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PI、CPI的數字來看,美中均面臨通膨壓力,兩強各自出招,金融市場亦出現變化。而這一輪美國催化的通膨,很可能是與中國經濟戰交鋒的第一回合⋯⋯。
日期:2021-06-23
國際原油、大宗物資價格上漲,所導致的輸入性通膨,使台灣物價隨之走揚,光是外食售價變化,就讓不少民眾「很有感」,也令消費者擔憂,物價一漲不回頭,能買到便宜商品的百元商店,未來恐不復存在。
日期:2022-03-25
台灣物價節節高升,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63%,創下8年半新高,10月年增2.58%,雖然較9月略降,但仍是相當高的水準,加上今年已有5個月突破2%的通膨警戒線,央行如何應對已然兵臨城下的通膨巨獸?顯然總裁楊金龍與副總裁陳南光看法不同。
日期:2021-10-2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13
上海自6月1日開始,上班族每個人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每個人的保質期只有3天,還不如一塊豆腐,你72小時,豆腐5天。
日期:2022-06-13
中央銀行今(19)日於第4季理監事會結束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一如外界預期「連14凍」,央行也將今、明兩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預測值,分別上修至2.60%、2.57%;總裁楊金龍特別強調,若資金在短期內大量進出,導致新台幣匯率過度波動,「我們一定會進入市場調節,央行滿有決心的。」
日期:2019-12-19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周三(4/13) 在立院備詢時,被問到台幣是否會繼續貶值,成為亞洲最弱幣?會不會貶到30元?他回應說:「2020年台幣還是最強的,但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美國升息和縮表是外資匯出因素之一,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上市櫃公司獲利佳,我很難預測走向,因為匯率就是有升有貶」。
日期:2022-04-1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