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要成立創投基金的2009年,那年台灣只有3檔創投基金設立,那真是創業與創投的低谷啊,熊市中的熊市,」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回顧台灣新創15年發展,不禁慨歎當年如同荒漠屯墾,沒有下雨就得想辦法找水源的艱難,也同時欣喜如今台灣已是生態豐沛、物種多元的創業叢林。
日期:2024-12-25
三十年前,蕭景燈和陳正然、吳俊興共同創辦台灣第一個本土搜尋網站「蕃薯藤」,被譽為「台灣網路發展先驅」;三十年後,AI熱潮席捲,蕭景燈再度走在時代趨勢的前端,創業設立「仨宇公司」,加入AI相關研發。
日期:2024-12-10
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8299)執行長潘健成透露,群聯不受國內電子大廠青睞、自費上億美元研發的企業級SSD(固態硬碟),已經通過美國客戶的認證,可望隨著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載人太空任務Artemis二號,2025年9月奔向月球。潘健成也認為,目前Nvidia鎖定的AI伺服器主要客戶,都是要建置龐大資料中心的美系CSP,但若參考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經驗,其實AI伺服器數量更大的市場,將是目前尚未明顯發酵的企業用戶市場。他強調,企業端的AI伺服器市場,不但是群聯的大好機會,也將是台灣進軍AI龐大商機的絕佳機會。
日期:2024-09-24
生成式AI啟動新時代巨輪,人們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透過AI分析大量數據與自動化決策能力,為產業帶來爆炸性變革。中華電信瞄準AI商機,全力發展以AI為首的七大創新技術,推動人才、技術與標準藍圖三鑰,對內,強化員工新興科技專業職能、輔導考取國內外專業證照,提高留才誘因;對外,成立高雄研發與技術中心,擴大新興科技人才攬才觸角,同時,積極組建集團6000名菁英技術人才艦隊,持續深耕數位生態系統,協助全民與百業轉型升級,邁向智慧島嶼。
日期:2024-08-13
這個周末,我參加創投前輩李鎮樟先生James的生命禮讚見證音樂會,James 是我很尊敬的創投前輩,一輩子都是科技探索的先行者,如今他又用一場充滿愛與勇氣的生前告別式,展現他對生命的熱愛,與親人至友的不捨,也帶給許多人滿滿的力量。
日期:2024-07-03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的前瞻技術平台資深處長梁伯嵩博士認為,人工智慧(AI)目前還在發展的初期,「還像個小孩一樣,會犯錯,需要好好培養」,但假以時日肯定會為全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促進典範轉移,更可能加入許多技術領域的發展,從自駕車、AR(擴增實境)、6G、無人機、太空科技,甚至到醫學及能源。他也指出,想要一窺AI未來的可能發展,可以借鏡網際網路(internet)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經驗,而且在目前的AI熱潮下,大家可能高估了AI的短期效益,並且低估了它對人類社會的長期影響。
日期:2024-05-06
在數位經濟時代,資訊服務產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然而從以下客觀的數據來看,我國的資訊服務產業仍需要加速成長。臺灣資訊服務廠商家數約為 16,000 家,依2024年2月臺灣上市櫃資料顯示,資訊服務業上市櫃只有 46 家,占臺灣上市櫃公司家數只有 2.5%,且臺灣的資訊服務業市值占上市櫃市值比重僅約 0.42% ,可見臺灣的資訊服務產業上市櫃家數不僅少且規模偏小。如果大家都認同數位化的智慧應用時代大趨勢來臨,那麼扮演核心驅動的軟體及服務產業的競爭力,就應該強化,臺灣才有機會繼半導體成為世界領先之後,以軟體及服務成為數位強國。
日期:2024-04-19
經濟部周五(3/22)召開2024年第一次電價審議委員會, 4月起民生、工商用電全數調漲,平均調幅約11%。其中,為了顧及民生,電價審議會新增了住宅用電330度以下、商業用電700度以下的最低級距,調漲幅度縮小到3%。民生住宅用電部分,一般兩口之家夏天正常吹冷氣,若客廳吹2小時、房間吹8小時的冷氣,計算下來1個月增加電費僅60元。若是4口之家,單月電費也僅增加100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明,考量在政府補助、使用者部分負擔、台電公司努力撙節成本三方向下進行電價調整,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約11%,並以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採不同調幅方式,細緻化的進行各類用戶電價調整。
日期:2024-03-22
近期美股13F報告陸續發布,許多知名基金經理人2023 年第四季的持股曝光,投資人能一窺傳奇操盤者的投資策略和趨勢,學習一流投資者思維方式,進而調整自身投資組合。
日期:2024-02-16
專門研究中國資訊操作的智庫IORG在今年1月20日舉行「民主韌性論壇」,現場邀請「日本事實查核中心」分享日本的假訊息趨勢,以及中國針對台灣議題在日本進行的資訊操作手法。日本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古田大輔盛讚,台灣在應對假訊息上做得比日本更快、更好,「我每次來到台灣,都是來學習的。」
日期: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