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科技與永續發展雙浪齊發的年代,企業該如何培養「身心健康、財富穩健、能力不墜」的永續人才,成為關鍵課題。《今周刊》攜手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於5月5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企業ESG永續人資長論壇》,以「身心整合 × AI轉型 × 幸福企業」為主軸,從退休規劃、健康永續、財富韌性到能力再造,提出打造幸福職場的具體行動解方。
日期:2025-05-22
蘋果 (AAPL-US) 股價周三 (21 日) 挫跌逾 2%,OpenAI 當日宣布將收購蘋果前設計長艾夫 (John Ives) 的硬體新創公司「io」,象徵 OpenAI 正式跨足硬體,也讓投資人擔憂,在 AI 方面遲遲沒有太大進展的蘋果,將在消費性裝置市場面臨新的競爭。
日期:2025-05-22
AI不再摸不著,這場由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構成的AI場域經濟,市場規模十年內上看四.三兆新台幣,不僅推動供應鏈商機,更將徹底重塑人機互動新世界。
日期:2025-05-21
面對少子化國安危機,行政院長日前接受訪問突然丟出「婚育宅」獎勵措施,對住社會住宅或有租金補貼的年輕家庭提供生育獎勵的額外租金補貼,「婚育宅」真有實質內涵誘因?還是畫大餅口惠實不至?真能讓這些年輕無殼蝸牛大膽生小孩、養小孩嗎?國際上有哪些國家的婚育措施值得政府借鏡的呢?
日期:2025-05-20
在社群平台瘋傳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這預言是出自日本女漫畫家竜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為何會讓不少人認為有可能會發生,主要是過去竜樹諒曾在漫畫中的一頁說出:「我夢見2011年3月將有大災難發生」的預言性文字,最後311大地震真的發生。加上日本政府發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70%提升至80%,更讓社群平台上議論是否7/5日本大地震是否將來臨。日本政府澄清,報告是協助民眾為最壞情況預作準備,但已有不少旅客決定取消日本行程,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認為,日本目前沒看到明顯前兆,加上全球超過1300天沒有規模8或以上的地震出現,且規模6、規模7的地震出現頻率也低於正常值,顯示今年應該還處於地震的「平靜期」。「雖然後續還要持續觀測,但現階段來說,日本7月將有大地震說法,其實謠言成份較大」。而竜樹諒接受日媒訪問時指出,自己是以客觀態度看待,希望這份關注能促進人們的安全意識與準備。「對內容的解讀應交由人們自行判斷。不過,也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應參考專家意見,適當行動。」究竟《我所看見的未來》裡面針對7/5當天大地震的描述情境如何?
日期:2025-05-17
(今周刊1481)「這孩子,有點笨⋯⋯。」每每談起童年時師長對自己的評價,王興興總是百感交集。
日期:2025-05-07
由OpenAI開發的AI軟體ChatGPT在現下已是許多人的AI助理,無論是工作、讀書,甚至是創作都能派上用場。其不管是圖像生成功能亦或是搜尋解答功能,都頗受用戶喜愛。不過,為因應台灣法規,ChatGPT自今(2025)年5月起漲價,OpenAI將對台灣用戶加收5%營業稅,此消息一曝光引發熱議。
日期:2025-05-04
雖然身為全球最大工業級固態硬碟品牌,其實,宜鼎早在10年前就布局AI,如今靠著邊緣AI完整產品線,成功轉型為系統服務商。
日期:2025-04-30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波動甚巨,在不利市況下,更凸顯基金經理人平衡布局、靈活操作的功力,而他們解讀市場的獨到眼光,亦值得投資人作為參考。
日期:2025-04-23
你會對ChatGPT 說「請」和「謝謝」嗎?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透露,在ChatGPT中的禮貌交流,會導致數千萬美元的電力成本,但他認為,這錢花得值得!有用戶打趣說,「當世界末日來臨時,這點代價只是為了感到安全。」這句諷刺性的評論,意外得到不少人認同,認為善待AI,也許有一天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獲得回報。這種對《駭客任務》和《魔鬼終結者》系列電影的影射表明,人們對人工智慧主導地位的文化焦慮,正在逐漸滲透到日常的數位習慣中。
日期: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