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搜尋條件:張大千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40項結果
搜尋日期:
職場生活

憑幾張老照片,就修復好荷蘭女皇破損瓷器…電機科班生沉醉陶藝半世紀:一代大師蔡曉芳辭世,當代官窯成絕響

創辦台灣名窯「曉芳窯」,有「當代官窯第一人」之譽的蔡曉芳,傳於4月7日辭世,享壽87歲。公奠將於4月20日下午3時30分,擇台北市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

日期:2024-04-15

職場生活

太愛鍾馗嫁妹,張大千畫鍾馗也畫自己…《歸妹圖》隨俞大綱赴美,46年後首度現身台灣

羅芙奧12/2舉辦「翰墨丹青—書畫及古文物」專場,這次拍賣最特別的是有一幅張大千十分罕見的《歸妹圖》,它是近代中國戲曲專家俞大綱生前所藏珍品。羅芙奧書畫部經理陳砥翰指出,俞大綱的哥哥俞大維曾任國防部長,俞氏家族家世顯赫,來源正確,加上作品頗有知名度,以及藏家對張大千的接受度原本就高、題材的稀有性等因素,相信此作會受到不少藏家追捧。這是《歸妹圖》第一次現身拍場,羅芙奧估價為320至500萬元,最後拍價含佣金高達2040萬元。

日期:2023-12-01

投資理財

廣達2個半月股價飆151%,林百里身家2800億躍台灣新首富!4年前就看好AI:30年來廣達新機會

人工智慧(AI)概念股火爆,包括技嘉(2376)、廣達(2382)、緯創(3231)、光寶科(2301)等挾AI題材,股價創多年新高。其中廣達股價從今年4月的81元附近,一路狂飆151%,週四(7/13)盤中股價衝破200元,一度來到漲停206.5元、續寫23年新高,終場收在195元、漲幅4%,也讓創辦人林百里身家水漲船高,擊敗張聰淵、郭台銘等富豪,成為台灣首富,成為這波AI熱潮大贏家。

日期:2023-07-13

產業時事

黃仁勳脫下招牌皮衣幫他穿上,1動作各自解讀!謝金河:宣告廣達與輝達緊密連結,哪些企業受惠?

黃仁勳的黑色皮衣穿在楊麒令身上⋯⋯這次黃仁勳台灣行,從逛饒河夜市,到台大畢業典禮致詞,要大家用跑的,不要用走的,不要成為別人的獵物;到Computex展,台塑大家長親率高管聽他生動活潑的演講。最後他逛到電腦展的攤位上,跑到雲達的展場,當場把他的黑色皮外套穿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身上,這個畫面引發大家各自不同的解讀效應。

日期:2023-06-01

職場生活

30萬能買國際級作品?這些年輕藝術家潛力無窮!羅芙奧:一開始別考慮賺不賺,要用喜歡角度來買

拍賣,對很多人來說高不可攀,其實在拍場也有不少值得入手的平價作品。羅芙奧藝術部總經理傅斐郡表示,以小資族能負擔的20~30萬來說,也可以買到國際級藝術家作品,她推薦來自台灣、日本及英國的3位年輕藝術家。

日期:2023-03-03

產業時事

那天,他背著被砍傷的王羽下樓…天廚經理用3招收服大老闆成VIP經理,工作半世紀退休告白

一份工作能從事多久?在天廚菜館服務50年的餐廳經理邱家登,是如何一步步從不懂吃的餐飲業菜鳥,變身為大老闆們心中的VIP經理?

日期:2023-02-01

職場生活

棄6位數月薪,補教名師跑去做印刷!常玉版畫爆紅、複製畫賣進故宮…被疫情重創她不氣餒繼續拚

曾是托福補教名師的陳珮怡(Jennifer),2014年因故宮與興臺印刷合作,推出聯名品牌而返家,並成立「臻印藝術」。她坦言:「當初放課的時候心中有掙扎,尤其教托福的時薪很高。」轉職後,她以最好的印刷品質,擄獲各大美術館的心。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7年舉辦常玉逝世50周年館藏展「相思巴黎-常玉館藏展」,第一版限量常玉數位微噴畫作,就是委託臻印藝術印製。近年更與知名知名收藏家及基金會合作,包含力晶文化基金會、Kelti克緹國際、 廣達文教基金會、陳澄波文教基金會、郭雪湖基金會等。

日期:2022-09-03

職場生活

一張圖檔賣20億 網紅竟變第三貴藝術家

一位藝術門外漢靠著電腦繪圖軟體,以近20億元天價售出一張圖檔,徹底改寫「藝術品」的定義。今年春天,還發生了多起令人難以置信的拍賣,更引爆加密收藏品的科技話題。

日期:2021-03-31

財經時事

胡適手稿拍賣6億天價惹議!律師:賣家若提不出贈送證明,恐涉侵占罪

台灣文學巨擘胡適《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日前(10月16日)於華藝國際北京拍賣,以1.3915億人民幣成交(約台幣6億元)。卻被胡適孫子發聲明抗議,主張擁有手稿繼承權,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律師認為孫子主張有理,若賣家提不出胡適及後代贈送手稿等證明,恐涉侵占罪。

日期:2020-10-23

品味人生

花與麵包的饗宴

一位是前財經雜誌執行長,熱愛生活、周遊世界七十國;一位是冠軍麵包師傅,會揉麵團也喜歡下廚;還有一位是聞名海內外的花藝師,善用洞見美麗的眼睛,以花草實踐生活美學,三人並坐談麵包、弄花藝,從台灣開始的旅行,打開視覺、味覺學生活。

日期: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