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搜尋條件:林聰賢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32項結果
搜尋日期:
產業時事

陳吉仲請辭政院准了!臉書2000字回看7年多來日子「歷經無止境抹黑,但我毫無畏懼」

進口蛋爭議持續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周二(9/19)上午現身立法院談到,過去3周以來有許多汙衊、抹黑都不是事實,但在周二傍晚的17:30召開專案進口雞蛋議題說明記者會後的2個多小時,陳吉仲在臉書上寫下:我決定請辭。另外,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緊接著陳吉仲之後,也在臉書寫下「美好的一仗,我們一起挺過!」宣布自己即刻請辭。就在兩人宣布請辭之後,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院長陳建仁尊重陳部長的決定勉予准辭,並於週四(9/21)生效,將由農業部政務次長陳駿季暫代部長一職,林聰賢則是一併勉予准辭,並同步於本週四生效,後續人事將依照規定,經董事會程序再行派任。

日期:2023-09-19

產業時事

農業部掛牌成立,為何陳吉仲能當部長?陳建仁力挺:農村孩子知道農漁民需要什麼!親揭3大目標

行政院農業部周二(8/1)在滂沱大雨正式掛牌成立,副總統賴清德出席揭牌典禮並轉達總統蔡英文的三句話,期許農業部要「做農漁民永遠的靠山」、「農為國本」以及「立部厚生」,他勉勵首任農業部長陳吉仲能帶領農業部,讓農民生活更好、農業永續發展,並兼顧糧食安全。

日期:2023-08-01

職場生活

「台灣豬標章」遭查違規!農委會大動作稽查 家樂福、鬍鬚張等60多家被下架

日前傳出有農委會發的「台灣豬」標章的鬍鬚張使用進口豬,引發國人嘩然、質疑標章的可信度,中央畜產會因而展開清查擁有台灣豬標章的7000餘家業者,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提及,目前已清查約三分之一,清查後約有60餘家遭下架,其中包括連鎖店家家樂福,因品項較為多元,因而先撤下。

日期:2021-01-09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

產業時事

3個百年工藝世家 靠「創新」傳承數代拚出好成績

3家超過1百年的工藝品家族企業,皆面臨時代變遷的淘汰賽,但靠著興盛的民俗信仰、日益精進的手工技藝,以及薪傳理念,它們都撐下來了。

日期:2020-10-29

財經時事

開放美豬牛「一豬多制」 陳時中:不得自訂標準

政府開放美豬進口,恐衝擊台灣養豬業與加工食品業,更有民眾憂心會有食安問題。

日期:2020-08-30

品味人生

分享「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結合藝術季、文化季,讓地方的風土人情被發現,是促進地方創生的良策。然而這需要多方配合,才能讓這些祕境一一被盤點書寫。

日期:2019-10-23

產業時事

台灣超現代公民行動聯盟成立大會暨《超現代》半年誌創刊發行記者會

健保瀕臨破產危機、生態崩潰頻拉警報、教育改革令人憂心 社會問題難解? 林金源(奇林)領軍 台灣超現代公民行動聯盟提解方 共創超現代大同社會

日期:2019-10-17

財經時事

為什麼多數農民都支持巴拉刈?第一線農民告白:從食安的角度,巴拉刈反而更安全

巴拉刈就像是醫生們會使用的藥物,在適當的管理施用下,對病人其實是有幫助,一切的問題都在於管理不良......

日期:2019-06-24

產業時事

迷走的台灣農業

一顆鳳梨換不到一顆水餃、一箱高麗菜只值一個便當……,有關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血本無歸的新聞,每年總是反覆上演。台灣的農業政策,也長期糾結在救價、收購、促銷的任務之中,漸漸迷失了長期發展方向。先拋開頭痛醫頭式的短線補貼思惟,才能讓農業成為另一個「賺得了錢」、「打得了國際賽」的產業。

日期: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