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2024總統大選

霾害入侵 如何救肺自保

霾害入侵 如何救肺自保
近年來如薄霧般籠罩的霾害日趨嚴重,呼吸道較弱的民眾建議減少外出或戴口罩。

任中龍

健康

攝影/林煒凱

945期

2015-01-29 11:23

霾害中最嚴重的就是PM2.5懸浮微粒,已被世衛組織列為主要致癌物,特別是對一些過敏、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更要特別小心PM2.5的影響。

「唉呀!你如果來南部看看,就知道空氣汙染物飄過來的時候,空氣品質有多糟糕!」專長在胸腔內科的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明顯感受到空氣汙染的威力。「特別是在清晨與傍晚時分,如果是在沒有風的日子,從窗戶看出去真的都是灰濛濛的一片!」


過敏與氣喘發作頻傳
 

只要是氣象局或是環保署發出空氣品質不良的警告日,急診室就會特別忙碌。蔡熒煌說,除了小朋友過敏與氣喘發作人數增加外,成人也會受到影響。「特別是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患者送過來時,呼吸狀況都不好。」

空氣汙染物質有很多,目前最被重視的就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的資料,外界俗稱的「霾害」,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或是鹽類等非吸水性固體微粒,由於質點非常細微,導致肉眼無法辨識。而這些懸浮微粒又可用直徑來作為區分,其中又以PM二.五以下的懸浮微粒,對人體危害最為嚴重。因為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二十八分之一,非常微細,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之影響不容忽視,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已將其列為主要環境致癌物。

環保署分析,台灣位於亞洲季風區下游,東北季風盛行時,鄰近國家的汙染物也會傳到台灣。台灣的PM二.五是受到中國和境內汙染物的影響,而境內汙染物則是因為本地的沙地被強風吹起引發揚塵,以及位在背風區讓汙染持續累積。且民眾的生活習慣,包括二手菸、烹調、放鞭炮、燒金紙等都會製造 PM二.五。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世隆指出,PM二.五主要沉積在肺部與支氣管,可能形成慢性支氣管炎、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支氣管纖維化等症狀。近年來,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確立PM二.五對健康造成影響,包括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空氣汙染物的環境之下,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風險。

「PM二.五對呼吸道功能較弱的人而言,可說是雪上加霜。」鄭世隆說,一般人若對PM二.五沒有防範,可能會引起鼻子過敏、眼睛乾澀、皮膚搔癢等症狀,主因是接觸到過敏物質後引起的過敏發炎反應,但對呼吸道功能較弱的人,傷害就會遠大於正常人。

如果家中有氣喘兒又必須要出門者,蔡熒煌則建議,最好出門前就要先戴上口罩,且必須確定口罩是密合的罩住口鼻,最好選擇有點風的時候出門,盡快進到室內,並維持長時間戴上口罩的習慣。若空汙狀況嚴重,可以在口罩外再加上一層遮蔽物,例如圍巾。

空汙嚴重時,不建議在戶外運動,避免把PM二.五帶往肺部深處;氣喘疾病患者平時就要做好氣喘控制,才能減少過敏反應。如果平時就控制不佳,氣管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反而更易受到刺激誘發氣喘;在室內則建議使用空氣清淨機。總之,待在戶外時間的越短,受到PM二.五的影響就越小。


規律用藥 讓氣管穩定


此外,鄭世隆亦特別提醒,嚴重型氣喘患者在PM二.五濃度增加的時候,更應該特別小心,因為過敏性體質病患只要接觸少量過敏原,就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他也強調「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平時做好控制,讓氣管狀況比較穩定,即使發作也能讓病情更易控制。

由於台灣的PM二.五多來自境外,鄭世隆建議,除了減少外出或是戴口罩外,若在無風的時候,也建議關閉門窗,減少PM二.五進入室內的機會;此外,呼吸道較弱的人,要注意別讓自己暴露在空汙環境下而誘發氣喘發作。


嚴重氣喘 生物製劑也有效


台灣氣喘患者粗估約有200萬人,其中約有6%為嚴重性氣喘患者,這些患者用了目前所有的控制藥物,都無法讓氣喘獲得有效控制,目前衛福部已經核准這些嚴重氣喘患者,可使用生物製劑控制氣喘。

生物製劑就是抗免疫球蛋白,當體內產生過敏發炎時,可減少免疫球蛋白數量。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的建議,嚴重型氣喘患者,應優先使用生物製劑,再考慮口服類固醇治療。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世隆指出,國外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除了對氣喘的控制外,對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異位性過敏反應也有效果,但目前這些生物製劑使用前須經過健保審核,核准後才能使用。

延伸閱讀

空氣「紫爆」 該如何自保?

2015-12-24

AI股票漲不停!亞馬遜、META推升美股再創新高,投資AI技術成為科技巨頭成長的沃土

2024-02-05

學生快速交作業,還可以開一人公司!全能「AI Agent」時代來臨,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4-03-04

保險資金被要求救市、要賣股票就被監管拔線 … 政治持續影響股市,中國退休金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4-03-05

美股持續飆高,第二季還能進場?買什麼?這類ETF可以搶賺AI熱潮

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