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困擾,覺得自己食慾難以控制、特別容易餓?如果是,小心被身體「騙」了!因為你很可能只是嘴饞,並不是真的需要進食。如果傻傻分不清,就會吃太多,等到身材「走山」後,可能只能亡羊補牢。
日期:2016-01-01
黃小妹原本是個健康活潑的女孩,十歲開始卻經常食慾不振,起先不以為意,但體重明顯減輕,課業也因為體力不支而受到影響。幾個月下來,一陣陣的噁心、嘔吐與頭痛等症狀接踵而至。起初以為只是厭食症,最後發現居然是腦瘤作怪!
日期:2016-07-15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減肥,控制熱量,但朋友卻邀約聚餐,不去怕傷感情,去了又擔心飲食控制破功,該怎麼辦?營養師提醒,飲食順序很重要,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豐富的魚、肉、蛋類,最後則是碳水化合物。
日期:2017-06-16
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時,常伴隨令人苦不堪言的副作用,包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祕、口乾等。如果因為副作用造成營養狀況不佳、體重減輕,不但會降低身體抵抗力,也會影響癌症的治療效果。
日期:2018-03-22
年近60的張先生才剛退休,正籌劃另一階段的生活,不料陸續出現夜間盜汗、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原以為是年老退化所致,但隨著腹部疼痛加劇,甚至在左上腹摸到硬塊,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罕見「骨髓纖維化」。
日期:2018-05-24
89歲的吳爺爺患有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平常要吃10幾種藥物,家人發現,他最近食慾下降,體重在短短3個月內掉了5公斤,而且脾氣變得很暴躁,不太能如往常一樣,走路到大樓中庭與鄰居聊天互動,在家中也已跌倒好幾次。到底怎麼回事?
日期:2019-11-04
一位55歲男性,最近有食慾不振、倦怠、噁心、嘔吐的症狀,身材偏瘦;就醫檢查發現,他有低血鈉、低血糖的狀況,進一步做了內分泌相關檢查,確診是「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
日期:2019-11-17
86歲張阿嬤因為嚴重黃疸,前往醫院就醫,醫師懷疑是「壺腹鼓」附近長腫瘤。果然,最後確診罹患胰臟癌,所幸經過8小時的手術後,阿嬤恢復良好,目前只需要門診定期追蹤即可。
日期:2019-12-04
令人聞之色變的胰臟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根據健保署統計,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106年至107年約成長10%,107年共計6,798名,僅約1成左右屬於早期可手術治療,主要和難以早期發現、惡化速度快有關。
日期:2020-02-01
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蟬聯第一,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在手術、化療、放療過程中的副作用,還是讓患者的抗癌過程相當痛苦。建議大腸癌病友,可在西醫治療之外搭配中醫調理,有助減緩副作用。
日期: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