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父母姐都失智、自己得乳癌,失智權威醫師劉秀枝:把握當下能做的,就不留遺憾

父母姐都失智、自己得乳癌,失智權威醫師劉秀枝:把握當下能做的,就不留遺憾

愛長照

失智症

攝影/賴小路‧寶瓶文化提供

2018-11-08 18:27

人生每個時期都有它的困擾,像是青春期有青春期才有的困擾;而人到了中年,便會有中年才會有的困擾;那麼,到了老年,難免會產生老年才有的困擾……,這叫特色!

文/小虎文,照片提供/寶瓶文化


如果說每個女人都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語,劉秀枝醫師就像一朵桃紅色的花朵,即使安穩溫和地在角落,依舊不自覺吸引眾人的駐足盼望,如同她神采奕奕的笑容終年綻放,和煦的陽光就在她的心底。

 

曾罹患乳癌、父母與二姐都罹患失智症,面對人生難關,如何才能不卡關?劉秀枝醫師笑笑地回答:「我天生豁達,把握當下能做的,那麼,就不會留下遺憾了。」身為神經內科、失智症權威,劉醫師的生命不是全然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能夠「不惹塵」在於她豁達、圓融的處世心態。

 

不求無病無痛人生 活到老年,是種恩賜

 

「我覺得人生不需要求無病無痛,我曾經跟幾位精神良好、態度爽朗的朋友聊天,才發現原來他的病歷洋洋灑灑,甚至有人有多種慢性病、有人開過不少手術;但你不了解的話,你會認為他們非常的健康。」

 

無論在診間內、診間外,劉醫師看遍不知多少人生縮影-「就跟許多人的人生不是沒有挫折,而是選擇如何去面對;許多人不是沒有健康危機,但最終懂得與疾病相處,與自己相處。」

 

聽聞劉醫師瀟灑自若的態度,進一步詢問她對於「老」的看法,她的熟齡見解。

 

「人生,就像四季運行,經歷了春天、夏天,乍暖還寒的秋天後,很自然地會走到冬天,如同人會步入老年一樣,這是萬物必經的生命循環。再來,我們能夠年老,是種恩賜,除非很年輕就走了,沒有機會去領略四季的變化。」

 

「我想,人會怕老,是因為把『老』跟『衰老』劃上等號了。我是這樣看的,人生每個時期都有它的困擾,像是青春期有青春期才有的困擾;而人到了中年,便會有中年才會有的困擾;那麼,到了老年,難免會產生老年才有的困擾……,這叫特色!我們能不能,就像吃當令食材一樣,去享受它帶來的滋養與風光?」

 

劉醫師提到,我們可以覺察自己對「老」的想法,我們是怎樣塑造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又是如何被社會意識和教養環境影響呢?

 

老了就孤苦?其實是你創造的

 

「有正面的看法,就會朝那個方向走,自己就會變成自己想要的那個人;相反地,如果一直哀怨自嘆,覺得人生悲慘,思考影響行為啊!真是不自覺地越活越不快樂。最近我看了部電影⟪姐就是美(I feel pretty)⟫,講述一個豐腴的女生因為意外得到一個能力,她往後看到的自己,就像『女神』一樣漂亮。

 

但,她是不是真的符合客觀條件的『女神』呢?她看到自己很美,相信自己很美,其實是她的自信和自尊,讓她的愛情與事業無往不利。套用在退休後,我們這些要邁入老年的人身上,仍是很有啟發性的;人生最後一段路,你到底,想怎麼過呢?」

 

劉醫師用輕鬆的心情看待自己,但用積極的行為成就自己。要維持正向的心態,跟我們的行為更有關聯。

 

退休後的朋友都回來了

 

「退休後,我每一星期上一次KTV課學唱歌,還有一星期一次的健行,一動一靜的生活;既動腦也動身體!」劉秀枝醫師開玩笑地說,有些人一輩子喜歡做同一件事,有些人就是喜歡多嘗試,例如她自己,說不定過去就是「欠栽培」?所以當然要趁退休後,多多嘗試!

 

她學了烏克麗麗,近期還上了寫作課,在⟪康健雜誌⟫和⟪聯合報⟫的「元氣周報」各有一個專欄,完成她一直想做「醫病溝通」的心願,生活充實又愉快。我問醫師,退休後是不是反而更忙了?

 

「退休前要維持興趣,也要懂得找興趣;要聯絡舊朋友,也要交新朋友。我認為很重要的是,要找一群朋友一起變老,當然,也要懂得享受獨處。」劉醫師退休後,大學、中學、小學的同學都回來聯絡了,久別重逢,情意更濃。過去大家忙於事業、家庭全力地往前衝,退休就像是大家終於可以中場休息了,多開心!

 

▲劉秀枝醫師(攝影/賴小路‧寶瓶文化提供)

 

至於退休究竟要準備多少錢?劉醫師說,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沒有標準答案,但一樣可以從「我要什麼生活」計畫起,老本,真的要從年輕時就努力存。但同樣地,劉醫師也提醒大家不用太恐慌。「老了收入銳減(甚至沒有收入,只靠退休金),可是支出也會銳減;所以,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給失智照顧的家屬們:珍惜他們還會行走的時候

 

劉醫師長年專注在失智領域,她有幾點分享分享給失智症家屬:

 

「即使生病了,靈魂仍是不朽的。我退休後仍不斷寫作、寫專欄,是希望能提醒大家重視失智症,同時,也不需要恐慌。65歲以上有5%會得失智症,越老越容易得到失智症,因為人慢慢退化了。」

 

但輕度還能享受生活,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坐輪椅、躺床,得到失智症,還是能有生活品質。劉醫師舉一個很有名的「修女研究」作為舉例,在國外曾經研究過一群在修道院的修女,她們一生都在動腦、動手、社交,因而有些修女死後解剖發現她們其實有「阿茲海默症」但卻不影響生活。

 

除非到了中重度後,才會有精神病症的行為。我有時會聽到家屬說,失智長輩的遊走、妄想讓自己很不開心,我總是笑笑地回答:「你以後會懷念他還能趴趴走的時候。」

 

最後我想跟家屬說,照顧真的很辛苦,你可以加入支持團體,雖然每個長者的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而且還能相同經歷的人一起分享與獲得支持。

 

記得,自己需要喘息;記得,千萬不能只有一個人照顧。照顧不能只有一個人,無論協助的對象是親人還是陌生人。

 

還有,要知道資源補助在哪裡,減輕自己經濟和實際生活的重擔。照顧過程不簡單,但我們可以轉念想:這也是一種從中學習、從中成長!很多時候,生病是沒有理由的;人生的事情擺不定時,就當抽到壞籤;我是這樣想的,遇到,我們就面對吧!

 

最後提醒大家,失智長者有不舒服時可能不會說,家屬要更覺察長者的需求。接下來的,就讓我們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把自己的身體顧好,愛惜自己,這是我們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記得,失智症,不是世界末日。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雙親都失智,唐從聖從傷心崩潰、到用機智化解困境:他們拉拔我長大,折騰算什麼?

2018-10-31

60歲女兒獨守82歲母親 24小時不停歇的照護馬拉松

2018-10-30

79歲丈夫照顧80歲妻子 與失智、帕金森共處的安靜日常

2018-10-17

專題/多動腦、多咀嚼、吃地中海飲食...全面降低失智風險,專家教你這樣做

2018-09-18

專題/不吃飯、不睡覺,還把內褲穿在外面...失智照顧7大狀況,醫師解答!

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