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閣揆吳敦義高喊「庶民經濟」之際,《今周刊》率先深入市民百業,藉由底層心聲,找出計程車、平價牛肉麵、燙髮、夜市、旅館、按摩業……等,十多項「庶民經濟指數」。這些都只是小市民最真實的心聲,超越教科書的「經濟數據」,景氣好壞,老百姓心裡最清楚。景氣變糟,老百姓消費降低,許多人過得比以前辛苦,卻也有人逆勢上揚,平價商品就是最好的例子。一筆筆最簡單卻擲地有聲的數據,正是台灣庶民生活的最佳寫照。
日期:2009-09-17
從來沒有一場選舉,會像6月17日的希臘國會選舉一樣,如此絕對的牽動世界金融安危、經濟榮枯。選舉的結果,恐將造成希臘正式破產,波及「大到不能倒」的西班牙、義大利,進而引發全球經濟核災。金融防火牆能不能阻斷銀行崩潰的火線?歐盟領導者能不能及時找到鞏固信心的方向?都是未來觀察重點。「每張選票都是關鍵!」這不是競選催票術語,而是攸關全球經濟生死的真實寫照。
日期:2013-07-17
這場失溫風暴,起因不只是短期需求衰減,而是全球經濟結構的大轉變。 面對越來越難找到動能的前景,我們應該怎麼因應?《今周刊》赴日專訪「日圓先生」、跨海對IMF亞太區負責人李昌鏞提問,找出經濟的唯一出路。
日期:2015-10-15
全球經濟增長看起來風風火火,但力度闕如;新經濟動能、市場出清都沒出現。世界經濟仍坐在貨幣政策的獨輪車上,一旦唯一的輪子不動,經濟的車子也無法走太遠。
日期:2017-09-07
自今年起,「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這個關鍵詞變得有點熱,一般對於這個關鍵詞或多或少有些模糊的認知,究竟這代表何種意義呢?就字面意義上來看,可拆解為「循環」的「經濟」,因此本質上是討論「經濟成長模式」,而「循環」為這種經濟模式的思維主軸。
日期: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