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一家未立案安養中心日前發生火災,釀3死悲劇,燒出未立案的「幽靈安養所」管制問題。當家中年邁長者失能卻沒人能照顧、合法機構中又沒有合適的床位,長輩與家屬的生活該如何是好,難道只能送往幽靈安養所?
日期:2020-09-24
昌明說,他寧願疑神疑鬼,也不要只是幫老爸買瓶銀杏就好。令人好奇的是,當年失智症知識尚未大開,他為何就有這種警覺性?原來是失智症權威名醫劉秀枝曾經上過節目,劉醫生所敘述的症狀,有好幾項與侯爸爸雷同,於是他用半哄半騙的方式讓父親接受篩檢,「果然中了」...... (編按:原文發布於2017年)
日期:2020-09-24
二○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丹妮.莫迪賽特為了讓媽媽重展笑顏,找上了喜劇演員,這也推動了「待命笑聲」的誕生,與長照中心合作,讓人們不僅是活到老,更要開心到老。
日期:2020-08-12
今年「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共有來自五十六校、一六八名學生報名,包括首次參加的僑生與外籍生,且提案內容豐富多元,充分展現年輕世代對公共議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0-06-23
全球政經情勢多變,卻面臨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變老!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預估在2026年躍升為「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將超過20%。長期照護議題正夯,科技該如何成為樂齡世代的關鍵助力?
日期:2020-06-16
今天再度喜迎「零確診」,連續六天無確診病例,再加上母親節將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1)天宣布,從今天起,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訪視,必須採取預約實名制,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全程佩戴口罩。
日期:2020-05-01
在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數大量增長的情況下,目前已經可以看出病患樣貌雛形,65歲以上長者與慢性病患者一旦染病,重症風險大幅提高。高齡社會的台灣,必須預先準備可能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特別長照機構匯集眾多年長者,群聚與重病風險都高,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建議,長照機構防疫整備必須與醫療院所相同。
日期:2020-03-10
「長照險要現在買嗎?我才46歲,會不會太早呢?」這是不少像張先生這樣正在為後半生規劃的人,最常有的疑問。
日期:2020-01-02
法國巴黎保險調查發現,台灣受訪者最擔心發生慢性病,平均持有保單3.3張,為全球最高,但覺得「獲得保障」卻低於亞洲平均。台灣受訪者最在乎保險的CP值,最想要再買醫療相關保險,對新型態商品是「長期照護保險」興趣十足。
日期:2019-12-16
行政院七月拍板通過「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擬訂排富條款,符合資格者明年申報綜所稅時可享十二萬元扣除額,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昨批評,衛福部對自行照顧失能家人的家庭設下嚴格標準,排富後粗估至少十五萬到廿萬長照人口享受不到這項福利。
日期: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