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9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日期:2021-09-22

職場生活

癢到睡不著 對治須搭配藥物、飲食、調整習慣 夏季濕疹大發不要抓 中醫三管齊下

每逢悶熱夏季,求治濕疹的患者就會增加。濕疹並非單一皮膚疾病,辨證複雜,中醫的處置會從藥物、生活習慣、飲食三方面同步著手。

日期:2021-09-0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8期︱數位轉型商機,精誠與敦陽科卡位制高點

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很多事情總是要到生死交關時刻才會下定決心去做。政府與企業,乃至個人的「數位轉型」就是一個顯例。對存股族而言,這更是一個值得耐心布局3年的大商機!

日期:2021-08-04

產業時事

疫苗要打健康更要顧

疫情讓我們忽略一件事:全球數以千萬計重病患者,正因醫療資源轉移而被迫暫緩治療。雖然施打疫苗很重要,但與其坐等,不如先顧好自己的健康。

日期:2021-07-28

產業時事

同樣都是胖子...他瘦了全世界都關心,你瘦了沒人理?他的「每1公斤」關係著王朝的命脈

全世界的領導人中,大概就屬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體重最常受外界矚目了!他的體重常會引起外界揣測,甚至過去神隱時,各種染疫、患重病、緊急開刀的傳聞從無間斷;今年6月當金正恩出席政治局會議時,身形消瘦一大圈的他讓外界大吃一驚,據韓媒報導,金正恩初估減了10公斤以上,減肥背後動機是因為親信及抗日遺族的勸說,才花了1個月的時間專心減肥。

日期:2021-06-30

職場生活

我吃這些藥、有這些慢性病史,打疫苗會有問題嗎?台大醫院QA專區解答一次看

台灣近期頻傳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猝死事件,導致國內出現疫苗緩打潮,為避免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特別設立COVID-19 QA專區,針對疫苗施打的常見問題釋疑,包括什麼人接種後容易發生血栓、吃那些藥不能打、那些慢性病史及過敏者不適合立即接種。

日期:2021-06-23

全台防疫報導

快遠離!專家曝:新冠病毒會隨「二手菸」傳染 擴散距離1.8公尺↑  吸菸者死亡率多50%

全球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病毒傳播快速,任何一點沾染到就容易成為下一個中鏢對象,令人防不勝防!近來又有最新研究顯示,竟然連「二手菸」都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且吸菸者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比率,比一般人更高出50%。

日期:2021-06-11

職場生活

防疫破口秀》萬華現況照曝光! 「桃園三結疫」不戴罩開聊、吸菸... 網嘆:要多嚴重才會怕?

國內疫情升溫快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新增295例,其中有286例是本土;9例為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案2683)。當中以萬華活動史相關84例、茶藝館相關60例、某社團相關7例、某水果商相關4例、遊藝場相關2例。關聯不明63例、其他已知感染源38例、疫調中28例。儘管確診個案節節上升、災區不斷擴大,國內仍有許多民眾不遵守防疫規範,群聚、不戴口罩等行為樣樣來,讓旁人看了不禁捏一把冷汗。

日期:2021-05-20

產業時事

台灣關鍵14天戰疫》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醫護不是超人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180、206、333、240,這是5月15日到18日每天增加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數字,前副總統陳建仁口中「更聰明的病毒」,安靜而殘酷地摧毀了台灣引以自豪的+0防線。15日,雙北被迫進入了「第三級防疫警戒 」,這是個警訊,也是個考驗;15日算起的14天,正是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從指揮中心、醫療院所、物資防線和所有民眾,都繃起神經,準備咬緊牙關,挺過去。

日期:2021-05-19

職場生活

肺癌連12年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 如何避開「新國病」魔爪? 榮總教授級顧問教你這三招

衛生福利部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38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是連續12年居於國人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問題是,肺癌無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臨床上發現症狀多已進入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表示,遠離肺癌最好方法就是要透過健康檢查。實證結果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能發現早期肺部病灶,是降低肺癌死亡率最好的工具。蔡俊明更分享個人的癌症健康管理件,他自己每兩年就做一次LDCT、全身核磁共振成像(MRI),每1~2年就做一次消化道內視鏡。

日期: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