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7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人生不是1齣獨角戲」比爾蓋茲給畢業生的5點建議!湯姆漢克斯哈佛演說:真理,是唯一信仰

時序進入畢業季,每年此時各大名校的畢典演說總是備受關注;好萊塢資深影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在哈佛畢典演講中,勉勵學子「勇於捍衛真理」。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則在北亞利桑納大學給畢業生「人生5個建議」。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也成了西點軍校成立200多年來,首位擔任畢業典禮主講人的女性。

日期:2023-05-31

職場生活

從國中王牌數學老師,到申請教職退休當荒野全職志工...「年齡漸長的好處,就是可以做點理想事」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

產業時事

手機常自動解鎖?「1特色」場所銀行帳密最易被偷 駭客愛攻擊4機型,iPhone「這款」也在其中

近年網路駭客猖獗,有研究團隊又發現一種名為「幽靈之觸」(GhostTouch)的攻擊手法,遠端操控解鎖手機進行各式操作,神不知鬼不覺的竊取包括銀行帳號、密碼等重要個資,目前已知有9款手機易受攻擊,包括iPhone SE、Samsung Galaxy S20 FE 5G、紅米8,以及Nokia 7.2。

日期:2023-05-19

職場生活

講台語正時行

隨著本土語言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中,其中最多人口使用的「台語」,也宣告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丟掉老派、粗俗的刻板印象,用台語寫詩、玩桌遊、讀經典文學《小王子》,台語音樂劇更風光登上國家戲劇院、國慶活動,坐擁好評,「台」味潮流文雅藏趣味,跟上流行張口說,正港台灣人愈台愈在地。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民進黨任內通過的電視台,就一定是親綠電視台?他說3種人該看看鏡電視:「裴偉,你撐著點」

鏡電視在NCC設下諸多項附加條款下,在去年元月成為近10年首家准設的新聞台,但之後風波不斷。對此,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姚人多在臉書發表看法,以下是臉書全文:

日期:2023-05-07

產業時事

《阿共打來怎麼辦?》電子書去年業績暴衝 讓出版業驚喜發現 台灣電子書市場仍有巨大成長空間

近期本土電商龍頭Momo併購MyBook,攻入電子書市場。《文訊》雜誌社25日舉辦講座,邀集書店業、出版業者談論當代書業遭遇的挑戰與轉型。Readmoo讀墨執行長龐文真在座談中分享,電子書的讀者對網路世界、時事變化非常敏銳。例如,俄烏戰爭一開打,《阿共打來怎麼辦?》這本書就衝上銷售排行榜,從中也可觀察到台灣人關心的議題風向。

日期:2023-04-27

職場生活

他的筆帶幽默X光 從記者變大文豪

一八三五年,馬克吐溫隨著哈雷彗星來到人間,當過水手、排版工、礦工、記者……。他把真實人生經歷當靈感,寫出本本傑作,一生如彗星光芒般照亮世人。

日期:2023-04-26

產業時事

424刺蔣案53週年》台灣人權促進會發表新書《槍與玫瑰》,感懷這位「背後的女俠」

53年前,海外台獨運動者黃文雄、鄭自才在美國紐約刺殺蔣經國未遂,震撼國際。但身為鄭自才妻子、黃文雄之妹的黃晴美,卻鮮少受到注意。在424刺蔣案53週年前夕,台灣人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出版新書《槍與玫瑰:424刺蔣案與唯一的堅強女性黃晴美》,盼台灣社會能以不同視角認識黃晴美,以及女性在台灣人權運動史所扮演的角色。

日期:2023-04-24

產業時事

送槍的當下,她告別自己的至親!「刺蔣案」53週年,解密關鍵女性黃晴美…陳耀昌:歷史的實質上是成功

今周刊編按:1970年4月24日,發生震驚台灣社會的「刺蔣案」,作為當年關鍵策劃者與行動中唯一的女性黃晴美,在台灣民主人權運動史上,始終沒有太多的研究與書寫。如今《槍與玫瑰》問世,讓讀者從不同視角理解424刺蔣行動。對此,醫師作家陳耀昌在臉書PO文表示,台灣的「民主寧靜革命」,廣義而言,蔣經國有他的地位。而424的英雄們,雖然現場行動沒有成功,但歷史的實質上則是成功了。這些犧牲自己,成全台灣的英雄們,黃文雄、鄭自財、黃晴美則因而夫妻分離,兄妹長隔,浪居天涯,繫命監牢,然後在恢復自由之後,又回到台灣,投身台灣的民主改革,人權運動。至於吳清桂女士則以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角度,為過去被忽視的黃晴美女士,寫了這本《槍與玫瑰》,給予歷史的再定位:她是歷史事件的參與者,而不只是家屬。

日期:2023-04-24

投資理財

全台唯一國際豪宅價值重劃區 綠美圖旁「雍悦一方」

重大建設+世界級公園,成就水湳經貿園區的亞太國際地位,台中市市長盧秀燕說的:「從來沒有一個都市計畫會投入這麼多的公共建設。」至今台中市府加上民間合力已經投入近千億元,各大建設如火如荼興建中,也陸續完工。

日期: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