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搜尋條件:綠色創新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9項結果
搜尋日期: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北市永續大利多 帶領新創、社企邁向ESG未來

臺北市政府透過各方面資源的支持與協助,引導新創與社企積極且持續地朝向永續、綠色的方向發展。

日期:2023-11-09

產業時事

以大帶小加速ICT產業綠色轉型 搶攻永續新商機 

氣候危機威脅迫在眉睫,二○五○淨零轉型不僅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目標,電子資訊產業是臺灣重要護國神山群,隨著國際大廠品牌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評選指標,「二○二三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透過與國際大廠交流,攜手推展國內供應鏈加速減碳淨零進程,聯手產業公協會訂定產業淨零目標與策略,邀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推動以大帶小協助供應鏈導入系統化盤查,促成產業節能減碳科技示範應用,讓ICT產業邁向高效、低碳與智慧製程,搶攻永續新商機。

日期:2023-06-15

2022世足賽

踢完世足賽全場絕不讓球衣破!代工9國戰袍,adidas、NIKE都老客戶…遠東新如何「土法煉鋼」?

卡達世界盃冠軍戰,阿根廷於PK大戰以4比2勝出,奪隊史第3冠,讓法國衛冕夢碎。巨星梅西終於實現贏得世足賽金盃的畢生夢想,帶領阿根廷奪下睽違36年的隊史第3冠,許多民眾感動落淚。(原文刊載於2022/11/16,更新時間為2022/12/19)

日期:2022-12-19

產業時事

聯華電子「綠獎」與供應鏈攜手 擴大永續影響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導業者聯華電子,除了在本業表現亮眼之外,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亦是積極主動承擔且透過各種行動促成改變。至今已邁入第七屆的「綠獎」,正是聯電攜手供應商夥伴對於環境及生態保護的長期承諾。今年透過將表彰對象由NGO保團體及學生擴大至新創團隊,「綠獎」影響力可望進一步擴散。

日期:2022-12-07

財經時事

半導體產業如何做ESG?聯發科拼綠色創新、台積電造減廢效益...國際大廠力推永續實踐「碳手印」!

台灣IC產業具彈性、速度及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有重要地位,不論是IC製造還是封測市占皆是全球第一。去年美國半導體協會研究報告也指出,「若台灣有一整年無法生產晶片,全球電子業營收將會減少約5000億美元」,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影響。雖然半導體發展為我們帶來國際競爭力與經濟效益,但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水電資源,同時排放過多二氧化碳與產生廢棄物影響環境。要如何兼顧環境永續因應ESG要求,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計劃方向。

日期:2022-11-22

產業時事

高齡化小島如今人口增加 電力自給率六成 全體一心 日本淡路島寫光電傳奇

日本整體再生能源占比不過十八%,位於瀨戶內海的淡路島綠能占比卻高達六成,日本關西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就坐落在這座島上。這座日本歷史上的「神話之島」究竟是如何蛻變成先進的「太陽能之島」?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 天然氣發電成關鍵力量

過去這兩年的時間,在新冠疫災重新排列組合全球市場之際,台灣企業找尋契機,使得台灣經濟成長率在疫災衝擊下,仍然能保持正成長,連帶驅動用電量大幅成長,台灣電力供給議題也受到重視及討論。《今周刊》專訪長年耕耘永續發展的黃正忠博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及台灣電力公司專業總管理師張廷抒,帶領讀者一探究竟台灣電力發展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日期:2021-12-16

公投專區

參與能源世紀革命 台灣要靠再生能源大轉型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私下曾請教台電的老廠長,他們都認為,重啟核四是不可能的,原來的公司都不見了,不是花百億就可以解決,還有核四地處斷層帶的問題,所以現在要談重啟,其實已經錯過了那個時機點了。

日期:2021-10-27

財經時事

「半導體業就像科技業的中央廚房」從材料、製程到產品端...聯電如何落實ESG?

「半導體業就像科技業的中央廚房。」聯華電子永續辦公室主任吳博文這樣形容,因為半導體業是可以從材料源頭、製程到產品端,好好計算每個產品碳足跡的行業。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聯電達成了一項特別成就,在2011年與2014年受歐盟邀請,參與歐盟科技研發專案,創下了台灣企業受邀參與的首例。

日期:2021-01-28

產業時事

朝向「碳循環」與「水循環」最後一哩路 綠色創新推升價值翻轉 成為臺灣企業永續發展策略

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曾經指出,單以歐洲為例,二〇三〇年循環經濟商機將高達一.八兆歐元,加上歐盟執委會已於去年率先全球,宣誓全歐州將在二〇五〇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更促使製造廠商加速建立涵蓋碳循環與水循環的資源供應模式,追求兼顧環境和獲利的綠色創新成長。

日期: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