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5
產業時事

國境解封,台灣旅遊業能迎來多大榮景

睽違近3年的國境終於全面打開,看航空、旅行社如何把握2成回流客?台灣業者又該如何吸引國際觀光人潮?

日期:2022-10-19

產業時事

以時速15公里感受台灣之美!陳盛山讓自行車成為轉動台中國際化工程利器

UNWTO於2015年擬訂「永續發展目標(SDGs)」,規劃17項發展目標、169項 指標,進而衍生出「永續觀光」的概念。回顧過去,時任台中市觀光旅遊局局長的陳盛山,可說是最早將自行車融入永續觀光城市國際化推動工程的先驅,並且從 一、二、三級產業深度盤點與整合,進而打造「自行車之都─台中」的國際品牌。

日期:2022-09-20

產業時事

從台南晶英、天下南隅到福爾摩沙遊艇酒店...府城飯店接連開張,為何台南旅宿業在疫情下仍旺到爆?

疫情最嚴重的兩年,台南旅宿業家數、住用率、成長率皆不減反增,排名六都第一。新舊飯店業者,為何都將目光瞄準百年古都台南?

日期:2022-09-07

財經時事

最簡單的人口統計就能預測未來,政府卻麻木無感 人口斷崖風暴全解讀

人口警報,從沒有這麼嚴重過。如果我們的社會不盡快轉型,而是維持現狀……2027年,二分之一未念大學的壯丁得去當兵,才能滿足國防需求;2027年,勞保基金就會破產,今年已開始入不敷出;2028年,就算全台灣18歲人口全部進大學,還招不滿學生;面對斷崖式的人口負成長,台灣人必須嚴肅地重新面對我們的政策與制度!

日期:2022-08-15

產業時事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日期:2022-07-20

財經時事

哪天開飯店、夜店也不意外!面對300億營收歸零,雄獅王文傑當是「轉骨期」:開始擴編迎解封

「未來雄獅若開了飯店、夜店,你們也不要太意外。」這是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在日前舉辦的觀光論壇上一席即興發言,雖然事後維持神秘,不願再透露更多資訊,不過,這也讓外界對於雄獅在過去的疫情中,宣布轉型「生活產業集團」有了更多想像。過去幾年來,雄獅身為疫情海嘯第一排的受災戶,卻將這段期間原是營運低迷的時期,當作是「轉骨期」,不僅公司現在準備迎接未來廣大的出境旅遊商機,更大目標是拿這段期間為國內旅遊做的「基礎建設」,來迎接更多國際觀光客的入境旅遊市場。

日期:2022-06-28

產業時事

國境開啟在望、報復性出遊潮要來了?觀光局「射3箭」協助業者,打造疫後新旅遊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進入第3年,對全球觀光旅遊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台灣也難逃影響,以實施三級警戒(自2021年5月19日至同年7月27日)的2021年為例,當年度來台旅客人次,崩跌至僅14萬出頭,年減近9成,業者受創程度,不言可喻。

日期:2022-06-28

職場生活

《女力重生》緣起緣滅芒果冰

男人如果沒有和女人「戰」在一起,生意很容易就會垮掉,千萬不要小看女人的地位和重要性!

日期:2022-06-22

財經時事

他移居台灣近10年 演出《華燈初上》、當創作歌手、愛吃臭豆腐 日本前外交官:這緣分是命中注定

時間回到2000年夏天,當時,一名獨自走在台北市萬華區的日本男子,因為迷路,感到不知所措,便向路旁的歐吉桑問路,而這名熱心的歐吉桑,便直接帶著他,一路走到目的地。時至今日,上述經歷,仍留在前駐台日本外交官馬場克樹的記憶中,「那是我第一次來台灣觀光,(迷路事件)讓我覺得,台灣的朋友、人,很溫柔、很やさしい(溫柔),非常親切、友善。」

日期:2022-06-09

產業時事

開放觀光客準備好了!「3條件」就能來台灣玩…1300元國旅補助7月提前上路「為的是這個」

台灣觀光就要準備重新啟動!交通部長王國材週三(6/8)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專訪時透露,觀光局已經準備好了出入境指引,即將報指揮中心核定。觀光客入境指引條件包括:團進團出、打滿三劑,以及提供入境前2天PCR陰性證明,而實施日期仍需要看台灣疫情狀況來決定,初期也可能會要求旅客持觀光簽證入境。針對觀光局已擬妥出入境旅客指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回應,目前入境0+7免檢疫時機還沒成熟,以「3+4」的可能性最高,且邊境鬆綁會先針對商務客,之後才會考慮觀光等目的。至於開放觀光客的邊境鬆綁時機點,陳時中說參考國外經驗,要等整體疫情從高峰往下降,不需要大量醫療需求時才會開放,有些國家從高峰降到1/3開始準備,也有降到1/2就籌備,台灣會視整體病房數與醫療需求再做決定。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