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5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72歲儒鴻洪鎮海喊明年交棒退休!昔日稱小學畢去當學徒、最後變湯匙師「用手就能調最對的顏色」

國內成衣雙雄股王儒鴻(1476)、股后聚陽(1744),明年不約而同計畫進行交棒,儒鴻週四(6月15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被問到退休交棒時,直球回應「有!我做到明年6月30日」。不過他也坦言,這是他的理想值,未經董事會通過前都都不是肯定句。其實,今年72歲的洪鎮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為交棒做準備,也對外表示,「儒鴻傳賢不傳子」、「小孩不一定要當接班人」。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執行長 50 強」名單出爐,被歸為傳統產業的儒鴻,能擠進前5名實屬不易,若單看幫股東的賺錢能力,洪鎮海更穩居第1,超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此外,儒鴻股價也曾一度超越昔日電子股王宏達電,創造出「儒鴻概念股」,證明紡織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足以媲美電子業的高科技產業。30多年前,洪鎮海織出台灣第1匹彈性針織布,這位「紡織業的魔術師」是如何帶領儒鴻,以飛躍的成績,讓沉悶已久的台灣紡織業揚眉吐氣?

日期:2023-06-15

產業時事

一款綿羊油打天下,吳家澳洲發跡成百億富豪…「綿羊油大王」二代親揭疫後轉型戰略,要做這3件事

一手成立澳洲前三大保健品品牌納維康的台商吳家,靠一款綿羊油打出天下。疫情後,他們又要如何用橄欖油、紅酒和食材,打造跨足澳、台、日的食材供應平台?

日期:2023-06-14

產業時事

英業達二代接班!葉國一次子葉力誠接任董座…新團隊年輕20歲,他喊話多加班「向台積電看齊」

英業達今(13)日舉行股東會,即將卸任的董事長卓桐華會後表示,自己做為「傳承」的角色,他相信「新的經營團隊一定做得更好」,尤其今年對英業達而言「是個好年」,筆電會有很大的成長、「更不用說是伺服器」,另很多新事業也「開花結果」,已在「前段班」的英業達在新團隊帶領下「一定會超越。」

日期:2023-06-13

產業時事

上月才傳烏龍病逝,索羅斯宣布7690億帝國交37歲兒「他應得的」!為何不給哥哥當家內幕曝光

有「金融巨鱷」之稱的索羅斯(George Soros)要退休交棒了,打算將自己一手打造、市值高達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690億元)金融慈善集團,交給37歲的兒子亞歷山大(Alexander)經營,他近日接受外媒《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這是他(亞歷山大)應得的」。這也意味著亞歷山大的52歲同父異母哥哥、具更多金融背景的喬納森(Jonathan Soros),沒能繼承這250億美元基金帝國。

日期:2023-06-12

產業時事

88歲三花棉業創辦人病逝…14歲沿街賣襪、100萬起家成就王國:我死了棺木要巡廠一圈才能安心走

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周四(6/8)因病逝世,享壽88歲。三花棉業證實,施純鎰安詳辭世,兒孫至親隨侍在側。施純鎰曾創造出「我把關,你品管」、「你們需要的,三花都知道」等經典台詞,更親自上陣拍廣告,深入人心。他34歲時創立三花棉業,以三朵花的標誌發想,創造出第一雙三花棉襪。過去受訪時也曾提到,每天晚上都會穿著自家的襪子睡覺,每1款至少穿半年以上,確定品質後才能生產,可說是最嚴苛的「試穿員」。施純鎰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公司報到,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曾說過,「有一天我死了,一定要員工帶著我的棺木把所有工廠繞過一圈,巡視完才能放心!」三花棉業表示,創辦人先前已完成交棒傳承,全體同仁將在接班人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延續創辦人經營理念,於崗位上全力以赴,持續提供最優質產品,為棉製品產業及社會貢獻心力。

日期:2023-06-11

產業時事

玉山金下任董座黃男州?黃永仁股東會點名交棒!為何今年股票股利高現金股息1倍?答案揭曉

玉山金9日召開股東會順利通過0.19元現金股利及0.38元股票股利,並順利改選董事。玉山金董事長黃永仁在股東會要結束前也表示,未來在黃(男州)董事長帶領之下,玉山金一定會愈來愈好,也提前跟股東們明示將交棒給新任董事長黃男州!

日期:2023-06-09

產業時事

泰山經營權變天!龍邦拿下過半席次,終結詹家70年經營權...股臨會爆口角、40位白衫糾察一字排開

泰山經營權變天!泰山大股東龍邦因掌握持股逾50%優勢,發動舉行112年第2次股東臨時會改選9席董事(含獨董3人),今天(5/31)上午選舉結果出爐,龍邦拿下4席董事、1席獨董,合計5席過半數;公司派僅獲得2董事、1獨董,詹晉嘉陣營則當選1席獨董。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曾是郭董投資新寵,堺工廠如今虧多賺少...鴻海業外大虧201億,劉揚偉該如何處理燙手山芋?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夏普買回堺工廠引發外界質疑,果不其然,夏普財報虧損達2608億日圓,關鍵就在堺工廠;持股34%的鴻海也受拖累,成為第1季業外認虧達200億元的主因,讓人好奇決策考量究竟為何?

日期:2023-05-30

投資理財

聚焦:三個老闆不同命

台灣三家電子代工集團因老闆的風格不同,未來版圖也會出現重大轉折。當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逐鹿政壇時,廣達股價已超越鴻海,而台達電也可能挑戰鴻海市值。

日期:2023-05-24

投資理財

見情況不對退出中國⋯泰金KY花4800萬台幣買下一片大安森林公園土地,老謝聊許大進的創業路

以泰國為主要生產基地的泰金KY,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即便已經上櫃近4年,但成交量仍然稀少,我們來訪這一天,到收盤前半小時,成交量依然掛零,終場成交一張。我問許大進董事長,你們家族控有多少股權?他說七成多。

日期: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