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旅人在這座城市漫步或騎車時,開始懂得如何更慢更深地感受這裡的生活。不需要特地翻閱指南循線前往,而是告訴自己漫無目的地左轉右晃。
在老房子裡的新生命,混合著文化厚度調出動人的氣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行者一探究竟,將這股運動推至高點。
似乎一窩蜂地追逐焦點趕流行,成了台灣這島嶼可悲的習慣與邏輯;商業價值帶動這群老舊房舍的被需求而保留存在,卻也出現更多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老房子示好,我們開始害怕這城市是否會迷失了自己,當然這件事情的關鍵,不在於城市與建築本身,而在於「人」。若只是想從中獲取最大商業價值的思考而投入,卻忽略這城市最美好的事,是與老房子一起過日子,這不是與台南相處最好的永續之道。
迷失的城市 老屋改造一窩蜂
迷失的城市 老屋改造一窩蜂
似乎保存了城,卻是也失去了城。
所以,我開始想著如何改變這狀態,在熱潮漫延的浪頭上。這座城市,似乎得提供更多生活的樣貌,吸引真正愛這裡的人,而不是只有做生意的人。
我想,我們應該開始規畫設計屬於這城市的「綠色旅行」。
將台南舊城區的城牆串成一個葉緣,用不同年代充滿故事的古老巷弄匯成不同葉脈,繪製這地圖像是一大片樹葉一樣,串起鼓勵環保與低碳的旅行。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抵達台南後,就把行李交給成大迎接新生入住宿舍的腳踩三輪車傳統,轉換成旅人運送到各地旅館的特色風格。
旅人只須背著輕裝行囊上路,我們一起步行,穿越城市中的舊聚落,分享著累積數百年來的歷史與故事,思考如何避開南台灣炎熱的東西向陽光,沿著南北路徑的蜿蜒前行,適度的陰涼,也是降低對於冷氣需求的方法。
而老屋新生的店家們,下一個階段,是成為推動「低碳生活」的種子。
在裝修改造時,便設計引進空氣對流,讓冷氣使用降至最低。透過鑿洞引光,利用自然光源使用,裝設省電的LED光源,減少室內用電需求。例如冰箱、開飲機等耗電量大且不長時間使用的電器,也能考慮與附近商家共用分享。
立足世界的台灣太陽能光電相關企業,若能提供補助以較低價格設備供店家裝設自力發電,可作為推動太陽能設備進入住家商家使用的普及性宣傳。
當然若是有金融業願意參與合作,讓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店家分期付款繳納減輕負擔;公部門再加上提供些許補助,多管齊下才能帶動新的風氣。
短程好點子 推動免費腳踏車
短程好點子 推動免費腳踏車
旅客若願意,也能隨意捐款作為腳踏車維修之用,用自己的力量與消費支持這些運動持續推行。
相信,這些想像不會是空想。就像最早對老屋的初衷,一如往昔。儘管沒有大筆預算,也能透過創意,來思考保留屬於這座城市的美麗。
未來,期待旅人在這座城市漫步或騎車時,開始懂得如何更慢更深地感受這裡的生活。
不需要特地翻閱指南循線前往,而是刻意告訴自己,應該漫無目的地左轉右晃的閒散移動,不用計畫這次一定要吃到什麼,到過哪裡。走累了,就停下休息,奢侈地望著天空的廟簷、長草的牆角、圍牆上散步的貓咪,看著發呆到出神。
如此,你才會懂得,這原來才是這城市古老而獨特的味道。而聞過這味道的旅人,走過這城市之後,便會與我一樣,有一種鄉愁就此無法抽離,稱為「台南味」。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