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林芷揚

健康

達志

2020-04-17 16:26

20211022編按:前立委朱高正週五(10/22)晚間7點多,因大腸癌病逝萬芳醫院,享壽67歲。朱高正好友、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寫下「高正,所做已做,不枉此生,安息吧,同志。」

朱高正去年因大腸癌兩度入院,今年初又因為局部腫瘤復發,侵犯到周圍器官,入住萬芳醫院治療,前後已經治療約兩年,知情人士說,本周三他進去搶救後,多重器官衰竭,週五便離世。

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如何能夠警覺大腸癌病徵呢?每天解便的型態就要注意!

 

腹瀉(拉肚子)是一種很常見的腸胃道症狀,若是一天解便超過三次,或者糞便變成稀糊狀、水狀,就可以稱為腹瀉。值得注意的是,拉肚子不一定是吃到不乾淨的東西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癌症警訊。總之,若排便時出現腹瀉、血便、脂肪便(糞便浮油)的現象,都應提高警覺。

 

腸胃炎、感冒、傳染病,皆為腹瀉常見原因

 

拉肚子若發生在夏天,往往是食物中毒造成細菌性或感染性的腸胃炎所引起的。若發生在冬天,比較可能的原因則是病毒感染;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都是臺灣常見引起腸胃炎的病毒種類,可引起所謂的「腸胃型感冒」。

 

其他急性腹瀉的可能原因尚包括:霍亂、傷寒、痢疾、寄生蟲等傳染病,現在雖然比較少見,但嚴重時可以致命,還是要小心。建議民眾,若是排便過程中發現有黏液、膿、帶血絲,或是血便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然而,若是拉肚子超過2週,甚至長達1個月以上,恐怕不是吃壞肚子或病毒型感冒這麼簡單。許多病人都是腸道甚至是膽胰管出了問題,才導致有慢性腹瀉現象。

 

6個大腸癌危險因子:

1.肥胖

2.抽菸

3.久坐

4.缺乏運動

5.有腺瘤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炎性腸道疾病家族病史

6.飲食上總是高熱量低纖維

 

慢性腹瀉別輕忽!恐是胰臟癌、大腸癌上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醫師王璞指出,臨床上曾遇過胰臟癌的病人,因為胰管阻塞,無法分泌富含消化酵素的胰液幫助油脂消化,造成糞便上浮了一層油,稱為「脂肪便」,這也算是腹瀉的一種。

 

大腸癌也可以用拉肚子來表現,因為部分腸道被腫瘤堵塞,固體的糞便無法通過,只剩稀水狀的糞便可被排出來,就成了腹瀉。換句話說,拉肚子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此外,血便也是大腸癌的常見症狀。

延伸閱讀

用「吃」擊退大腸癌!營養師:天天補充1食物,加速排出致癌物、保護腸道超防癌

2020-01-10

防治大腸癌不遺餘力!台大名醫邱瀚模2招維持好體力,提醒「健檢不是愈多愈好」

2020-01-07

一頭黑髮全天然!台大名醫張天鈞:抗老養生愈早愈好,退休還要懂得「認真地玩」

2019-12-28

愛吃青菜、愛運動,他還是得了大腸癌!醫師:這2食物也要少吃

2019-12-23

沒有醫不好的癌!名醫蔡松彥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專家、自創抗癌餐盤:4種改變就能克服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