,並且找到那位瑟縮在角落的老父親,「當我把朋友的手放到他父親的手上時,他們父子倆嚎咷大哭,終於面對弟弟離世的事實!」

 

親友事後回想,覺得弟弟可能有輕微憂鬱,但沒人有機會再去證實。「如果能早一點關心、早一點知道,也許不會發生憾事!」自責的親友,往往是藍色流感侵襲下,受害最深的一群人。

 

見過許多悲劇發生,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劉嘉逸說,雖然憂鬱症主要表現在外的是情緒反常,但往往也伴隨各種生理症狀。

 

他歸納,憂鬱症的人有五大症狀:一、有焦慮、悲傷等憂鬱情緒;二、常有悲觀想法,例如想自殺;三、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胸悶、心悸等;四、出現頭痛、腰痠背痛與倦怠等身體症狀;五、在生理需求上,則反映出睡眠障礙、胃口改變等情況。

 

殘酷的是,憂鬱症不只侵犯個人,還會把全家人都捲進漩渦。劉嘉逸依據幾個社區調查,推估台灣至少有一一五萬人罹患憂鬱症。一個人能影響一個家庭,若以平均四口人的家庭計算,台灣至少有超過四五○萬人,活在憂鬱症的威脅之下。

 

「在憂鬱症病人的家庭中,最痛苦的人不是病人本身,而是他的家人!」經常輔導憂鬱症病友的願景心理學工作坊帶領者徐梅說,如果,這位憂鬱症病人恰好是與你互相扶持的另一半,處境可能更加辛苦。

 

二十年前,當憂鬱症找上林桂永,當時他三十多歲的妻子謝素香也同步展開與病魔的長期抗戰。

 

三十三歲就當上銀行襄理的林桂永,一向嚴以律己、連看過的報紙都要一張張摺好。就在他即將升上經理,前程一片大好時,他突然嚴重失眠,連續半個月睡不著覺。當時,上司正幫他往上簽呈申請升遷,未料,下來的竟是留職停薪令,讓同事錯愕不已。

 

原來,他受不了失眠之苦,自動申請留職停薪,後來病情未見好轉,只得忍痛辭職,告別月收入二十多萬元的穩定工作。

 

憂鬱症

 

長期抗戰》另一半差點也想「一了百了」

 

「那段期間,親戚介紹我們去看醫生、求神問卜,什麼鑽神轎、觀落陰,你想得到的都試了,甚至還被獅子大開口,說要二十萬元奉獻神衣才有得救!」林桂永的太太謝素香,回想當時像溺水者想抓住浮木般的慌亂,不禁搖頭苦笑。

 

後來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的林桂永,像變了個人,原本積極活潑的個性變得沉默、容易激動,經常關在房裡痛哭流涕。「為什麼爸爸老是在哭?」面對小孩的關心與不解,謝素香總是輕描淡寫地一句:「爸爸生病了。」

 

「你要好好照顧三個孩子,這個家就拜託你了。」「我真的很對不起你,我會永遠愛你!」謝素香說,數不清幾個夜晚,林桂永絕望地對她「交代遺言」,無言相對的夫妻倆最後只有抱頭痛哭。

 

憶起當年的煎熬,每每像是剝開一顆洋蔥,嗆得謝素香眼淚盈眶。最令她揪心的片段,就是林桂永一度病情告急,連站在窗前都有跳下去的衝動。

 

「這種苦,豈是蠟燭兩頭燒可以形容。因為我先生多次復發,這場苦難看不到盡頭,連我都有『一走了之』的念頭!」有一次,謝素香北上參加研習,下課居然害怕回家,徘徊在火車站,躲在角落哭了好幾個小時。

 

「好在同事發現了我,要不然我還真想搭著捷運,到淡水找一片喜歡的海,解脫算了!」謝素香說得苦澀,要不是她長年有信仰與寫日記紓壓的習慣,可能撐不過這關。

 

在家人不離不棄陪伴下,經過多年治療、運動與信仰多管齊下,林桂永找到與憂鬱症和平共處的方法。然而,這麼一折騰,人生最精華的二十年已流逝。他感慨說,認真算起來,這輩子至少少賺了五千萬元。

 

儘管付出慘痛代價,陳美玲與林桂永畢竟克服了憂鬱症,但是社會看不見的角落,還有許許多多的陳美玲或林桂永,他們的家庭正在與憂鬱症辛苦對抗中。

 

你去看病時,曾經過精神科門診嗎?如果去過,會發現許多精神科診間滿滿都是人。「我昨天從下午一點半看到晚上十一點,你猜我看了幾位病人?」「一百位!」許正典的答案,讓我們瞠目結舌。

 

憂鬱症好發於四十歲上下的中壯族群,所以許正典的憂鬱症病人中,許多是上班族,特別是在職場和家庭中都屬「夾心一族」的中高階主管,或是中小企業主。

 

網路霸凌》青少年面臨更多人際難題

 

然而,這幾年他的診間也來了不少「老少配」,包括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與兒童,以及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正符合憂鬱症年齡分布的「雙峰現象」(指青少年和老年族群的盛行率較高)。

 

許正典估計,這五年來,他所收治的青少年憂鬱症病友就增加了三成。

 

「許多青少年在兒童時期,就在家庭內種下心靈創傷,有可能到青少年時期才正式爆發憂鬱症。」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映雪說,通常來看門診的孩子,八成以上都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剛上大學的小佳,幼時父母失和、離婚收場並且家道中落,母親罹患嚴重憂鬱症,不只一次在她面前透露輕生念頭。

 

今年暑假放學回家,小佳突然講話娃娃音、對媽媽極為撒嬌,甚至喊妹妹為「姊姊」。媽媽情急之下帶她就醫,才發現小佳也得了憂鬱症,心神狀態回到六歲、她自認為最幸福的時候。幸好,把握黃金時期透過輔導諮商,小佳才回過神來。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祕書長梁歆宜發現,在社群媒體竄起的年代,網路變成一種即時、卻無緩衝的人際互動場域,「網路霸凌」成了新的難題。

 

「臉書上有沒有按讚,或者留言公開嘲笑,都可能左右孩子情緒!」梁歆宜說,有一個就讀國小的孩子,長達好幾個禮拜情緒不穩定,甚至出現自殘行為,家長急著帶他就診,原來只因為同學在MSN(即時通訊軟體)沒回訊,讓他誤會對方不喜歡他。

 

多身體症狀》老年人患憂鬱症不易察覺

 

就像一般疾病,老年人對藍色流感的免疫力也特別低。

 

「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高達二成,老年人憂鬱症的特色就是,顯現比較多的身體症狀。」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說,老人憂鬱症本就不容易察覺,更何況許多家屬,甚至老人家自己都覺得只是機能退化、心情不好,因而降低對憂鬱症的警覺心。

 

賴德仁提醒,有報告指出,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高達二成,喪偶、腦部退化都可能促發憂鬱症,「而且老年人的自殺比率一向最高,占自殺人口的三成五以上。」

 

「黑狗來了!」二次大戰時期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每當憂鬱症發作時,總是如此告訴親近的人。對邱吉爾而言,憂鬱症如同黑狗,最愛在黃昏時躡著腳悄悄靠近,不管走到何處,「忠心耿耿」的它總是如影隨形。

 

藝術造詣頗高的邱吉爾,後來每逢黑狗靠近,就躲進畫室,以繪畫療癒憂鬱。他「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帶領英國打贏二次大戰,也幫自己力抗纏人的憂鬱症。

 

藍色流感來勢洶洶,最好的藥方,就是強烈的自救意識。學習邱吉爾般,永不放棄,找出與憂鬱症共處之道,你也能馴服心中的黑狗!

 

委託外部企業化解憂鬱危機

 

六成台灣民眾認為日常生活最大的壓力來源是「工作不順」,因此如果企業採取適當措施,就可望減少憂鬱人口,對企業來說,也可以提升戰力,創造雙贏。

 

一些企業認為,內部自行聘雇心理諮商師,員工也會因為擔心諮商紀錄將影響考績,而不願求助,因此友達、法國巴黎人壽等公司採取的方式,是實施員工協助方案(EAP),委託外部企業提供各項諮詢服務。舉凡心理、法律、財務等各種問題,員工都可以打電話給與公司簽約的專業機構,向顧問諮詢意見,不須付諮詢費。

 

專業機構不會將打電話來的員工身分告訴公司,員工不必擔心對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可以暢所欲言。法國巴黎人壽總經理吳澔如指出,不論是兩性、親子或職場上的情緒問題,或是與配偶離婚等法律問題,透過EAP解決之後,就能避免憂鬱的情緒,更專注於工作。

 

提供EAP諮詢服務的天力亞太顧問公司台灣區經理李海霞指出,現有客戶涵蓋科技、金融、服務等行業,早年以規模較大的外商企業居多,但是重視員工身心各方面警訊的企業愈來愈多,也有員工人數僅50人的台灣中小企業開始提供EAP。 

延伸閱讀

一早被股息香醒,00919發錢囉!66萬人平均領7千元,未來還有配息續航力?跌回25元是好買點?

2024-04-15

想捧國營鐵飯碗?台電、中油+台糖、台水開缺655個,起薪4.1萬…只要撐5年能領「這麼多」

2024-04-16

0056是高股息大財主!她存股162張0056、季領息12萬、42歲提早退休:3個理由,我從第一金改存高股息ETF

2024-04-02

軍公教年改6年省了2600億...藍表決過關「停砍年金」掀2爭議,會不會開倒車?兩種情境解析

2024-04-16

把台積電趕到高雄、嘉義...現在「只能種茶」好後悔?龍潭地主崩潰揭「原本盤算」…自救會回應了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