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染病初期傳染度最高!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與台大公衛學院學者,共同分析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與接觸者發現,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很可能在發病前,就有散布病毒能力,病毒散布力隨時間下降。因此最高風險者,其實是防備最少的同住家人,台大公衛學院呼籲,應盡快實施普篩與加強管制社交距離。
日期:2020-04-01
蘇女士早年罹患牙周病,40多歲時牙齒已剩不到幾顆,由於牙齒周邊組織及牙周骨都已毀壞,連植牙都沒辦法,導致蘇女士無法咬碎食物,必須將三餐食物打碎,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營養也攝取不足。蘇女士悔不當初,要是發現牙齒有狀況時,立即請牙醫師治療,還能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日期:2020-03-1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2例新冠肺炎案例,確診數達34例,其中一例又是找不到感染源的病例,面對台灣進入社區傳染疑慮,讓許多民眾聯想到2003年的SARS,然而SARS患者要有發燒症狀才會傳染,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已不適用現在的疫情發展,他並指出全球確診案例中,無肺炎症狀感染者比例高達8成以上,建議民眾外出戴上口罩,將感染機率降到最低。
日期:2020-02-29
為了釐清民眾防疫觀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發布多支衛教影片。其中1支由防疫醫師詹珮君所拍攝的短片,解釋居家隔離和居家檢疫之間的不同之處,裡面提及「居家檢疫者不能外出,也不能有性行為」,後者引起不少討論。 目前防疫處置共分為自我健康管理、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3階段,居家隔離對象為確診者的接觸者,風險最高。居家檢疫者,則以有中港澳旅遊史為主。但無論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必須遵循規定是一樣的。
日期:2020-02-25
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激增,該怎麼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威脅?多位醫師都推薦,除了肥皂勤洗手,提高身體免疫力,是最好對抗病毒、細菌的武器。人體倘若有優良的免疫力,就能抵抗病毒與細菌的感染、傳染,並有效排毒,對於遠離病毒和武漢肺炎的侵害有很大的助益。
日期:2020-02-2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6)日晚間公布國內首例武漢肺炎死亡案例,消息一出,人心惶惶,許多民眾擔憂,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會感染病毒,成為下一個病例。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阻斷傳染途徑?
日期:2020-02-17
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加上流感疫情也在持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都缺貨,「消毒」變成每天必備的工作。不過其實除了飛沫傳染之外,其實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接觸傳染,尤其是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人會天天消毒清洗的「毛巾」跟「抹布」。
日期:2020-02-15
20200210編按:中國上海市民政局上週六(2月8日)宣稱武漢肺炎會透過「氣溶膠(氣膠)傳播」,引發民眾一陣恐慌。到底什麼是「氣溶膠(氣膠)」?該如何分辨空氣傳染還是飛沫傳染?武漢肺炎真的有可能變成空氣傳染嗎?來看錢建文醫師簡單清楚的說明。
日期:2020-02-10
中國上海市民政局昨(8)日宣稱武漢肺炎會透過「氣溶膠傳播」,我國抗SARS專家、中研院學者何美鄉打臉表示,「我不相信、一定反駁」,中國想說的其實是一種空氣傳染,但是卻光說沒提證據,如果是真的,中國院內感染一定更多。
日期: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