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品味人生

失智症大多不可逆!營養師3大絕招,預防腦退化、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全球人口老化是趨勢,失智人口也隨著增加。台灣失智人數目前約27萬,但國內失智症診斷率僅三成,民眾清楚認識失智症的比率只有3%。多數人都擔心失智症找上門,卻對於失智的種類、症狀、預防方法一頭霧水。營養師提醒,透過日常正確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就有助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日期:2020-04-15

品味人生

容易失眠、疲倦、沒精神,記性也變差?退休出現7大症狀,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一位八十多歲阿嬤不斷抱怨「唉呦!我這裡也不舒服、那裡也不對勁、全身沒力、又會頭痛。唉!真痛苦!去醫院抽血檢查都說我沒問題,我到底怎麼了?」精神科醫師表示,若出現類似上述問題,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日期:2020-02-08

今選頻道

離婚時,不敢讓任何人知道!沈唐走過中年失婚風暴:活在過去會憂鬱,活在當下才快樂

潛意識溝通專家沈唐說「活在未來會焦慮,活在過去會憂鬱,活在當下會快樂!」可是她也曾離婚不敢跟任何人說,自我逃避了好多年,才有勇氣為自己而活,她也特別容易理解「女人為何很難走出來?」

日期:2020-01-06

幸福熟齡

自認身體不舒服,看醫生卻都沒問題?中年人生「心」最累!做對5件事,快樂沒壓力很簡單

中年之後,容易覺得身上毛病多、不舒服、一天到晚覺得累、莫名心情低落、緊張焦慮、想東想西不開心、那裡痛這裡痛...總之渾身不對勁!看了醫生、做了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更惱人的是家人還責怪自己「疑心病」,但身體是自己的,真的就是不舒服,為什麼總是被說沒問題?

日期:2019-12-19

幸福熟齡

「什麼時候退休最好?永遠不要!」退休為什麼會讓你癌症、失智和心肌梗塞率暴增?

研究者很早就知道,退休的人在健康上比同年紀但還未退休的人差,他們得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或中風的機率高了百分之四十,血壓、膽固醇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都升至不健康的高度。

日期:2019-11-26

品味人生

對抗憂鬱症不只藥物治療!醫師:新式療法有助改善情緒

憂鬱症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發現15歲以上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許多人步入中高齡之後,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憂鬱症。

日期:2019-11-15

職場生活

靠36呼吸法則 坐沙發聽古典樂 單字輕鬆記

當然,記憶力可以被訓練,記憶事物也真的有方法可循。《今周刊》出版的「最強記憶超養成」特刊,介紹到雪球速讀法,練習手到眼就到;圖像法的栓釘、設提示點,利用已知連結未知;或是回到最傳統的手寫法,拋棄鍵盤,寫過就有印象。諧音、口訣、關鍵字、複習⋯⋯等,都不失為把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的方式。

日期:2019-10-03

品味人生

爬山、甩手、睡覺...李開復癌後重生,善用5招樂觀抗癌

編按:在李開復罹癌症期間以及抗癌康復後,他患上癌症是如何抗癌?需要注意哪些飲食?在疼痛無比化療過程中是如何康復過來的?如今,他分享自身的抗癌經歷,17個月成功擺脫癌症魔爪的祕訣,給有同樣經歷的人鼓勵,在艱辛抵抗癌症的路上有如一盞明燈。

日期:2019-09-12

品味人生

更年期易有憂鬱症?原因、症狀、治療方法、簡式健康量表一次看懂

編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因在節目中指出,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足」,應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引來各界一陣撻伐,認為他並不瞭解憂鬱症的真正病因,這樣的言論是歧視、污名化的行為。事實上,憂鬱症通常是多重病因引起的,而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男性高;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變化,也是容易有情緒困擾的時期,應多加留意。(2020/03/13更新)

日期:2019-09-05

幸福熟齡

另一半傳曖昧簡訊,是外遇嗎?中年情感脆弱,夫妻都要留心的4個陷阱

P前一陣子看到先生笑盈盈地在讀line,一時好奇趁他上洗手間時偷看,這一看腦門氣血直衝,先生傳了貼圖給一位女人,寫著「如果妳的世界下雨,我幫妳撐」。對方回應「還是濕了怎麼辦?」

日期:2019-09-04