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社會普遍盼望放寬大學窄門的時空背景下,國內大學數量自九○年代中期起快速擴充。 然而廣設大學的願景,在政府缺乏長遠規畫,政治人物又濫開選舉支票下,演變成一場噩夢,直接導致高教資源稀釋及品質低落的後果。
日期:2015-12-10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結果。」頂著花白頭髮,說起話來條理清晰、斯文沉穩的謝國清,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他總是以溫柔堅定的方式,在大小政策遊說和街頭倡議上,一走十多年。正因理解,教改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看得到成果,必須投入心血灌溉,惟有秉持平常心、耐心,才不至於在漫長的改革路徑上,被磨滅了心志。
日期:2015-02-12
我的讀者小米是今年的考生,無緣北一女只上了景美女中,她高呼人生完蛋了!為什麼那麼衰?為什麼要成為教改白老鼠?不是沒有準備,也不是書沒念好,居然敗在國家的政策!好恨自己活在鬼島,辜負父母的期待!小米最後總結:「我很想繼續努力,但接下來沒有動力了,似乎再怎麼努力也沒用了……」
日期:2014-06-24
台灣明年即將進入12年國民義務教育,但政策卻在短短一周內出現四次轉變,讓原本就擔負許多壓力的老師與家長,情緒問題瞬間引爆,醫院身心科門診病患激增。醫師建議,最好能對國教有正確認知,並和子女多溝通,如此才能心神安定。
日期:2013-06-27
十二年國教制度在政府宣布遊戲規則後上路,這項攸關全國近二百萬名中等學校師生前途的政策,至今仍爭議不斷。教育為百年大計,這堪稱自九年國教實施後,近四十五年來最大的教育改革,值得大家關心。《今周刊》將深入淺出帶你了解十二年國教樣貌,以及因應之道。
日期:2012-05-03
七月二十日,許多學者連署發表「重建教育宣言」,要求終結教改亂象,認為若是逐項檢討教改的措施,會流於瑣碎、顧此失彼;比較好的策略乃是針對教改的基本理念加以檢討。現在就讓我們從我國產業發展的經驗來批判教改的一個基本理念:教改認為我國的傳統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國人僵化而且缺乏創新能力。
日期:2003-07-31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沒有政黨偏好、沒有政黨動員、超越地域省籍與統獨的遊行,已經在今年教師節落幕,旁觀者與中途離席者不計,至少有十萬人走完全程。
日期:2002-10-03
總統府由藍變綠,不僅將帶來政經版圖的大移轉,也為教育文化界帶來新的契。當陳水扁積極拜會政經大老、為籌組新內閣鋪路的同時,各教改團體也沒有停止腦力激盪,大家都在思考──怎樣抓住這個新契機,讓教改的路走得更平穩?
日期:200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