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險和癌症險過去常因「定義不明」爆發理賠爭議,金管會保險局在去(2018)年針對22項特定傷病的疾病及癌症險定義統一,並於今(2019)年1月1日正式上路。新制上路後,建議民眾未來投保新保單前,先比較保障項目數、各家保費和給付方式。
日期:2019-01-01
保險局避免民眾申請防癌險的理賠認定有爭議,2019 年元旦起統一癌症險定義,也就是說,新癌症險定義與重大疾病險歸於一統。癌症保險可以如何規畫?保險業者表示,利用一張癌症醫療險,搭配一張一次性給付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最完善,因此,了解新的一年,癌症險的新定義尤為重要。
日期:2019-01-01
全民健保不見得「什麼都給付」,即使民眾另外購買住院醫療險,假設不幸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或傷病時,許多健保及住院醫療險都不給付的大筆金額花費,恐怕也只有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險,才能夠支應這些龐大的開銷。簡單來說,「重大疾病險」及「特定傷病險」就是讓被保險人在患病初期,就能領到一整筆保險金。它可以用來貼補龐大的醫療費用,或是做為緊急預備金,讓被保險人因病暫時無法工作、收入中斷時,作為薪資收入,避免因為疾病而造成整個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與單純「分次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甚至是傳統癌症險,在功用上存有非常大的差異。
日期:2017-08-03
除了重大疾病險,還常聽到的「特定傷病險」及「重大傷病險」,名稱相似,但是,到底這3種保險有何不同?簡單說,最大差異就在於保險範圍的不同。
日期:2019-05-31
根據統計,二○一四年最夯保單,分別是利變型、美元保單,以及類長看保險商品。新年度開始,這些熱銷保單還該不該買,又有哪些商品將是一五年熱門保單?選購前民眾最好先做評估,以免不符合自身需求,或與期望產生落差。
日期:2015-01-01
「哈啾!哈啾!哈啾!」小齊一覺起床連打了3個噴嚏,鼻子搔癢、眼睛也泛紅流淚,媽媽看了心疼不已……;小齊從小就是過敏體質,雖然上了小學後,過敏的「症頭」有比以前好了許多,但是因為沒有辦法完全根治,還是得承受過敏症狀反覆發作之苦。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全台過敏人口高達7成,其中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患者人數逐年攀升,甚至是10年前的10倍之多,像小齊這樣的過敏患者早已見怪不怪了;究竟為何國內過敏人數會這麼多?哪些又是常見的過敏原?如果從保險角度來看,過敏體質買保險會被除外?以下跟著小花平台一起來了解。
日期:2018-06-11
「那一場車禍改變了我兒子的人生,也讓我們家陷入黑暗困境。」今年50多歲、開計程車為業的林先生,說起4年前小兒子發生的車禍,不禁悲從中來,忍著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日期:2014-08-14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日期:2017-08-14
台灣女性經濟獨立比例越來越高,家庭經濟也不再是過去由男性一肩扛下的型態,根據統計,女性經濟戶長占整體家庭比重將近3成,雙薪家庭已成為常態。然而,不少職業婦女在工作之餘,仍須負擔較重的家庭責任,因此壽險業者建議,女性族群規劃保險時,應有實支實付醫療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等,以面對未來可能風險。
日期: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