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病人的事永遠放前面!心臟權威魏崢確診、不忘分享紓緩「喉嚨痛」妙招:3藥物8食物超有用

心臟科權威、72歲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確診消息,第一時間他就發訊給員工,分享自己是輕症、但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沒辦法,魏崢因為憂心不少員工染疫不舒服,因此寫下400多字的簡訊,提醒三大重點以及8種容易下嚥的食物、3種能舒緩的藥物,希望能染疫的人都能夠早日康復。

日期:2022-05-17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2歲確診童燒42.4度、問3醫院難收治,轉院途中不治...兒童確診5大症狀、6大送醫條件一次看!

基隆一位2歲確診男童在5/13晚上高燒42.4度,家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但因為無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助調度病床,但台北內湖三總、台大、馬偕都沒有病房,最後聯絡到台北榮總可收治,但送醫途中不幸死亡。部基表示,林童接觸史為保姆確診,出現抽搐、體溫大於38,家屬稱快篩陽,5/12在本院PCR陽性Ct值18,晩上9點多小兒感染科醫師楊宗彥會診懷疑病毒性腦炎、第一時間給予氧氣、輸液、退燒藥、抗生素、抗抽搐藥,因病情需要,當下即建議需轉醫學中心治療。該院聯絡基隆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表示會轉林口長庚,因此通知衛生局,後經基隆市衛生局透過轉診平台建議轉台北榮總,於5/13 23:56安排聯絡救護車及護理師轉院,因該童再度抽搐,立刻給予藥物治療控制,5/14凌晨01:35救護車轉送台北榮總。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基隆市府了解林姓男童求治過程後表示,部基兒科醫師判斷應是病毒性腦炎,但部基沒有兒科加護病房建議轉院,衛生局協調轉院,基隆長庚醫院指若要由兒科加護病房收治,建議轉送台北醫學中心,最後榮總答應收治,通知部基聯絡榮總轉院,惜仍未能救回性命。

日期:2022-05-15

全台防疫報導

第四劑明開打、雙北今起跑!預約平台、莫德納BNT高端怎麼選、不適症有哪些「8大QA」一次查

由於國內正處於COVID-19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COVID-19感染後中、重症風險,指揮中心明天起開放部分對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新冠疫苗,也就是民眾認知的第四劑,預估有400萬人符合資格,包括65歲以上約380萬人,長照機構住民11萬多人,加上18歲以上免疫不全者。而目前雙北市及台南市今(5/15)日已開放,符合施打第四劑疫苗資格的民眾,預約接種第四劑疫苗。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QA供民眾查詢。

日期:2022-05-15

全台防疫報導

緩了2天確診又飆5萬,台北首破萬例!中重症+48...新北亞東孕婦死因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5/10)公布國內新增50,8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0,780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另一方面,針對藍營質疑中央阻擋廠商進口快篩試劑,指揮中心特此澄清表示,只要合乎食藥署緊急授權的快篩試劑「從未禁止進口」。

日期:2022-05-10

產業時事

與病毒共存不等於沒代價…英國經驗給了台灣這3個啟示 疫情結局未必能如你所願

2022年2月21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正式宣布「與病毒共存」政策,自2月24日起,開始將新冠肺炎視為流感等傳染病,取消包括確診後的強制隔離、接觸史追蹤,以及進入公共場所前,須出示篩檢結果等限制措施。

日期:2022-05-09

職場生活

染疫最可怕是康復後的後遺症!她轉陰一周仍呼吸困難、腦霧症狀:有氧運動都喘不過氣

本土疫情爆發!確診數字已經突破2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還是處於「緩升」的階段,意思就是每日確診數字還會持續往上。正於英學留學的Ashley Hsiung於3月初的時候確診,她拍片分享心得表示「得到新冠不可怕,可怕的是後遺症」,其中一樣呼吸困難,即便已經轉陰之後症狀還持續了整整一周!

日期:2022-05-04

全台防疫報導

未滿1歲童重症插管,5-11歲孩子該不該打疫苗?何美鄉揭ACIP數據「有問題」:這類兒童要快接種

近來國內疫情快速升溫,昨(2)日甚至有一名未滿1歲女童因確診造成嚴重缺氧、呼吸困難,目前已送加護病房進行插管治療。對此,政府也加緊腳步開放兒童接種新冠(COVID-19)疫苗,不過,面對確切數據尚未釋出,不少家長心存疑慮,不知道該不該給自家孩子接種疫苗。對此,有專家蒐集國外數據,指出健康小孩染疫後住院與死亡的風險都不高,但風險也不是零,值得注意的是,若孩子本身是慢性病兒童,便強烈建議接種疫苗。

日期:2022-05-03

全台防疫報導

今衝1萬7千例3死...20多歲女打3劑「腹瀉不止」脫水重症,未滿1歲童無接觸史「惡化插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7,8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801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7例重症,有3例死亡,年齡是70至90歲。有四例重症,特別的是有兩位年紀較輕,一位20多歲女性打了3劑疫苗,且無慢性病史,一位1歲以下女童,並無接觸史。

日期:2022-05-02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逾1.6萬、3死!6旬男打1劑發病隔天即病逝...雙北陽性率超高,陳時中:會再增設篩檢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17,0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936例本土個案及149例境外移入(13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陳時中提到各縣市陽性率,4月23日至29日全國陽性率平均為9.63%,台北市為14.78%、新北市21.98%,兩地皆高於平均,未來將會再增設篩檢站、提升篩檢率,陳時中提醒民眾,不要到急診室,要利用社區篩檢站,快篩陽性才去PCR。

日期:2022-05-01

職場生活

到底有沒有確診?Omicron「輕中重」症狀這樣看!專家:有6種病癥出現「立刻叫救護車」

台灣本土疫情已經連日破萬例,週六(4/30)更是來到1.5萬例確診,因應疫情變化,指揮中心取消簡訊實聯制、不公布確診者足跡,只會匡列確診者2天前的同住家人、同工作者和同校同學。因為Omicron輕重症者居多,「居家照護」也已經是大多數確診者會被安排到的,如何正確的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清楚指出「輕、中、重」症狀的區分!

日期: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