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安倍內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安倍內閣共有18項結果
國際總經

安倍晉三夫人出生日本森永製菓家族,吐露安倍當年辭職內幕:我在車上沿路哭泣「那真的是活在地獄的日子」

編按:根據NHK報導,67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週五(7/8)在奈良大和西大寺站附近演講時,約在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10時30分)中彈倒地,安倍由直升機緊急送到醫院治療,送醫途中仍有意識和反應,但後來傳出心肺功能停止,沒有生命跡象,經過搶救後仍傷重不治。安倍晉三2006年以52歲之齡首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首位戰後最年輕的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被視為改革的象徵。任職一年後因潰瘍性結腸炎於2007年突然請辭。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兩度出任首相的政治人物。2012~2013年,各國的經濟逐漸從雷曼兄弟事件的打擊中重新站起。然而,日本的經濟力量卻只能保持事件前的三分之二,日本遭遇逐漸惡化的通貨緊縮,國內的經濟環境維持疲弱不振的狀態。於此同時,外交上也碰上了棘手的領土糾紛,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局面。在這個時間點,曾被譏為「落跑首相」的安倍晉三,從地獄中重新站了起來,當選自民黨的黨魁,並在日本國民不看好的狀況下,再次就任日本首相。上任後,於短短的時間內,大動作的處理各項經濟與外交的種種問題,重新贏得日本國民的信任。本文主要描寫安倍晉三在沉潛的這段時間的改變。

日期:2022-07-08

政治社會

在位3188天最久、最挺台灣的日相!安倍曾與台灣鳳梨合照推「好吃」: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週五(7/8)在奈良大和西大寺站附近演講時,約在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10時30分)遇襲中彈倒地,由直升機送到醫院,送醫途中仍有意識和反應,但後來傳出心肺功能停止,沒有生命跡象,經過搶救後仍傷重不治,享壽67歲。安倍晉三不僅是第二次大戰以來,擔任日本首相最久的紀錄保持人,也是日本史上少見能回鍋的首相,兩次都以健康因素為由請辭的他,卻留下兩個面貌截然不同的日本。

日期:2022-07-08

政治社會

安倍政權正式告終 日本新領袖全數高舉親台政策 自民黨總裁殊死戰 誰是第100任首相?

由安倍晉三領導、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內閣政權,將在今年九月底正式畫下句點。此次,自民黨以「黨內改革」與「世代交替」為總裁選舉的主軸,到底誰能勝出並出任第一百任首相?

日期:2021-09-22

政治社會

「令和大叔」上任日本首相 首場記者會表明:「繼承前首相安倍的意志,是我的使命」

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在今日(16日),經眾參兩院的記名選舉通過,正式成為日本第99代首相,任期至21年9月底。

日期:2020-09-16

國際總經

點亮日本的一盞明燈!任天堂逆勢創奇蹟 謝金河看好「日本新經濟的領航企業」

安倍卸下的首相職務,一如預期由原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接任,這位在令和開朝,手持「令和」昭示牌告的官房長官成為日本新首相,他會安倍內閣一般長長久久?或者是安倍前的短命內閣?外界正等著看。

日期:2020-09-15

政治社會

日本再掀台灣熱》為何瘋唐鳳? 達人告訴你這四個原因

日本近期又掀起一股台灣熱,背景是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下,台灣確診人數遠低於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台灣人買口罩的難度似乎又低於日本,而這股台灣熱之中的明星人物,就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熟悉日本社會的達人觀察,唐鳳本身的話題性很強,與日本部長級官員有巨大反差,而且武漢肺炎入侵日本至今,安倍政府一直未能有效解決民眾買不到口罩的問題,唐鳳又因為成功促成口罩地圖軟體在台灣上線,都使她成為不少日本民眾近期追逐的焦點。

日期:2020-03-12

政治社會

「中國用各種理由拖延第二波包機!」陳時中:121人名單已提供、盼以華航執行 對岸堅持要東航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包機返台第二班機遲遲無下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表示,接回台人始終都是防疫優先、弱勢優先,但因中國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我方,對此感到無法理解且高度遺憾。

日期:2020-02-14

政治社會

台灣勞力不鬆綁就完蛋? 謝金河:日本這2件事值得借鏡

台灣需要新的國富論!在美中貿易戰後,最早看好台灣會有30年大運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這兩天在晶華酒店的聖誕點燈儀式中,他語出驚人地表示:台灣勞力不鬆綁就完蛋!這話用得很重,也可以看出他對台灣人口政策的憂心。

日期:2019-11-29

國際總經

「後安倍」時代 誰將成為接班人?

安倍任期只剩一年多,「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壇到底長怎樣,充滿變數與挑戰。安倍會不會依循傳統,扶植接班人,繼續發揮影響力,值得觀察。

日期:2019-11-27

傳產

將「國產」與高檔畫等號 日本靠三招翻轉食肉文化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

日期: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