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故宮守護國寶來台祕辛

故宮守護國寶來台祕辛

2013-07-10 11:08

台北故宮和北京故宮二○○九年年初展開六十年以來的首次正式交流,引起海內外文化界與藝術界的高度矚目,二○○九年二月十二日《紐約時報》藝文版更以頭條新聞報導這件涵蓋政治與文化雙重突破意義的大事。

台北故宮和北京故宮二○○九年年初展開六十年以來的首次正式交流,引起海內外文化界與藝術界的高度矚目,二○○九年二月十二日《紐約時報》藝文版更以頭條新聞報導這件涵蓋政治與文化雙重突破意義的大事。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倉皇辭廟」撤離大陸、轉進台灣時,做了兩項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一是把二百七十多萬兩黃金、一千五百二十萬枚銀元和一千五百三十多萬美元運至台灣,而使國府能夠在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時代度過難關;二是將二千九百七十二箱故宮國寶以及二千五百三十二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品、中央圖書館藏書和外交部檔案搶運台灣,建構了國府傳承中華歷史文化的正統性與正當性。

在近代史上,故宮國寶歷經二次大遷移,第一次是抗戰時代南遷四川、貴州以及抗戰勝利後的復員北返;第二次則是大陸變色前夕,國寶渡海赴台。曾任教哈佛、耶魯的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享譽海內外的考古學家張光直,十多年前和加拿大女人類學家海樂‧菲勒(Heile Ferrie)進行學術對談時,曾提及他的老師李濟(曾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台大考古學教授,一九七九年八月一日病逝台北,享年八十三歲)把河南安陽出土文物帶到台灣的往事,亦提到國府抗戰初起,「把所有國家藝術珍品打包,運到重慶,包括異常薄脆的康熙瓷器在內,幾乎沒有打破。」

已於二○○一年辭世的張光直認為,蔣介石把古物南遷「是因為古代藝術珍品使政權合法化。帶有動物修飾的九鼎,傳說是夏代大禹所鑄造的。它們顯示了皇帝權力的開始。」張氏又說:「我認為中國王朝從一開始即通過祖先的藝術珍品使其合法化。製造這些銅器最初的目的自然是使統治者和祖先相通,但是,它們後來成為統治者權力與合法性的象徵。」

曾服務故宮七十餘年的那志良(一九九八年辭世),對故宮國寶的抗戰南遷和遷移台灣最為熟悉,他也是親自參與國寶運送的專家。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淮海戰役(國府稱為徐蚌會戰)開打後,國內情勢緊張、人心惶惶。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有人認為應關切古物安全問題,但理事長翁文灝反對古物遷台。最後在翁宅開會討論,與會人士王世杰、朱家驊、傅斯年、徐森玉、李濟和杭立武等理事一致主張古物遷台,翁文灝(曾任行政院院長,後投共,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七日於北京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只得同意。

故宮國寶二千九百七十二箱從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下旬至一九四九年元月下旬分三批運台,由能幹的杭立武(後為教育部長、駐泰大使,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台北辭世,享年八十八歲)負責,史語所藏品運至桃園楊梅,故宮文物先運到台中糖廠,一九五○年運到台中霧峰北溝,六○年代中再搬到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故宮國寶不僅象徵了中華文化的香火延續至台灣,使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擁有正統性質,更是台灣發展國際觀光事業的最大吸引力。大陸遊客訪台,故宮成為最具號召力的景點。

 

故宮珍品象徵歷史傳承

第一批運台文物共計七百七十二箱(涉及單位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館、中央圖書館、中研院和外交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南京下關裝船,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調派「中鼎輪」裝運,當天文物裝船時,卻出現一批海軍眷屬搶著要上船,故宮方面只好請求桂永清親自到船上勸導他們應以國家文物為重,他們才悻悻下船。「中鼎輪」於十二月二十二日開船,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基隆。那志良說:「海軍司令又託這個船長帶了一條大狗,狗也不能適應這個環境,一直在吠叫不止,使人感覺到這是不是世界的末日到了?」押運第一批文物的領隊是考古學家李濟,這批文物經火車運至桃園縣楊梅鎮倉庫儲存。

第二批運台文物,有三千四百八十四箱,海軍未派船,改由招商局派「海滬輪」裝運,四九年一月六日由南京下關啟運,一月九日到達基隆。船一靠岸,大批小販搶著賣香蕉。隨船的那志良說:「有人問:我們出來前,不是有人告訴我們,台灣苦極了,只能吃香蕉皮,為什麼反而是這樣便宜呢?」除中研院文物,其他文物皆運至台中倉庫。

第三批運台文物由海軍調派「崑崙號」裝運,開船前又出現大批海軍眷屬搶著登船。桂永清又親自上船勸導大家下船。那志良說:「這一次,與第一批的情形不同了,時局已十分緊張,大家都搶著逃難的心情,登上了船,就不肯下去,看到總司令來到,男女老少,放聲大哭,他看到這些人,都是追隨自己多年老部下的眷屬,哭得如此可憐,看著他們黯然無語。停了一會,他諭令船長,把船上所有官員臥艙開放,盡量容納這些人。文物分別送到艙中、甲板、餐廳及醫務室等。」由於海軍眷屬占了空位,導致七百二十八箱故宮國寶和二十八箱中央圖書館圖籍未能上船,只運走一千二百四十八箱。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開船,因開往上海修船,又繞經定海、馬尾,二月二十二日始抵基隆。

三批文物運台後,中研院文物全留在楊梅,其餘都運至台中糖廠倉庫。後來,外交檔案亦由外交部提走。故宮文物總共二千九百七十二箱,一九五○年四月中旬開始運至台中縣霧峰鄉吉峰村北溝山麓庫房庋藏。一九五七年在北溝興建陳列室,開始對外公開展覽。由於北溝山區濕氣太重,庫房常出現漏水、滲水現象,會損壞文物,長此下去,總非上策。於是決定在台北市郊外雙溪選址建館,六四年三月開工興建,六五年十月,蔣介石到新館視察,建議博物館定名為「中山博物院」。結果故宮博物院與中山博物院兩個名稱混淆不清,公共汽車路線圖有的標名故宮,有的寫中山,亂七八糟。今天已無人再稱故宮為「中山博物院」了。

那志良說:「運台文物的箱數,與(抗戰時代)南遷箱數相比,以數量計,自然是僅有南遷的四分之一;但是若以質計,則南遷文物中精華,大都已運來台灣了。」那氏指出:「這些國寶,是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晶,毀掉一件就少一件。國亡還有復興之望,文化一亡便永無復國之望了。」故宮國寶能夠在台灣受到良好的保護與上乘的管理,不僅是國寶之福,更是中華文化之幸。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數年前曾透露,中共建政後,北京故宮因「代表封建意識」,曾三度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連擔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史學家吳亦昧著良心贊成故宮改建。

從五○年代到六○年代中,三次提議拆除故宮的計畫,包括把故宮改建成群眾休憩場所或娛樂場所;文革時代曾出現「火燒紫禁城,砸爛故宮」的口號。其實,早在一九二八年六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以後,國府委員、浙江教育家經亨頤(即廖承志的岳父)便曾在國府會議中提出「廢除故宮博物院」的提議,他說:「與其稱故宮,不如稱廢宮。……皇帝物品為什麼要重視?按我的理想,皇宮不過是天字第一號逆產就是了,逆產應該拍賣,將拍賣所得大宗款項,可以在首都造一所中央博物館……。」所幸經亨頤的胡言亂語,未被理睬。

六十多年來,中國大陸不知有多少珍貴文物被破壞、多少文獻古籍遭損毀、多少古墓被盜掘!建築史家梁思成希望以「整舊如舊」的方式修復和整理古建築,結果是大拆特拆,並以庸俗化和商業化的做法整修古代文物。在金錢掛帥和文化沉淪的今天,北京老胡同與四合院急速消失,再過十年、二十年,神州大陸也許只剩下一堆偽歷史的古蹟與文物!

在許許多多論述國府遷台的中英文著作裡,很少人提到故宮國寶運台的意義。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批國寶隨同國府撤台,真正象徵了不少深具政治意義與歷史傳承的符號。也就是說,這批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瑰寶到了台灣,一方面突顯了中華民族與文化在台灣的綿延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昭告全世界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正統性與正當性。

前些年,義大利政府一直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洛杉磯蓋提(Getty)博物館追討走私文物,這兩家博物館都認錯,並已把一批文物歸還義大利。當年那志良、莊尚嚴等人負責押運故宮國寶到台灣,可謂功同再造河山。(本文選自第五篇,陳若雲整理)


作者︰林博文

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曾任美國中報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現居紐約。著有:《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一句話改變世界》、《歷史從此改寫》、《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1949浪淘盡英雄人物》、《悸動的六○年代》等書。

 

出版:大塊文化(2013年6月

 

 

書名:關鍵民國


目錄:


自序 聆聽民國史的馬蹄聲 


民國景觀上的轉折點 

天安門傳奇 

五四運動虹光長在 

抗戰年代十大事件 

西南聯大輝照史冊 

故宮國寶遷台的涵義 

古寧頭大捷扭轉台海情勢 

五○年代的香港「第三勢力」 

百年老店國民黨的滄桑 

魯斯媒體集團與國民黨 

易勞逸與「國民黨學」 

慘淡歲月的台灣 

季辛吉秘訪北京撼動台灣 

台灣政治脫胎換骨的年代 

附錄

中共提前到來的兩大勝利 

中蘇共分裂導火線:八二三砲戰 

艾森豪、蔣介石與台海危機 


民國長河中的弄潮者 

末代皇帝溥儀的婚姻 

日本侵華三大特務 

抗戰時代的漢奸 

美麗特務鄭蘋如 

蔣介石與何應欽關係錯綜 

貌合神離的總統與副總統 

民國總統「神話」連篇 

吳鼎昌與《大公報》 

李璜與青年黨 

「新聞動物」陸鏗

口述歷史開路人唐德剛 

周恩來夜宴孔傑榮 

遊走兩岸三地的特務大使李潔明 

第一個華裔美軍少將傅履仁 

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芬 

「知古而昧今」的史學家何炳棣 

沉湎情色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胡適的最後情人 


附錄

夤緣善變的蔣介石文學侍臣陶希聖∕龔選舞 

延伸閱讀

中華電、大成、台肥...主力最愛的「股票田僑仔」資產概念股該怎麼買?張真卿:1情形千萬別進場

2022-11-23

判斷「主力股」要看成交量!法人圈打滾超過25年交易員「等他們囤夠所需股數時,股價就會飆漲」

2024-03-27

光繳稅就6400萬!八年級低薪宅宅每天盯盤17小時,翻成交量5千億當沖股神:我不怕賠錢,只怕自己無法突破

2024-04-01

股票下跌幾%該停損賣出?年成交量3千億、光繳稅就2億...台股當沖之王巨人傑揭「停損唯一標準」

2024-04-08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