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85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率先預言全球疫後高通膨趨勢,這次示警歐洲信貸新風暴...英國經濟學家巴特解析「聯準會升息劇本」

隨著美國利率步入高原期,市場對美國經濟將衰退的憂慮加深,美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通膨下降趨勢能否持續?《今周刊》專訪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巴特,為讀者一一解析。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保存蔣公銅像可預防失智」被轟該下台,李文忠提3個遺憾:該拆除的就拆除、該移存的就移存

今周刊編按: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在4/24立法院列席備詢表示「榮家應保存蔣中正銅像」,被台灣永社等本土社團批將「去除威權象徵」工作與「眷村文史資料保存」工作混為一談,令人錯愕,認為執政的民進黨,不應該縱容屢次跟轉型正義任務唱反調的政務官,要求撤換李文忠。李文忠表示,尊重每個人主張與想法,理解本土人士過去的生活經驗,但期盼社會能互相尊重,台灣才能走向團結。以下為李文忠3個遺憾全文回應:

日期:2023-04-29

職場生活

戲裡是變態殺人魔 戲外是羞澀老實人 金鐘視帝姚淳耀 十年低潮 讓他演進每個角色裡

編按:第58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將於10月21日盛大登場,「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入圍名單包括《模仿犯》姚淳耀、吳慷仁雙雙入圍,從戲裡廝殺到戲外,以及《台灣犯罪故事-出軌》薛仕凌、《台灣犯罪故事-生死困局》李銘忠、《牛車來去》蔡昌憲,各個都是超級實力派演員,堪稱死亡之組!2020年曾以《鏡子森林》獲得第55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的姚淳耀,時隔3年再戰視帝,獲知入圍後開心的表示,這是一個很挑戰的角色,也是一個人無法完成,是導演編劇所有團隊人員的努力跟用心,透過表演傳達出去。此次《模仿犯》一共獲得17項入圍,成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戲劇,姚淳耀也預祝大家頒獎典禮那天都能滿載而歸。

日期:2023-04-26

產業時事

「我不跟你詭辯!」中國大使盧沙野專訪被問到崩潰 「中國人決定台灣命運」失控嗆法主持人沒讀書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昨晚接受法國電視專訪,否定主持人提的民族自決權,並表示「由中國人決定台灣命運」。他接著更因主持人提問而崩潰失控,怒嗆主持人沒有唸過書。

日期:2023-04-23

產業時事

日本陷嚴重人力荒!當手機點餐取代店員…日本人最自豪的「款待文化」會消失嗎?

商業電子化帶來了許多便利,從物色、下單到結帳全靠一機解決,雖然店家可以節省人力開銷成本,但並非各行各業都可以如法炮製,因為「款待文化」在許多日本人心中,仍佔有一定份量……

日期:2023-04-17

職場生活

女性新世界 如蝶破繭 美麗展開

蘇富比進駐亞洲50年之際,首度發佈向女性致敬影片,蘇富比亞洲區主席林婉嫻(Wendy Lin)親身採訪CINDY CHAO The Art Jewel品牌創辦人Cindy Chao最初,Cindy Chao懷抱希望,拎著一只皮箱,裡面裝滿了她所有親自打造蠟雕作品前往歐洲,出乎意料的被工匠們懷疑與否定。如今,她已是法國文化部所授勛的藝術與文學騎士。足以證明,過去百年來以男性為主導的珠寶領域,女性珠寶設計師如今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日期:2023-04-10

產業時事

中華民國對中國擁有主權,只是沒治權「這是詭辯」!他翻遍學術著作:主權不可分割道理也能曲解?

黃介正博士(國民黨國際部主任,美國喬治城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的立場向來算是深思又中肯,至少值得我們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討論與交流。只是黃博士曾多次表示依據Treaty of Westphalia(威斯特伐利亞條約)而斷言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擁有主權(sovereignty),只是沒有治權(governance),我聽到後遍翻學說著作,找不到這種詭辯(sophistry)。難道我多年來教美國學生關於主權的最基本的概念都錯了嗎?為什麼台灣至今沒有任何一位學者出來糾正?

日期:2023-04-09

產業時事

日本國會議員首度用ChatGPT質詢!法案答辯,ChatGPT比岸田文雄更老實?

日本國會首次登場由ChatGPT生成的問題來進行質詢,除了引起話題外,也讓日本官員開始思考未來ChatGPT運用在國會質詢及政府機關的可能性……

日期:2023-03-30

產業時事

只能眼睜睜看著灰犀牛步步逼近...醜聞不斷「人財兩失」,166年歷史瑞信垮台給投資人啟示

3月20日,在全球金融市場喧騰多日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破產案,在瑞士央行強力斡旋下,由瑞銀(UBS)以不到三年前十分之一市值的32.2億美元收購後暫告段落。然而,從結果來看,其實,瑞信的垮台早有徵兆,但全市場卻只能看著灰犀牛步步逼近,無力作為。

日期:2023-03-26

投資理財

國票金、台企銀配息悽慘的一堂投資課:金融股真的不能無腦存股「這樣買,勝過高股息ETF」

2023年是金融股逆風的一年,先是歐美國家金融業頻頻爆雷,再到臺灣的金融股近期配息大幅縮水,很多小股民納悶:怎麼才剛開始存股,金融股就這麼多「出頭」?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是:長期以來被視為存股標的的金融股,為什麼我認為不適合存?

日期: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