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投資創投要當作是投資國家的未來,投資新創則是投資國家的動力

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所舉辦的「2023台灣投資博覽會」日前盛大登場,益鼎創投董事長邱德成看過創投產業的榮景,也經歷過2000年取消對創投產業投資抵減後,整個創投產業投資動能不足的低谷期,在2020年當選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第八屆理事長後,邱德成對台灣的創投產業與新創發展,有更深刻的觀察與目標。

日期:2023-06-29

職場生活

礁溪最難訂的飯店!蜜餞家族為何想投入宜蘭一級戰區 還要變身為「旅館中的音響天堂」?

2021年在新冠疫情中,籌備多年的宜蘭礁溪旅館新品牌「了了礁溪」開業,並意外成為礁溪最難訂房的溫泉旅館,來自全台各地的客人趨之若鶩。2023年的今天,疫情舒緩、國門開放,了了礁溪的住房率仍維持在七成以上。為了迎接夏天旅遊旺季,並吸引疫情降溫後的市場新客群,了了礁溪與英國音響品牌跨業合作,把音響試聽室搬進房間,希望在美食及香氛帶來的視覺、味覺及嗅覺等五感之外,客人也能在房間感受到音樂的饗宴。 礁溪是全台溫泉旅館的一級戰區,在了了開業之前,已有多家重量級同業在此經營多年。為何投資了了的在地家族,也是宜蘭知名蜜餞品牌「橘之鄉」林家,想要跨業投入溫泉飯店市場?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NBA老八傳奇啟示錄 ——兼論連接器廠信音

熱火老將巴特勒在不被看好下,帶領一群綠葉球員過關斬將闖進總冠軍賽,這場跌破眾多專家眼鏡的傳奇,能給企業經營帶來什麼啟示?

日期:2023-06-07

產業時事

醫師拒開巴氏量表竟被毆3拳...為何修法嚴罰效果不彰?台大雲林分院這樣做,讓醫療暴力歸零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妨礙醫療業務執行的通報案例,累積達1548件,平均每年309件,幾乎每天都有一件醫療暴力案發生,除了修法加嚴罰則,事前預防能怎麼做?

日期:2023-06-07

投資理財

別讓龐大財產替子女引殺機!一文回顧沈殿霞對遺產的苦心安排,財富傳承裡「千金難買少年貧」

編案:近日台中一名身家5億的賴姓18歲高中生,在辦理結婚登記2小時後,在新婚配偶住處墜樓身亡引起社會關注。這起案件除了離奇的劇情,高額的遺產分配爭議也引發了社會對於財富傳承的討論,到底父母該如何避免巨大財富成為子女的負擔和危險?又該如何做好財產規劃,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權益?當年沈殿霞對女兒的精心安排,值得我們借鏡

日期:2023-05-27

產業時事

女消防員洗澡被偷看、竟被諷「為何不鎖門?」議員歧視句連發還拒道歉!遇性騷擾3步驟告到底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一名女消防員去年洗澡後裸身走出浴室,被闖入寢室的男同事看見,身心受創之餘更被迫離職。事件曝光後,國民黨議員黃浴沂周四(5/25)在議會質詢時,質疑該女「為什麼不鎖門,是要引誘人家去看嗎?」、「被偷看不一定是對的」等一連串歧視性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黃浴沂事後不僅拒絕道歉,更稱自己何錯之有;對此,國民黨嚴厲譴責黃浴沂違反性別平等的作為,並表示將移送考紀會調查、研處。

日期:2023-05-26

產業時事

借鏡韓國 文策院端出資本化、國際化兩支箭 最接地氣的新董座 蔡嘉駿要幫台劇造浪

走過影視、漫畫、遊戲、OTT平台等領域,蔡嘉駿是文策院首位來自產業界的董事長,以跨域資源整合見長,作風靈活的他,如何將台灣內容產業推向高峰?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前英國首相特拉斯稱「絕不能讓中國改變台灣」 為何現在英國對中國好「ㄘㄟˋ心」?原來是2020年北京做「這事」

中國與英國外交關係,正出現73年來的最大變化。英國早在1950年1月,就承認了由中共建政才幾個月的中國,是第一個給予外交承認的西方大國。但在2022年10月,新上任的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稱「中國是英國的長期威脅」。本周訪台的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更鼓吹,世界各國要全面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要借鏡冷戰時期西方世界應付蘇聯的經驗,共同因應中國多方面威脅。英國長期對台灣冷淡,為何特拉斯在位時就說了兩次「自由世界要確保台灣有自衛能力」,英中關係則是快速冷卻?問題可以追溯至1984年,對於香港前途的中英聯合聲明。

日期:2023-05-17

產業時事

電商書價折扣流血戰,出版業苦不堪言…韓日德推行的「圖書定價制」是解方嗎?

近來網路電商在圖書市場的折扣大戰,出版業界哀鴻遍野,同時掀起對「圖書定價制」的討論。身兼作者、電商通路,同時有和出版社合作經驗的《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認為,雖然國外有圖書定價制的成功案例,但台灣應先釐清國內出版業面臨的困境,如果只規範書籍定價,恐怕不能解決出版業所有問題。

日期:2023-05-12

產業時事

imB吸金詐騙25億》中國P2P平台早有爆雷前例、台灣5年前立委要求監管,金管會為何不想介入?

國內爆發首宗P2P平台大型詐騙案,受害民眾高達數千人,政府監管機制卻付之闕如,至今各部會權責仍不明,且5年前就有多名立委要求監管,金管會為何不想介入?

日期: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