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退休金制度一向是國人關注焦點,但你知道嗎?同樣年資、不同規劃,退休後每月可領金額可能差到1萬多元,累積起來甚至高達250萬元!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其YouTube頻道分享兩則實例,深入解析如何讓你的「勞保價值最大化」。
日期:2025-06-03
烏克蘭戰爭進入第四年,其在2025年6月1日對俄羅斯境內四個軍用機場發動的「蜘蛛網」無人機襲擊,無疑為全球軍事戰略描繪了新的藍圖。這場代號「蜘蛛網」的行動,利用小型四軸無人機從俄羅斯腹地,甚至遠達4500公里外的伊爾庫茨克省和2000公里摩爾曼斯克附近的空軍基地發起攻擊,成功損壞了40多架俄羅斯戰機,其中包括極爲昂貴的A-50預警機、圖-22M3、和圖-95戰略轟炸機。這次看似天馬行空的突襲,不僅是不對稱作戰的典範,更為身處地緣政治敏感區的台灣提供了寶貴且迫切的防衛啟示。
日期:2025-06-02
觀光列車是近年相當夯的旅行方式。隨著緩緩駛離城市,列車行駛翠綠山嶺和海岸,吃著在地美食,多麼愜意享受。觀光列車讓列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為旅遊的目的的。每列車廂設計融合在地文化,從座椅、餐點選擇到導覽語音,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與眾不同的特色。現在台灣已有8列觀光列車,包括鳴日號、鳴日廚房、山嵐號、海風號、環島之星萌旅號、福森號、栩悅號以及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有哪些?環島之星在哪搭?列車票價、停留站點、行程,今周刊整理一次看清楚!
日期:2025-06-02
川普關稅端上桌後一度引發市場恐慌性下跌,不過被市場稱為「多頭總司令」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當時提出「人造熊市」說法。他當時研判關稅是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個手段而已,「應該不會拖太久」,若是真的熊市的話,調整期會很長,絕非兩三個月。在市場風向變化莫測的川普2.0時代,張錫建議投資要看大趨勢。他說,目前AI就是大趨勢,市場雖會有雜音與修正,但只要大趨勢不變就不必害怕;他認為毋需過度擔心貿易戰、關稅戰,台灣在AI剛需下競爭力很強,因此可以逢低找買點,「害怕的話,就用定期定額投資」。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點出川普2.0時代的投資最高法則,就是要記得「山不轉,川普會轉」,亦即川普在碰到牆壁後會自己轉彎。他解析,在大風大浪當中,「永保清明的心是戰勝市場法則」,也是重要的內心修為。
日期:2025-06-02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今天(2)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第二輪和平談判,然而談判前夕,雙邊的戰爭局勢卻不斷升級,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超過470架無人機攻擊,釀成多人死傷。烏方則在1日發動木馬屠城奇襲,轟炸四處俄軍空軍基地。
日期:2025-06-02
今周刊編按: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正式宣布離開川普政府!周三(5/28 日)他在社交媒體平台 X 上表示,在特別政府僱員任期即將結束之際,他想感謝美國總統川普給予的減少政府浪費性支出的機會。美國白宮官員表示,馬斯克離開美國政府的消息屬實,離職程序於周三晚間開始。美眾議院日前通過被總統川普稱為「大而美法案」的最新稅改法案,讓先前主導「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直言對法案「感到失望」,批評這會增加支出,破壞政府效率的工作。早前川普本人亦多次表態,不會接受馬斯克提出的某些激進改革方案,馬斯克在此時宣布離開川普政府,兩人正式決裂。
日期:2025-05-29
《熱手效應》帶我們走進賭場這個現實版心理實驗室,揭露人們如何同時相信「好運會延續」與「壞運終將反轉」這兩種看似矛盾的信念。從熱手迷思到賭徒謬誤,這些錯誤直覺不只出現在賭桌上,更深植在我們每天做決定的瞬間,從買樂透、投資理財,到信任直覺的每一次選擇。
日期:2025-05-28
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與生成式 AI 崛起的多重浪潮下,全球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如何在不確定中建立企業韌性?善用 AI 技術升級流程、創造價值成為今年 COMPUTEX 新顯學。由華碩副總裁、開放平台事業群暨基礎設施方案群共同總經理朱培蘭領軍的伺服器事業群,正從硬體供應商轉型全方位 AI 解決方案,聚焦新世代 AI 工廠基礎,攜手下游合作夥伴,全面展示從硬體架構、智慧平台到應用場景整合,橫跨製造、金融與醫療等產業應用領域,協助企業打造可控、可擴展、可落地的 AI 工廠,掌握下一波關鍵競爭力。
日期:2025-05-28
「房屋稅2.0」還沒登記戶籍,又想省4倍稅金的民眾,現在只剩倒數4天!房屋稅2.0在今年5月首次開徵,由於今年是新制上路第一年,因此放寬此期間到本期房屋稅繳納期限的6/2,只要民眾在期限內完成設籍,並向房屋所在地方稅徵機關申報,本期房屋稅仍可適用自住房屋稅率。房屋稅2.0除了調降全國僅一戶自住房屋稅率至1%,也針對非自住房屋納入差別稅率,持有越多戶恐怕得面臨更高稅率。永慶房屋提醒,房屋稅2.0有三項新規定要特別注意,包含修法後改為「按年」徵稅、新增「戶籍登記」為自住房屋要件,以及由「全國歸戶」計算自住房屋數,新制該如何節稅,專家也有建議。
日期:2025-05-27
科技業中,英文夾雜著中文的溝通方式已經成為日常習慣,但許多詞語若直接翻譯成英文,可能會讓外國人困惑。前不久,我們的專欄當中指出科技業英文口語錯誤。獲得一些工程師讀者的共鳴:「我真的就是這樣講英文啊!」科技業讀者希望我們能給更多的錯誤例子,以下是一些實例,幫助你更精準地表達,避免出現語言誤會。
日期: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