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垃圾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垃圾債共有122項結果
理財

00940連師父都搶開戶買…台灣人的錢遠比想像多!謝金河:錢多只能往2條路「ETF規模會續升」

今天打開電視,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元大投信募集的一檔高股息ETF,在FB,Line的群組都po出一張出家人開户的照片,各家電視台都以頭條新聞播出。看到00940的狂熱,今天立法委員紛紛跳出來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都跳出來澆冷水,示意投資人不要激情過度!站在理性投資的角度看,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大家一窩蜂投入,恐怕有後座力。

日期:2024-03-15

ETF

台股萬九如何資產配置?00937B月月配債券ETF年化配息率近6.5%:3大優勢降息循環,有望再賺一波

最近不論是台股或美股都在頻創新高,大盤來到 19,000 點是否應該居高思危?持股是否需要出清?其實只要將投資組合做好「資產配置」就不必過度擔心!我的作法就是佈局「進可攻、退可守」的債券型 ETF。

日期:2024-03-04

全球股市

瑞銀評比全球35國投資回報年鑑!台股排名規模第11大,過去56年來年化報酬率近10%「這類股撐起半邊天」

瑞銀於上週 (2 月 29 日)發布第 25 期《全球投資回報年鑑》(Global Investment Returns Yearbook),報告涵蓋自 1900 年至 2023 年長達 124 年期間,全球 35 個主要市場的資產類別表現,顯示股優於債。美國佔全球市場 6 成以上,其次為日本、英國和中國,台股排名全球第 11,近 60 年來的年化報酬率為 9.8%。

日期:2024-03-03

全球股市

退休後靠高股息股票的配息來支應生活,有什麼問題?肯恩.費雪:比起股利投資人更該在乎的事

人們愈來愈長壽,全球平均壽命不斷增加,未來只會繼續增加下去。這也表示,人們跟過去比起來退休生活變得更長,可能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還要長。對很多投資人而言,退休後仍獲得足夠的現金流支應生活,往往是大家最關心的。沒有人想要退休後還發生什麼「驚喜」,尤其不希望那種突然需要減少支出的意外狀況。為了在投資期限內可以供應足夠的現金流,要如何提高投資組合產生你預期的現金流水準的機會呢?

日期:2023-12-06

理財

景氣終止連十藍!真能「藍燈買股票、紅燈數鈔票?」 專家:熊市底部成交量特徵這樣看

股災來臨時往往引發投資人恐慌,但把握住熊市的便宜價,未來就有機會讓財富翻倍增長!今周刊顧問張弘昌導讀《熊式啟示錄》一書,解讀熊市底部特徵,展望明年(2024)股市投資佈局。

日期:2023-11-10

國際總經

美國消費出奇暢旺 經濟不著陸 ——經濟成長果實獨厚大企業

美國商務部公告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高達4.9%,跌破專家眼鏡。貨幣緊縮效果使多數中小企業受害,大型企業卻幾乎沒受到影響;經濟增長的果實預期將分配更不平均。

日期:2023-11-08

理財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同類型第一 更勝股票型

股債均甜!高利率環境,龍頭企業不怕美國通膨受控但尚未達到聯準會目標,高利率環境預期將維持一段時間,債券可以進場嗎?科技股受惠AI題材大漲,股價持續攀高,到底還能不能追?最佳策略很可能不是二選一,而是「我全都要」。統計國內八檔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上漲逾一成,國內唯一聚焦全球龍頭企業股債資產,且不投資非投資等級債的「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反映資金趨勢,今年以來上漲17.7%,為同類型基金表現最佳,更勝股票型基金,適合對於風險控管有嚴格要求的投資人。

日期:2023-10-02

全球股市

楊應超看投資》Fed按兵不動能追哪種商品?想當「好公司」股東也得挑好價,這兩類股還有些壓力

聯準會開了2天會議後,美國時間9月20下午決定不升息,維持5.25%-5.50%利率。這跟外界預測的一樣,知名外資分析師、現為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指出,聯準會的升息週期應該快結束了。在今年最後2次會議(11月2日和12月14日),可能會再升息1次,然後明年應該就會降息。

日期:2023-09-21

保險

想賺錢,要買對!常見投資型保單6謬誤:為了遺產稅節稅而買變額萬能壽險,風險在哪?

投資型保單與傳統型保單間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它將「投資選擇權」及「風險」都一併轉嫁給保戶,而保戶所能享受到的好處是:當投資失利時,保戶至少能享有最低的基本保障;但是當投資收益不錯時,這筆錢也能百分之百回饋到保戶自己身上。而這,就是投資型保單裡,很重要的「盈虧自負」概念。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幾個常見投資型保單謬誤:

日期:2023-05-22

國際總經

矽谷銀行垮台,4大後座力震撼金融圈!風暴會擴散到台灣?專家示警:投資人最好留意這件事

矽谷銀行在擠兌48小時後,被美國政府接管,其影響性連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都跳出來示警。接下來會不會變成系統性風險,殃及台灣金融體系?外界都非常關注。

日期: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