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人員若有同理心,不但能減少照顧衝突,更能及時滿足被照顧者需要。這道理多數人認同,但怎樣養成呢?比利時、法國、英國、荷蘭都在往這方面找更好的培育方式,其中比利時有個老人護理照顧倫理尊嚴實驗室,其實就是一個模擬長照機構的訓練中心。負責人有三至五位形成核心團隊,包括資深護理師還有哲學家。
日期:2017-12-04
近來台灣許多人瘋傳瑞士人力時間銀行的故事。瑞士銀行很有名,但這裡講的不是錢,而是在年輕或年老還健康的時候去照顧人,以後自己不行了,也可因自己累積的時數,得到後輩的接手照顧。
日期:2017-11-15
因老人增加,台灣各地過去幾年在政府支持下產生許多關懷據點和日間照護中心。目前有供餐、訪視、打電話問候、健康促進等功能。比起沒有這些功能,我們進步了。但是幾年下來,屢次參加各地交流觀摩的過程中,除了增加據點數量之外,如何更有效地回應多元社會需求,並且永續經營而不繫於特定一、兩人支撐,中央跟地方都還有許多努力空間。
日期:2017-10-25
「高齡產婦」必須被重新定義,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34 或35歲,應該更往後延,移到42歲我覺得比較合理,否則只有徒增憂慮、剖腹產率,以及讓大家自己嚇自己而已。
日期:2017-11-20
由於有許多70歲以上的高齡者,購買投資型保單後,子女卻投訴長輩是被保險業者騙了,諸如此類的爭議層出不窮。因此金管會日前宣布,明年起70歲以上長者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全程需錄影錄音,且紀錄需保存至保單有效期限結束後五年。
日期:2018-06-2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 7 %為高齡化社會,14 %為高齡社會,達 20 %為超高齡社會,台灣預估今(107)年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達 14 %,進入高齡社會。
日期:2018-03-14
全球政經情勢多變,卻面臨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變老!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預估在2026年躍升為「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將超過20%。長期照護議題正夯,科技該如何成為樂齡世代的關鍵助力?
日期: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