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行事曆 pimco esg 房地產

善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善終共有197項結果
政治社會

從救命到顧命 台灣安寧善終的重要推手黃勝堅

園丁無法改變春夏秋冬,只能讓春夏秋冬裡的花朵,長得好看一點;同理,醫生是人不是神,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卻能讓病人在生老病死之間快樂一點,讓生命更有意義。第四屆總統創新獎一般個人組得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長年推動醫養結合,帶領醫療團隊走入社區,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到社區資源整合多元連續的全人服務,實現在地老化。從救命到顧命,2019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專法,黃勝堅是重要幕後推手之一,尊重病人自主與保障善終權,見死不救成就安寧善終,只因他堅信,五福臨門的最後一福,即是善終。

日期:2020-12-03

焦點新聞

幸福熟齡論壇》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面對此一趨勢,你是否有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要怎麼過?除了長照外,死亡更是人生最後、最大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隨著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大家應了解,人有自然死亡的權利,因為,如果自己不做決定,壓力會落到所愛的人身上。

日期:2020-10-29

個人成長

堅持急救,爺爺七孔流血亡!5年後輪到爸爸「骨斷屎滿床」...高科技下一一慘死的台灣老人

希望所有活著的人,你們真的不要輸在終點上。

日期:2020-10-29

焦點新聞

為何很多人有錢有勢,卻無法善終? 重症醫師揭「殘忍現實」

有錢有勢者,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卻得經歷更多痛苦?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在重症醫療第一線觀察,他看過無數的殘酷「現實」,「很多有錢人無法善終,就是因為財產分配問題!」

日期:2020-09-26

健康

不是簽了名就會被放棄,對於安寧療護你需要知道的事!

「安寧緩和醫療」的精神是不加速、也不延後末期病人的病程,危急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協助病人自然、有尊嚴地抵達人生的終點。「善終,才是最好的道別」「安寧,是做到生死兩相安」。或許這麼說,練習打破框架、對生命沒有標準答案,也是我們在慢慢變老的路上要學習的一門課。

日期:2020-09-22

焦點新聞

科技文創跨域整合 展現國家創新力

我國獎勵產業創新最高榮譽的「總統創新獎」,1日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台灣設計研究院、黃勝堅總院長及郭建甫董事長榮獲第四屆「總統創新獎」。

日期:2020-09-03

焦點新聞

蔡英文親頒總統創新獎 台灣設計研究院、黃勝堅、郭建甫獲獎

蔡英文總統今(1)日上午出席「第四屆『總統創新獎』頒獎典禮」,肯定獲獎人在不同領域發揮創意、投入創新的精神,展望未來,創新力必須被應用在每個領域,才能加值創造更大的效益,加速經濟成長的動能。政府將會和大家攜手努力,她也期盼台灣在變動的世界局勢中,能夠持續保持關鍵地位,脫穎而出。

日期:2020-09-01

聰明理財

商品大王羅傑斯:美股是一個「等著破滅」的泡沫

有「商品大王」之稱的著名投資人羅傑斯(Jim Rogers)警告,近來各國央行所做的紓困,將帶來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崩壞,而美股目前就是一個等著爆破的泡沫。

日期:2020-08-20

健康

別再說安寧=放棄治療!一次搞懂病房、居家、機構3種照護方式

台灣安寧療護方式多元,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安寧病房」。馬偕紀念醫院榮譽主治醫師賴允亮曾在訪問中所說:「安寧療護是軟體而非硬體,並非要在特定的地方才能接受安寧療護。」隨著病人的需求發展出不同的照護模式,包括安寧門診、安寧共同照護及社區安寧(含居家及機構安寧),每種模式之間可交叉使用,以提供全面性照護。

日期: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