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Google兩年前上市時,本益比高達一百六十倍,引起舉世譁然!面對外界質疑,Google以每年獲利成長百分之百的回報,讓股東樂於擁有他們的股票,中國創業板二十八家上市公司有可能孕育出下一個Google嗎?
日期:2009-11-05
日前證交所公布台股平均本益比創新高,部分投資人認為,這是台股過熱警訊;但也有人相信,台股價值受到國際資金肯定,本益比理應邁入更高層次,投資人究竟該如何解讀?
日期:2009-05-14
員工分紅配股制度被視為台灣科技業維繫人才的活泉,但也落得「肥了員工、瘦了股東權益」的爭議。股價較高的IC設計公司,過去員工分紅對盈餘的稀釋率明顯較高,費用化之後,分紅的比率勢必要往下調。
日期:2007-09-13
過去台灣被動元件及石英元件廠商產品的應用普遍集中在PC領域。近幾年,隨著國內電子產品組裝大廠的成長步伐,應用面逐漸擴及手機、網通、遊戲機、液晶電視及MP3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身上,由於下游客戶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促使兩者的替代性需求不斷攀升。
日期:2007-04-19
過去幾年,相對於其他亞洲股市,台灣是本益比較低的市場。在外移資金回流和外資加碼挹注下,台股無論資金量和投資信心都獲得提升,可望出現本益比提升行情,各類股龍頭將是最大受惠者。
日期:2007-02-01
隨著大盤站上七千點,投資人風險意識也逐漸升高。預期在季報公布前,個股股價將依獲利狀況進行修正。除了從尚未公布獲利的公司中找出潛力股,其實那些已對外自行公布第三季獲利狀況的公司,也有不少「寶貝」。
日期:2006-10-26
當一個異常或不合理的現象維持得夠久,人們就會想辦法為它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算有點牽強、不盡合乎邏輯,也不一定說服得了別人,但至少能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相信自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噢!別想太多,我不是指台灣的國際定位,也不是講朝野對立或政治亂象,我要說的是台灣股市本益比的變化。
日期:200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